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玄学讲解(深度剖析大只佬背后的佛教理论)

创作声明:

本文为笔者原创,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

作者非佛教徒,仅阐述影片核心观念,未经允许本文禁止转载至站外。

《大只佬》上映于2003年的中国香港,别名又称《大块头有大智慧》,本片由香港大导演杜琪峰执导,刘德华担任主角。

在那一年,《大只佬》光是金像奖提名就获得了19项,更是斩获了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

可令人奇怪的是,它的豆瓣评分竟然只有6.5分。

老和尚玄学讲解(深度剖析大只佬背后的佛教理论)(1)

经过从多个平台对《大只佬》的评价了解,我们可以用九个字概括它评分低的原因:看不懂,想不通,猜不透。

《大只佬》蕴含的元素多种多样,轻功、柔术、武打、佛教理论应有尽有,甚至在影片后半段还出现了恐怖元素,这一度成为很多观众的心理阴影。

这样的一部“大杂烩”影片评分低是正常的,但当我们重新来剖析一遍《大只佬》时,你真的会发现它并不仅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件值得吹爆的艺术品。

老和尚玄学讲解(深度剖析大只佬背后的佛教理论)(2)

剧情简介

了因和尚(刘德华饰)是一名武僧。

电影开始,了因的好友小翠被外地逃来的罪犯孙果杀死,悲伤的了因在树下不慎打死一只小鸟,当了因平静下来后,他对着小鸟在树下坐禅了七天七夜,最终看到因果后还俗了。

还俗后的了因打起了拳击,跳起了艳舞,抽起了烟,也喝起了酒,全然没了和尚的模样。

老和尚玄学讲解(深度剖析大只佬背后的佛教理论)(3)

这天,了因跳艳舞时被扫黄的李凤仪(张柏芝饰)抓回警局,他默默地看着李凤仪的身后,那是一个日本兵在杀人的朦胧景象。

了因已经知晓,李凤仪的罪孽实在太重,极有可能死于非命。

也许是心中的佛性还未泯灭,为了帮助这位善良的警花洗刷罪孽,了因开始在各方面给予她源源不断的帮助。

老和尚玄学讲解(深度剖析大只佬背后的佛教理论)(4)

在时间的冲刷下,李凤仪背后的景象还是没有任何消失的迹象,于是了因决定告诉她真相。

出乎意料的是,得知真相的李凤仪只是稍微沉默了一会,便坦然接受了“自己即将死去”的事实。

因为李凤仪觉得,自己哪怕要死也要死的有意义,所以她决定去深山抓捕逃犯孙果,在临死前能多抓一个就是一个。

但可惜的是,李凤仪死在了孙果的手下。

影片最后,了因经过李凤仪事件以及和心魔的斗争明悟了“真正的因果”,最终将孙果从深山带回了警局。

老和尚玄学讲解(深度剖析大只佬背后的佛教理论)(5)

从《大只佬》中看破佛教三重理论

1.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指的是普通人看什么东西都只顾看表面,这就是影片中最开始的了因所处的境界。

了因作为一个和尚,遁入佛门后信奉的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在佛教中,做好事属于“积功德”,功德积累的越多,这个人获得的福报就越多,相反,“阴德”积累的越多这个人获得的恶报就越多。

可令了因迷惑的是,小翠没有作恶,为什么会被杀人犯杀掉呢?小鸟没有作恶,为什么会被自己打死呢?

老和尚玄学讲解(深度剖析大只佬背后的佛教理论)(6)

在现实生活中亦是如此,在国外合法持枪的环境下,为什么一些无辜的路人会在枪战中遭殃呢?在抢劫犯挟持人质时,这个人质又犯了什么错呢?

放到小层面上来看,我们一生都没偷过东西,也没干什么天怒人怨的坏事,为什么我们的钱包还会被小偷盯上呢?

真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这一切完全不符合所谓的“佛理”。

于是看到因果后的了因和尚,还俗来到尘世间,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会觉得“善无善报,干脆就不行善了”。

老和尚玄学讲解(深度剖析大只佬背后的佛教理论)(7)

2.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指的是人们开始追求事物背后所存在的深意。

在树下坐禅七天七夜后,了因看到了因果,也能看到所有事物的前世经历。

原来,善恶到头终有报是真的,所有在前世犯恶的人,他们造下的孽都会由今生承担,正所谓是“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但了因得知这一切后,信仰却崩塌了,这种“善恶有报,因果难料”的佛理根本就不是他所信奉的真理。

于是他褪去僧袍还俗下山,在尘世中跳艳舞,睡女人,打黑拳......佛教中的戒条被他破了大半。

老和尚玄学讲解(深度剖析大只佬背后的佛教理论)(8)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一点,我们来看看影片中的一些细节。

{1}了因的好朋友小翠没做错什么,死于非命的原因仅仅是她的前世犯了错。

{2}树下的小鸟并没有做错什么,可却要被悲伤发怒的了因打死。

{3}善良警犬帮助警察破案无数,可仅仅因为前世是恶人,所以今生就要被枪打死。

{4}李凤仪的前世是日本兵杀戮无数,但今生行善多年的她却因上辈子的罪孽死于非命。

{5}在了因告知李凤仪因果真相时,一位老奶奶在旁边捡起了一个瓶子,了因看了看这个老奶奶后并没有说话,但此时大量的镜头也可以让我们理解,瓶子不是老奶奶丢的,那为什么非要让她去捡呢?

老和尚玄学讲解(深度剖析大只佬背后的佛教理论)(9)

所以了因觉得自己悟了,善恶到头终有报是真的,但是这个“报”,是胡乱报的。

也就是“善恶有报,因果难料”,你的善因成了他人的善果,你的恶因也成了他人的恶果。

这个世界的因果关系是混乱的,这也是了因参悟出因果后便“堕落”了的原因。

老和尚玄学讲解(深度剖析大只佬背后的佛教理论)(10)

3.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指的是人生开悟后明白了“山”和“水”的美好。

在了因告知李凤仪真相时,也是在明示李凤仪自己已经救不了她了,按照现实的逻辑性来说,此时的李凤仪应有三种表态方式。

第一种:觉得了因是神经病忽悠狂,或者认为他在开玩笑。

第二种:心理防线崩溃,满脑子想的都是“前世造的恶为何要让今生的我来承受”之类的话。

第三种:就是李凤仪在影片中的表态:“反正都要死,为什么不死的有意义呢?”

老和尚玄学讲解(深度剖析大只佬背后的佛教理论)(11)

当李凤仪前往深山找寻孙果时,这里又有一小段“因果”,那就是李凤仪被孙果杀掉是“因”,了因最终去山里抓回孙果是“果”。

李凤仪死去的意义,也是在这里,因为是她的死让了因悟透了佛理,从而让孙果成功入狱的。

从此时开始,她前世所造的恶和今生所积的福相抵,下辈子重新开始。

老和尚玄学讲解(深度剖析大只佬背后的佛教理论)(12)

如果大家不明白影片中剧情所表达的含义,那我们也可以用现实来举例。

某天张三坐公交忘了带钱,这时好心的李四帮他投了硬币。

张三急忙表示感谢。

数个日子后,在另一趟车内有一位王五也忘了带钱,张三见此想到了上次坐车有好心人帮他投币的场景,于是他帮助王五付了钱。

王五也表示了感谢。

以此不断循环,在不知多少个日月后,一开始的好心人李四也忘了带钱,这时只要他求人帮忙,车内一大堆路人都愿意伸出援手。

把这个小故事代入佛教三重理论中,我们会发现好心人李四做了善事,却没有在近期内得到可观的善报。

但因为他一开始的好心举动,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了起来。

为忘记带钱的人们主动献上好心已经成了一种传统,而李四最终也获得了自己的善报,这一刻的他肯定很欣慰当时自己善意的举动吧。

小结

如果有朋友无法将“山水”两个字理解通透的话,可以用佛教的“佛理”两字代入进去。

正所谓:“看佛是佛,看理是理;看佛不是佛,看理不是理;看佛还是佛,看理还是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便是所谓的第一阶段。

善恶有报,因果难料,就是所谓的第二阶段。

善恶到头终有报,大爱无边,便是影片所要弘扬的最终思想。

只要人人都在世间献出自己的一点善意,虽然最终的善果未必会落在自己身上,可一旦所有人坚持行善,世间所有人的善果都会增加。

用概率学来说,如果10万个人中只有1个人行善,那这个人得到善果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而如果10万个人全部行善,那所有人都有大概率获得善果。

老和尚玄学讲解(深度剖析大只佬背后的佛教理论)(13)

总结

在《大只佬》中,杜琪峰从“前世因今世果”开始讲述了佛教因果法则的运行,更是运用了李凤仪这个人物来宣传“大爱无边,提倡人人献出一份爱心”的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不知道是否真的有前世因果,但大家还记得前文所说的“张三李四坐公交”的例子吗?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真的会变得很美好。

也许很多人觉得这根本就不现实,但是我所理解的是,愚公都可以号令子子孙孙前去移山,我们为何不能让子子孙孙都充满着对世间的善意呢?

精卫填海,水滴石穿......各种各样“中国式”的词语都在告诉我们,没有行不行,只有做不做。

看到这里,你还觉得《大只佬》是一部豆瓣评分仅有6.5分的“烂片”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