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2013年5月4日(经济学人2022年1月15日刊PDF)

文 / 王不留(王不留)

我们加入过众多微信群,比如亲属群,工作群,邻居群,同学群,购物群等等,无论是免费的还是付费的,都会发现这种现象:

大部分微信群刚开始组建时极其热闹,一会儿微信消息能达上千条,而后群里逐渐冷清,偶尔冒条消息,还是广告。

这样的群就如大海之中的一朵浪花,很快就消失地无影无踪。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群的本质就是让一群拥有同样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沟通交流。在互联网上,它的形式可以是论坛,可以是QQ群,也可以是微信群。

一个社群能否走得长久,要看它的价值观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样子的?也就是那些虚无飘渺,但又能真切感受到的“社群文化”

要想将“社群文化”显性化出来,我们可以思考:

在这个社群里,什么被认为是更重要的?什么是更受到认同的?反过来,什么是这个社群绝对不能容忍的?什么是在这个社群里会被鄙视甚至唾弃的?

只要是“值得你加入”、“值得你投入”的社群,必然是有价值观的,并且,也恰恰是因为你自己认同那个价值观你才会留在那里,否则,别说单位群了,连家属群都有可能退群。

为了有利于朋友们共同探讨和学习英语,2021年5月28号,我们决定创建一个英语学习微信群。

我们一般做事情的原则为:做这事的意义或目的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有哪些举措?

经过深思熟虑,我们认为创建这个群的使命应该是“三个月,养成英文阅读习惯”。

解释下这句话。

  • 养成英文阅读习惯:通过群里的活动设计,促使你敢看英文杂志,另外,在群友的鼓励和支持下,消除你对英语的恐惧,逐步适应英文阅读。
  • 三个月:我们经常听到各种挑战100天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基本可以形成这种习惯。

确定了这个使命,那么微信群起个什么名字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做个小实验,对比下面 AB 两种表达,你认为哪一种更容易对别人产生积极的改变:

  • 办公室提示牌A:爱护环境,人人有责!B:吃完食物,请丢垃圾箱。
  • 卫生间公益广告A:保护地球,节约用水!B:用完后请关紧水龙头!

毋庸置疑,大家必然选 B 。因为以上的 A 都不具备可操作性。

以“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例,看到这个提示牌,我们可能会想,“我知道爱护环境,但怎么爱护?好了,不想了,知道就行了。”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只是告诉我们环境很重要,但具体怎么做又没有说明,所起到的宣传效果欠佳。

人都是有惰性的。我们往往不会对细节进行思考,如果不给出明确的指示,我们通常不会去做。

因此,社群名要具有“可操作性”,能明确让大家知道要怎么做,达到什么效果。

最终,我们选定的微信群名为”一起学TE,仨月见成效”,其中TE是《The Economist 》(经济学人)的简写。以下群名简称 TE群。

接下来,我们想想,清华、北大为什么能成为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名牌大学?

不用思考,大家肯定可以脱口而出:这些名校学生优秀,师资雄厚,科研成果高。

那么,为什么这两座学府的学生那么优秀?

答曰,它们依据高考分数线,仅招收全国拔尖人才。

注意,这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动作:“筛选”,让它们从源头上就保证了招生质量。

类似地,我们要想让微信群质量高,也可以从源头上就进行初步筛选。

对于入群的朋友,我们实际做了两层筛选:

第一层,主动关注了“王不留”公众号的粉丝。

“王不留”公众号以分享《经济学人》资源为主。

关注这个公众号的粉丝意味着对《经济学人》比较感兴趣。

而《经济学人》又是定位精英人士的纯英文刊物,能够看懂或愿意阅读《经济学人》的粉丝,本身就是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或职场人士。

因此,这些粉丝的整体素质非常高。

第二层,入群初试。我们采取的测试方法很简单,直接来一段英译汉。

有朋友想入群时,我会随机发一条英语句子,让其帮忙翻译。

经济学人2013年5月4日(经济学人2022年1月15日刊PDF)(1)

我再根据其翻译质量及治学态度,决定是否具备入群资格。

这种测试,除了筛选英语基本功达到一定程度的群友,还可以增加群成员对TE群的重视。

列两个场景:

  • 很多人在公交站,等了半小时依然不见来车,怎么办?我们可能宁愿在嗖嗖寒风之下继续耗着,也不想再叫个滴滴。这不是抠门,而是不甘心,因为你已经投入了半小时,不想让已过去的时间“被浪费”。
  • 出去旅行,景点的游客多如米,内心再怎么崩溃,风景再怎么差强人意,也还得强忍着完成“自拍配图九宫格 地点打卡”的标准化动作,才能安心离开。因为你已经为参观这个景点投入了大量精力,“来都来了”,直接打道回府,实在不甘心。

这些是沉没成本理论的常见场景。

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能改变的成本。

通过做入群测试,无论翻译质量如何,你至少投入了时间成本在里面,因而,你对微信群的质量也就有了更多期待。

另外,你通过认真翻译,获得入群资格,也会更加珍惜这次入群机会。这样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微信群学习氛围。

入群之后,俗话说,国有国法,群有群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往往存在无数的矛盾、冲突、愤懑和不满,因为人无法做到公平,而所有人又渴望着公平。

要让一个组织拥有高效的秩序,规定是不可或缺的。

针对微信群的规定,为方便大家理解和遵守,我们只约定了两条:

1、禁止发广告,如有违反,清理出群。

TE群对于广告零容忍。这是底线。

制定这个底线,来自一个叫“破窗效应”的理论。

“破窗理论”是由美国的犯罪学专家詹姆斯.Q.威尔逊和乔治.克林共同提出的,他们认为:

犯罪是秩序混乱的必然结果――如果一个窗户被打破,过了很久也没人来修,过路的行人就会以此推断,这是个没人关心,没人管理的小区。

很快,更多的窗户玻璃就会被打破,然后乱涂乱画,随地扔垃圾也会接踵蔓延,然后一些洁身自好的人会搬出这个小区,小区的房价会走低,一些素质不高的人会搬进来,最后一个好的小区,从一块破碎而没人管的玻璃窗开始,快速崩溃成一个问题小区。

这个理论经过实践,已证明非常正确: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纽约地铁治安非常不好,政府采取了很多策略都作用不大,而且带来了很高的成本。比如,增加警察数量、提高巡逻次数等。

后来,政府不再搞大动作,他们决定做好两个小事:严厉打击逃票行为;清洗每个被涂鸦的车厢。

两三年后,纽约地铁的治安奇迹般直线好转。

这是因为,更少的涂鸦让人产生了“这个城市很规范”的感觉,从而自然地减少了人们做坏事的动机。

相应地,社群治理,也要提前预防“广告消息”、“无价值水聊”等这样的“破窗行为”。

2、适当参与讨论和分享。

重申“适当参与”,是为了强化社群的基础,即社群的价值来自于交流和分享。

如果大家在群里只观看却不参与不分享,那么,对于个体来说,即使英语水平再强,对群里的其它成员来说,没有任何帮助,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针对TE群管理,我设置了一个默认阀值:每半年或群人数达到400人时,集中对长久未发言无分享的群成员进行清理。

那么,清理群成员时,如何保证既能够减少误删,又不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换句话说,如何制定“清理群成员的标准量尺”?

综合考虑后,我决定优先删除那些不再关注群消息的成员。

具体做法如截图所示。

经济学人2013年5月4日(经济学人2022年1月15日刊PDF)(2)

为防误删,我两天通知了三次。

然后,对已回复了群名的群友,我会在其群昵称前,加一个数字“1”。

2022年1月1日,我在TE群的成员管理中,选择昵称首位不是数字“1”的成员,集中完成了删除操作。这次共删除了130人。

大家都知道,清理成员是一件非常得罪人的事。但是作为一位群主,为了社群的良好运营,有必要严格执行规定,这样才能服众。

当然了,敢于这样做的前提是这个社群确实有价值,否则可能不需要清理,大家就已经自行退群了。

这种退出机制,有效促进了大家主动分享有价值的东西,使大家逐渐将学习分享的氛围营造了出来,从而达到各有所获。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很多群友已积极加入到TE群的建设之中,并且依据潜移默化的演进,已基本形成我们这个社群的特有文化 — 乐于分享,敢于分享。

  • 在这个微信群里,大家敢于发表观点,愿意分享学习经验,热心分析长难句。
  • 在这个微信群里,整体人员的素质非常高,不存在辱骂、造谣的行为,不存在键盘侠。
  • 在这个微信群里,每人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良好形象。这就如同你不会穿着睡衣,进入高档社交场合一样。

为了不会让TE群沦为纯聊天群,抑或变得冷清,我们需要一些例行任务,保持仪式感,让大家有谈资,有话题,有讨论。

说到仪式感,营销学上有个著名的“唇膏效应”:

很多女性每小时就掏会出唇膏涂一下,但是只要你不是生活在北极,你所住的地方的气候就还不会干燥到让你每小时都需要重新涂唇膏。

那么为什么这些女性如此频繁涂抹唇膏呢?心理学家发现并不是因为她们嘴唇干燥,而是因为她们对“拿起唇膏涂抹”这样的仪式化行为产生了上瘾。

那么,为了让群里活动有仪式感,我们设计的每日例行任务是阅读英语新闻,持续形成英语学习动力。

我每日清晨会将公众号“The Economist Espresso”的更新文章发到TE群。

经济学人2013年5月4日(经济学人2022年1月15日刊PDF)(3)

The Economist EspressoThe Economist Espresso,用一杯咖啡的时间,了解世界动态,熟知全球要事。

公众号

“The Economist Espresso”的文章,来自经济学人当日出品的纯英文新鲜新闻资讯。用一杯咖啡的时间,了解世界动态,熟知全球要事。

为了强化这种仪式感,我们还设计了“译文找茬”的活动。

公众号“考研英语笔记”每日所发的译文,是我个人学习的输出,毕竟能力有限,多少会存在一些翻译不佳的地方。

经济学人2013年5月4日(经济学人2022年1月15日刊PDF)(4)

考研英语笔记周一到周五,每天一篇经济学人早报精读;周六,免费分享当期《经济学人》原版PDF及配套音频。10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每天,我会把当天“考研英语笔记”里的最新翻译文章转发到TE群,鼓励大家以我的译文为靶子,多加批评和指正。

如你常读“考研英语笔记”公众号文章的话,你会发现,我经常在次日的文章中提供一个修正。

经济学人2013年5月4日(经济学人2022年1月15日刊PDF)(5)

这其实就是大家共同探讨的结果。为了让译文更加“信、达、雅”,大家在讨论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达到学习效果的提升。

可是,如果群友不参与讨论,则受益寥寥。

为什么?

这里还需要放个“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由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的。

经济学人2013年5月4日(经济学人2022年1月15日刊PDF)(6)

学习金字塔从上往下列出了:听课、阅读、多媒体、现场示范、讨论、践行、教别人,这7种学习方式,学习效率也依次从5%递增到90%。

  • 在塔尖的,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但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保持率只有5%。
  •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持10%。
  •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视频”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 第四种,是“示范”、“看演示”,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 第五种,“小组讨论”、“参与讨论”、“发言”,可以记住50%的内容。
  • 第六种,“实践练习”、“做中学”、“实验法”,可以达到75%。
  • 最后一种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社群的讨论,正是符合第五种情况,即学习效果可达50%。

刚才说了,使用退出机制,能够促使群成员分享。但这相当于采用了胁迫的方式,难以持久。

因为人的动力来自两方面:内在动力(兴趣、热忱、使命感、成就感)和外在动力(物质激励和处罚),而这两套系统往往无法共同存在。

也就是说,人要不因为内在动力而行动,要不就是因为外在动力而行动。

当外在动力(物质激励和处罚)控制一个人的行为时,人就不会再认为这件事有趣了。

针对TE群,我们更多是激发群友的内在动力,让其是出于兴趣或成就感而进行的分享。

另外,分享者还需要有一个有效直观的反馈机制。

我们想下,如果你分享了某个东西,群里却死气沉沉,你没有收到群友的任何反馈,你还会在这个社群继续分享吗?

肯定不会的。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群里不断地宣贯和鼓励:

群成员要主动向分享有价值内容的群友,给予赞美,积极点赞!

通过一个微信群的梳理,你看,很稀松平常的一些事情,其实蕴含了很多的理论知识。

我们可以多学习一些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真正让理论帮助我们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

插入一个题外话,在清理群成员的过程中,也与不少朋友产生了一些小误会小争执。

这也引起了我的反思:

当我们遇到与自己认知不一致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而是感到自己受到了冒犯,进而决定:“不行,跟他干!”

这样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又如何避免呢?

我先补补课,下周六的“王不留”公众号的文章再重点唠唠这种现象。

2022年1月15日刊《经济学人》的封面还是不贴了。大家可以自行下载阅读。

经济学人2013年5月4日(经济学人2022年1月15日刊PDF)(7)

百度网盘已开始对大规模分享《经济学人》的账号进行封禁,所以2022年1月15号刊《经济学人》杂志的PDF、MOBI、EPUB及音频资源,已改为阿里云盘分享。

特别提示:阿里云盘也会对资源进行检测,并对标记成违规的文件禁止分享。在《经济学人》分享的过程中,音频部分最容易被判为违规而无法分享。

我们英语大航海会员,仍通过百度网盘群单独分享全套《经济学人》资源(PDF MOBI EPUB 音频)。

经济学人2013年5月4日(经济学人2022年1月15日刊PDF)(8)

经济学人2013年5月4日(经济学人2022年1月15日刊PDF)(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