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史上最惨的一战(俄国的战争动员)

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了苛刻的最后通牒,塞尔维亚对于干涉主权的条款拒绝接受。在得到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保证之后,奥匈帝国拒绝任何调停对塞尔维亚宣战,“巴尔干火药库”一下子就被点燃了。虽然欧洲列强对这场大战期待已久,但事到临头都想战争局部化,首先略怂的就是沙皇尼古拉二世。

奥匈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端由来已久,俄国支持塞尔维亚,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后,沙皇开始了对奥匈帝国作战的动员,而没有准备对德国的东普鲁士动手。但是俄国的将军们认为这样的安排非但不起任何作用,还会把优势拱手让给德国。于是在奥匈帝国宣战后两天,沙皇下达了全国总动员令。

俄国史上最惨的一战(俄国的战争动员)(1)

沙皇将夏季训练的军队召回军营,休假的军官取消休假,喀山、基辅、莫斯科、华沙、圣彼得堡等各军区等处于戒备状态,其中华沙、圣彼得堡、维尔纳三个军区最为敏感,因为这里离德国最近,让德国倍感威胁。俄国在战前拥有140多万的现役军队,在总动员令发布后宣布增加90万现役,征召400万的后备军,这一庞大的俄国军队足以吓坏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

沙皇的本意是借此吓住德国和奥匈帝国,不要将战争扩大化,可惜完全适得其反了。德国之前既定的作战计划“施利芬计划”,正是在俄国完成动员前击败法国,一旦俄国开始总动员,德国人就认为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迟疑意味着失败。德皇威廉二世一直鼓吹不要退缩,但是真的大战在即时反而冷静下来,他问小毛奇是否直接去进攻俄国,而在西线对英法选择防守,小毛奇回答:只有一个选择“施利芬计划”。

俄国史上最惨的一战(俄国的战争动员)(2)

威廉二世有些失落地说道,如果是老毛奇的话,一定会给我另一个选择。可是皇帝为什么一定要听手下将军的话呢?僵硬的“施利芬计划”最终把德国推向战争,1914年8月1日,德国迫于俄国的军事压力向俄国宣战,48小时后德军开赴战场,施行“施利芬计划”。

沙皇尼古拉二世本是个非常狡猾的人,他害怕战争会产生巨大的经济负担,降低百姓的生活标准而产生推翻统治的革命。他也知道俄国至少还需要发展几年才有实力与德国对抗,虽然俄国在法国的帮助下逐渐修建铁路系统,而且一直在扩大军队规模,但还远远不是德国的对手。

沙皇想要通过战争动员来迫使同盟国回到谈判桌上,但是战争的发展超过了沙皇的意愿,沙皇并不了解全国动员令所潜在的威胁。从德国的视角来看,俄国的战争动员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挑衅行为,尤其是此前威廉二世曾经照会俄国,如果俄国出兵支持塞尔维亚,德国将不惜一战!而德国“施利芬计划”的关键,就是在俄国处在动员阶段的时候,德国快速出兵解决英法。

俄国史上最惨的一战(俄国的战争动员)(3)

德国之所以陆军强大,除了国内的铁路网络可以快速集结外,他以军官和军士组成核心,可以把新兵和预备役快速训练成优秀的士兵,在一战爆发前,德国有200多万现役。德国士兵在当时超过法国、英国及俄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且有极强战斗力的军队,要不然也不会带着拉跨的奥匈帝国军队爆锤英法俄,最后还差点打赢了一战。德国要求俄国在12小时内取消针对德、奥的战争动员,最后期限到来时,8月1日下午最终对俄宣战。

在俄、德开战之后,法国也开始进行战争动员,法军总司令霞飞告诉政府除非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战争动员,否则法军恐怕难以抵挡德国的入侵。法国只好想办法拖延时间,法国对德国大使说法国军队将老老实实地待在边境线上,但是对德国人来说已经足够了。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并在国内向东西两线运兵,8月4日德军进入中立国比利时。

俄国史上最惨的一战(俄国的战争动员)(4)

英国人一直致力于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德国占领欧洲大陆对英国是非常不利的,于是借口保护比利时的中立地位,对德国发出撤军的最后通牒,德国人表示拒绝,英国由此对德宣战。由萨拉热窝事件引起的局部战争,经过俄国添油加醋般的战争动员,最终演变为全面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沙皇俄国也确实因为战争而引发了革命,尼古拉二世不仅丢了皇位,还被布尔什维克灭门,成为罗曼诺夫王朝的末代皇帝,也把俄国几乎推向灭亡的深渊。俄国不仅在一战中损兵折将、疯狂烧钱,战后分割财产的“巴黎和会”都没有邀请俄国,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当然俄国当时已经布尔什维克掌权也是关键,但毕竟俄国是为了协约国卖了命的,协约国未免也太不仗义了!最后求个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