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

你知道吗?

有人说,在中国,10碗大米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1)

黑龙江粮产量高,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大自然赋予这里的黑土地。这种腐殖质含量极高的土壤,有“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也因形成需要的时间长,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

仅仅一个省,粮食年产量就能超千亿,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怪不得黑龙江被称为“中华大粮仓”,更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2)

我叫尤兰达,来自德国,最近恰逢黑龙江的秋收时节,快跟我一起去往这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看看吧。

01

“手中有粮心不慌”

我很好奇,黑土地和普通土地相比,究竟特别在哪儿?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3)

在黑龙江哈尔滨的巴彦,我遇到了王利民。王利民可是这的种田大户,一个人就承包了全村5000亩水稻田。为了秋收,他雇了5位收割机手和6位拖拉机手帮忙,看,他们正开着车收割呢。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4)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5)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6)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7)

当地老农这样说:

“黑土肥沃,黑土的土壤比黄土的土壤松散,养分也好。黑土生宝,人离不开土,人吃土是欢天喜地,咱们人没有这个土地你生存不了。没有土地长庄稼产粮咱们吃啥呀?手中有粮心不慌,永远都是这样。”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8)

看来,这里的人和黑土地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王利民也过过苦日子,刚种地那会,他不懂浸种的时间误了农时,也不会插秧,只好每天两点起床,吃饭全在田间地头……但是,一到了收成的时候,大把辛苦全抛在脑后了。这些年来,政府大力推进旱改水工程,东北大米备受欢迎,农民得到的回报多,日子也更舒心。像王利民雇的拖拉机手,一个秋收季也能挣个将近5万块呢。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9)

看着金灿灿的水稻,我也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我觉得这里的土地气息混合着稻香,是一种很好闻的味道。

在巴彦,一亩地的粮食产量大概在1200斤左右,王利民预测,他的5000亩田地今年可以收获600万斤水稻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10)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11)

02

走进粮库,我发现……

我还想知道,在这片黑土地上,确保粮食安全的机制是如何运行的?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12)

我有幸参观了巴彦的洼兴粮库,事关安全,这里很少让外人进入。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13)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14)

粮库里有很多粮仓,粮仓里一层层全是粮食,好高好高,足足有六米。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15)

粮仓时刻保持恒温十八度。工作人员告诉我,这里的粮储量是13万吨,够全市人民吃一个月。在中国,粮食储备有不同体系机构,比如中储粮是中央储备粮,属于战备粮,还有市储粮,储存三年就调走食用了。

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并能长期保持粮食价格的稳定,像洼兴这样大大小小的粮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16)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17)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18)

03

黑土地上的合作社

黑土地这么宝贵,这里的人们怎么保护黑土地呢?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19)

在巴彦的双山村,一种新型的农村合作社正在运行。农民把土地托管给合作社,从播种、施肥到收割,所有农活都由合作社完成。

一开始老百姓也不放心,结果,合作社通过先进的技术,用更低的投入实现了更多的收成。托管的农户越来越多了。各个片区的种地能手,如今纷纷成为合作社的基层管理人员。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20)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21)

合作社的负责人刘辉告诉我,合作社模式对于黑土地的保护也大有益处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22)

刘辉:“黑土地保护,小农户实施比较难,因为他们没有大型的设备。像秸秆全量还田需要翻埋,要碎谷机打碎了,一台机器都要几十万,他们没有,我们可以做到。我们还做免耕、条带耕作、种养结合,用大车收集农家粪再还田,培肥地力。托管面积越大,合作社面积越大,我们实施黑土地保护方案越好做,越少、越零散,就不好实施了。”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23)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24)

黑土地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亲眼看到一粒米怎么从农民的农田走进一个大国家的粮仓。黑土地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这里的人们也在用汗水和创新回馈它。

东北囤粮(手中有粮心不慌)(25)

编辑:陈欣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