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

感恩伟大母亲

—— 最美的花献给最美的你 ——

“母职,是妇女在人类社会中最光荣的天职。我觉得,泛论起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任务,再比母职光荣和永恒的了。”1942年,周恩来在《论“贤妻良母”与母职》这样写道。周恩来赞美母职,肯定和尊重母职,认为母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这和他童年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在周恩来12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他的几位母亲给了他无私的母爱,赋予他多方面的童年教育,培养塑造了伟人最初的性格、品性、才智和情怀。

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1)

人民总理 周恩来

周恩来于1898年出生于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淮安区)驸马巷的周家大院,父亲周劭纲,母亲万氏。他不满一岁时被过继给叔父周贻淦和婶母陈氏。由于生父长期在外为生计奔波,嗣父早逝,他在淮安的童年岁月主要由嗣母陈氏和生母万氏抚养教育,在两位母亲去世后由婶母杨氏照顾抚养,另外还有乳母兼保姆的蒋江氏陪伴成长。几位母亲对周恩来的抚养教育对他的一生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2)

周恩来诞生的房屋

嗣母陈氏

周恩来嗣母陈氏出身书香门第,受过传统教育,在诗词、绘画、书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在丈夫周贻淦去世后,她没有改嫁,视嗣子周恩来为生命寄托和精神依靠,为他倾注了全部心血。陈氏尽心尽力地抚养周恩来成长,并非常注重对他文化教育。可以说,周恩来的学识和气度,好学、仁慈、谦逊的性格,都源于嗣母的言传身教。

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3)

周恩来与嗣母居住过的房间

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4)

周恩来嗣母陈氏

周恩来幼年时候身体羸弱,经常生病,陈氏含辛茹苦地照顾他,使他的身体渐渐强健。待周恩来三四岁时,陈氏便开始教他认字和背诵唐诗;五岁时,送儿子去私塾读书,力所能及地为他提供好的教育环境。在课外,陈氏还在家里开辟第二课堂,指导儿子做益智游戏,给他讲各种有趣的故事,时时刻刻关心儿子的成长。

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5)

周恩来故居内童年读书的地方 图片来源:淮安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网

陈氏对儿子的教育并不只拘泥于儒家经典,恩来七八岁时,陈氏开始引导他阅读小说,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周恩来后来回忆道:“从八岁到十岁(虚岁),我已开始读小说。我读的第一部小说是《西游记》,后来又读了《镜花缘》《水浒传》和《红楼梦》。”又说:“我的许多知识都是从小说得来的。我的母亲,就是十一婶,认字,会写诗,她总教我读诗,还让我看小说。”陈氏对嗣子教育的重视,这使得让周恩来从小就有了很好的传统文化功底,还培养了他勤学好学的良好习惯,影响了他的一生。

陈氏还经常带周恩来外出参观淮安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给他讲淮安名人的故事,如韩信忍辱奋进、巾帼英雄梁红玉击鼓抗金、状元沈坤英勇抗倭、关天培忠勇报国等,这些动人的故事对童年周恩来的爱国情怀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6)

淮安驸马巷俯瞰图

1908年,陈氏因病去世,年仅30岁。周恩来和嗣母的感情很深,后来多次表达对嗣母的敬爱和怀念之情。在日本留学时,周恩来在日记中写道:“我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几篇,焚好了香,静坐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的难受,那眼泪忍不住的要流下来……想起来时光容易,墨迹还有,母亲已去世11年了,不知还想着我这儿子没有。”其中包含对母亲真挚的感情,读来令人动容。1946年,周恩来接受记者采访追怀母亲:“38年了,我没有回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又说:“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

生母万氏

周恩来生母万氏是当时清河县知县万青选的第12个女儿,小名冬儿,娘家人称十二姑。周恩来曾对侄子侄女回忆说:“我们的妈妈(万氏)是个贵族子女,小姐。外祖父最喜欢她,她从小开朗,不像闺秀,不肯缠足。外祖父常带着她到处跑,参加各种活动,所以她很会应酬。到十一、二岁才缠足。”万氏读过几年家塾,文化水平不高,但性格开朗,爽直豪放,办事练达,在出嫁之前就主持万府家务。万氏嫁到周家之后,又主持周府家务,相当于周府的“管家”。她在周家处事干练,考虑问题细密周到,调节内部矛盾公平合理,在周家有着很高的威信。当时的周家已经逐渐没落,万氏要为全家的生活操劳和发愁。

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7)

周恩来生母万氏

因陈氏一直跟着万氏一起居住,所以周恩来虽然被过继,生母仍一起抚养和教育他。在耳渲目染下,生母万氏处理复杂家务、排解纠纷的才干,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恩来后来的非凡的外交沟通能力,处理复杂事务所展现的面面俱到的能力,跟生母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周恩来曾回忆 生母“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

1907年,周恩来生母万氏积劳成疾,不治去世,年仅30岁。多少年后,周恩来提起生母还无限痛惜地说:“那时医疗水平差,未能治好她的病。”周恩来对生母万氏一直怀着深深的眷念之情,1920年周恩来因领导学生运动被捕,他在狱中曾写了《念娘文》回忆生母。

婶母杨氏

1908年,周恩来的生母和嗣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相继去世,在清江浦的外公家无法生活,父亲又在外谋生,无依无靠的周恩来只好带着两个弟弟回到驸马巷的周宅。从此,八婶母杨氏成为周恩来的实际抚养人。

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8)

周恩来家庭合影,后排中为周恩来八婶杨氏 (图片来源:《周恩来家世》)

杨氏没什么文化,但生性善良淳朴,周恩来称她为“八婶”。周恩来兄弟投靠她后,她视如己出,相依为命。周恩来与她的感情很深。1958年,周恩来和淮安县地方领导交谈时,曾经回忆过儿时和八婶母的一段往事:“一天中午,我和几个小伙伴偷偷把船从文渠划到河下去。婶娘守在码头,左盼右望,直到太阳落山,才见我们船影。她急忙跑步相迎,身子晃动了一下,差点跌倒。我很怕,心想,这回免不了要挨惩罚!可婶娘半句也没责怪,相反,一把紧紧地搂住我,眼泪刷刷往下淌,这比挨了一顿打还使我难受,我忍不住也哭了……”

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9)

周恩来小时候经常游玩的文渠

此时的周家已经陷入很困难的境地,为了一家人的生存,杨氏和恩来一道跑当铺典当衣物,将房子押给人家,维持半饱半饥的生活。杨氏陪伴周恩来度过了童年最艰难的日子,同时也磨炼出周恩来同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多思多虑、办事缜密、精明周到的作风。这两年的艰难生活使童年恩来一下子成长了许多。

周恩来离开淮安后,杨氏一家仍然过着很贫寒的生活,备尝艰辛,唯一的儿子周恩硕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占领淮安,威胁逼迫杨氏污蔑共产党,杨氏严词拒绝:“共产党新四军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老百姓的事。”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周恩来便把婶母接到北京养老,以尽孝道。其间,尽管日理万机,他依然挤出时间与邓颖超一起陪老人家游园,利用用餐时陪老人唠家常,给予特别的尊重与关心。后因老人不习惯北京的生活返回淮安,回淮安后的生活费、医疗费,直至丧葬费,均由周恩来主动承担,实现了为婶母养老送终的愿望。

乳母蒋江氏

在周恩来的成长过程中,乳母蒋江氏也是对他影响较深的人。周恩来不满周岁就被过继,因嗣母陈氏无法哺育,就雇了同城的蒋江氏作周恩来的乳母。小恩来断奶后,蒋江氏继续被雇作他的保姆。所以周恩来一直称呼她为“蒋妈妈”。蒋江氏是当时典型的底层劳动妇女,裹小脚,家境贫寒,勤劳朴实而又善良忠厚。

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10)

电影《童年周恩来》剧照,右一为乳母蒋氏形象

蒋江氏不仅用乳汁哺育了周恩来,还在思想和行动上影响他热爱劳动,对劳动人民有感情。周恩来稍长一些时,蒋妈妈常常带着他看庙会、赶集市,让他接触社会、接触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她还经常带着小恩来在宅院的空地上种瓜种菜,手把手地教他做些小的劳作,领略书本上学不到的农事知识。蒋江氏还常带恩来到自己家里去,使幼年周恩来切身体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有一次,周恩来去蒋妈妈家,见饭桌上只有饭没有菜,就和乳母的儿子一起到附近的勺湖割了很多蒲菜,送到乳母家做菜。周恩来曾说:“我的奶妈把我带到大运河边她自己的家里。我从她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她教我大公无私。”

周恩来和蒋妈妈的感情深厚而真挚,1910年,他要离家去东北读书,蒋妈妈临行前对他难舍难分。周恩来走后,她也日夜思念。后来得知他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蒋妈妈竟借钱做盘缠,历经艰辛地远赴天津看望恩来。见面后,母子俩都激动得掉泪。当时周恩来虽然正忙于学生运动,但仍留蒋妈妈在天津住了5天。临行前,恩来还请伯父为蒋妈妈买了回程船票,并送她几十元钱。他自己也送给她一只吃饭用的搪瓷缸和一条毛巾在路上用。遗憾的是,蒋妈妈于1942年去世,当时远在重庆的周恩来并不知晓。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多次向赴北京的家乡人打听蒋妈妈及其后代的情况,深切怀念这位用乳汁把他喂养大的可亲可敬的蒋妈妈。

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11)

周恩来1911年留影

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养育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12)

在法国留学时期的周恩来

周恩来曾说过“一个人的幼年所受的影响,往往在他的思想上、生活作风上长期存在。” 几位母亲对周恩来的抚养教育闪耀着伟大的母性光辉,影响了他的一生。嗣母的教育培养了周恩来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好学、仁慈、礼让的性格。生母的教育和熏陶成为他日后精明强干的处事能力和非凡的外交沟通能力的源头。而他始终亲近人民,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情怀,有着婶母和乳母的影响。可以说,几位母亲对周恩来的母爱和教育是多方面而互补的,伴随童年周恩来茁壮成长,也是周恩来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END

参考文献:《周恩来家世》《周恩来与故乡》、周秉宜《周恩来和他的两位母亲》等。

作者:李想

简介: 江苏滨海人,目前任职于淮安市志办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在读,主要从事淮安运河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研究。

来源:淮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审核、发布:张一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