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各种神剧(再大的IP也救不了伪历史剧)

现在的各种神剧(再大的IP也救不了伪历史剧)(1)

号称《大明宫词》姊妹篇的历史剧《大宋宫词》近日开播遇冷,豆瓣等平台评分一路下挫,被网友指责对不起高分旧作。

大IP、大导演、名演员,《大宋宫词》为何口碑崩盘?剪辑混乱或主角扮嫩之类恐怕都不是重点,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货不对板。号称要讲宋朝那些事儿,还原宋真宗皇后刘娥从蜀地孤女到一代皇后的传奇人生,但全然不见其如何凭“吕武之才”升级打怪,反倒满屏皆是“男主独宠”“一路开挂”的玛丽苏套路。大女主光环之下,情节离谱,逻辑垮塌,成了又一部披着“历史剧”外衣的粗制偶像剧。

近些年,打着历史剧旗号的古装剧层出不穷,但翻车的着实不少,大都是因为内容不够戏说来凑,既想凹正剧造型,又无详实史料和周严逻辑支撑,到头来成了不伦不类的“半吊子”,给人巨大的烂尾之感。比如,台词大段文言硬拽文化味,却与故事进展八竿子打不着,里头还夹杂错字病句;比如,政治斗争弄成儿戏,人物性格自相矛盾,节奏混乱不知所云等等。而今天的观众不仅识货,而且眼界越来越高,不买账也是必然的。

前不久,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登陆荧屏,磅礴的气势,饱满的人物,厚重的历史,被网友封为“值得用手机流量刷的国产剧”。此前,另一部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经过修复,10年之后再登荧屏,获赞无数。老剧不朽,口碑长青,也促人深思:如何拍好真正的历史剧?抛开具体主题,敬畏历史是关键一条。“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剧情主线尊重史实,情节生动却不失严谨,细节描摹考究真实,该有的味道才能出来。而“硬件”之外,“软件”往往更难靠专业顾问“加持控品”,也更考验功力匠心。比如,为拍出贾府的兴衰起落,87版《红楼梦》全体演员闭门学习四个月,反复体会代入角色。用心打造出的历史质感,处处流露的对经典的尊重敬意,又怎能不让观众入戏?

真实历史上传奇太多,用精美的服化道和考究的镜头去生造又一个观众早已审美疲劳的玛丽苏故事,费力不讨好,何必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