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专属聊天树洞(一个聊天群就是一个小江湖)

昨天跟一个朋友M聊天

他说,我把村里的微信群给退了,没意思!

发生了什么事呢?

原来,前不久M的弟弟结婚,在村里摆酒。他父亲在家乡聊天群上发布了这个喜讯,并邀请各位乡亲父老有空的都回来坐坐,饮杯水酒。

本来是喜事一件,可是信息在群里发出去之后,有如石沉大海,良久都没有人回应,这就尴尬了。

朋友M觉得可能是大家都在忙,一时没留意到群里信息,于是他自己又补充了一句:各位亲友,人到就好。

发这句话的目的,一方面是想再次引起大家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是让大家不要有“红色炸弹”心理压力。

其实本来也应该不会有压力,毕竟在广东这边办酒席,随礼200元是标配。在农村,老一辈随十几二十块钱的情况也很常见,心意到了就好,很多人也并不是很在意这些。

这一次,依然还是没有人回应,这让M感觉更尴尬了,以至于一下午都魂不守舍的,时不时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人回应。

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七八点钟,手机突然提示有信息,M马上点亮开手机屏幕查看快捷栏提示,心中大喜,果然是家乡群信息,于是马上输密码解锁屏幕查看信息。

点开内容一看,M大失所望,原来不是回应信息,而是其中一个乡亲在群里转发奇闻怪事的新闻链接。

此后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陆续又有人在群里发各种搞笑短视频、“早安”动图、奇闻怪事链接、鸡汤文等等,可就是没人回应酒席的事。

做你的专属聊天树洞(一个聊天群就是一个小江湖)(1)

这回M是恼羞成怒了,口中骂道:不可能没看到信息的,个个都装瞎还是不认字咋的……

事实上呢?还真可能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没看到酒席信息。就像我一样,已经把大部分群聊都设置成“消息免打扰”状态,所以很多信息我是真的会忽略并错过的。

但同时,群里上百号人当中,肯定也有一部分人是有看到M及父亲发布的酒席信息的,那他们为什么选择了沉默呢?

依我猜测,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乡亲A可能会想:刚过了中秋、国庆两个假期,如果回去参加酒席,怎么也得请两天假,扣钱是一回事,领导批不批准才是重点。还是等等看情况再决定怎么回应了。

乡亲B是自由职业者,他可能这么想:我时间是自由,但是酒席当天能不能走得开还不知道,万一来个大单,我不可能为了吃酒席而错过订单的,还是等等看情况再定了。

乡亲C的想法可能有点抠门,来回一趟浪费两天时间不止,还得浪费好几百的路费,不如当不知道,等酒席当天再发信息给M说刚知道消息,然后道歉一番再随手发个微信红包了事。

乡亲D呢,比M的弟弟年纪还大,但是自己都还没成家,回去的话,面对众人的质问和议论,多不好意思。算了,就当不知道吧。

乡亲E,跟M一家关系本来就不好,现在M家办喜事,E心里是嫉妒恨。既然大家在群里都不回应,自己不可能是第一个在群里发祝福语的人了。

乡亲F心里想,我跟他们家的关系比较疏远,那些跟M家比较亲近的人都不发话,我就不要当出头鸟,等其他人都发话了,我再附和一句就好。

……

做你的专属聊天树洞(一个聊天群就是一个小江湖)(2)

以上的各种心态,都是我意淫出来的。虽然是意淫出来的,但又确确实实是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其中就包括了你、我、他。

朋友M为什么要退群呢?一方面是觉得此事令他及家人尴尬,说出来很没面子;另一方面,估计他也猜测到大家不回应背后的各种人性和心理,失望了。什么乡亲友人,人情冷暖不过如此,没意思!

早就有人说过,一个聊天群就是一个小江湖,在里面你能看尽人生百态。

例如一个公司的工作群里,领导发表一段话,就能引起同事们之间的一番心理战:

想上位的人心里想,我该怎么回应领导的话才显得不刻意拍马屁的同时,又让领导感受到我对他的崇拜呢?

一直不服领导的人在想,说的还没我好,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能坐上那个位置,真是不公平。

更多人则在想:这傻缺领导,又想变什么花样来折磨我们……

又如家长群里的各位家长,也是各种的明争暗斗。

有的家长想着各种攀比让自家孩子在班里成为万众瞩目的人,有的想着过节送什么礼物才能让老师特别照顾自己的娃,有的则想着怎么让娃跟成绩好的同学搞好关系的同时又避开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影响……

做你的专属聊天树洞(一个聊天群就是一个小江湖)(3)

武侠小说中所说的江湖,就是一个远离官府,却有着自己的一套游戏规则的地方。为什么小小的聊天群,也可以称得上一个小江湖呢?

因为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千差万别,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逻辑思维,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利益立场。大家仅仅是因为生活中的一个小共同点而被拉进了同一个聊天群。

进了同一个聊天群,并不代表大家就是同一类人,也不代表大家就能成为好朋友。大家只是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来行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特定的游戏规则之下,人与人之间就会形成一张关系和利益错综复杂的人际网,于是就有了群里人相互之间领导、服从、管控、竞争、对抗、收割、诱导、洗脑、教育、攀比、制约等等的关系。

做你的专属聊天树洞(一个聊天群就是一个小江湖)(4)

有人说,大部分工作让人感觉到累的原因,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处理工作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那么同理,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总是感觉到累,那可能是因为你参与到了太多复杂的关系网当中。

试问,当今的社交中,谁还没加入十个八个以上的聊天群呢?

一入“江湖”深似海,所以有的人在海里游累了,就想逃离。但是“江湖”不是你想逃就能逃的,于是很多人就选择了在群里长时间“潜水”。

但逃离也并不是完全没办法,刚好昨天我就看到网友分享了一个秘诀:当你想退出一个群聊时,先把自己的群昵称改为“有人”,然后退出,于是其他人就会看到这样的消息提示——“有人退出了群聊”,却没注意到那个人是你……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转发,让世界看到你的态度。

-end-

1、欢迎评论、转载、分享,请注明出处。部分审核没通过的文章,请移步主号阅读,全网号均为“我在广东写故事”。

2、文章首发于“我在广东写故事”: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人文和历史类公众号,和你一起看世界、谈历史、侃人生,分享优秀的人及优秀的故事,分析故事背后的人性和心理,探究事件的深层次逻辑机制。

3、作者:广仔,一介商人,业余写手,喜欢阅读、思考、写作、游天下。明天会分享什么故事呢?我自己也很期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