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的日本武士(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壹、恶之种

日本元禄十四年(1711)的3月14日有些奇怪。

前几天还在阴雨连绵的江户,今天突然停了雨,但是天空依旧阴沉,一些雨滴在云中似落又不落。

如果那时候就有天气预报的话,估计播音员也会提到江户此时正有一团低气压云经过,请各位番主带好雨具,注意保暖。

这阴沉沉的天气仿佛为接下来的故事,提前布好了黑色幕布。

早在三天前,一群东山天皇的使者从京都赶到了江户的将军府

按照惯例,幕府每年都会轮流安排一位大名当“御驰走役”,来负责接待使者。

为了妥善完成招待工作,这名大名会提前进驻使者们会下榻的“传奏公馆”。

为他们安排精致的饭食、华美的服装、典雅的礼乐,除此之外还要将他们睡觉的内屋装饰得富丽堂皇。

这份差事属实繁琐,而且还要接待的大名自掏腰包。

战败的日本武士(请客斩首收下当狗)(1)

除了招待使臣的花费外,大名还需要向主持仪式的典礼管支付一大笔好处费,是个大名都不想干这份肉包子打狗的活。

但是没办法,幕府将军的命令又不可能违背,于是赤穗番番主浅野内匠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但是他也是粗人一个,哪里懂得幕府繁琐仪式和礼仪。

于是幕府派了精通各种礼仪的吉良上野介去协助浅野,以免在使者面前闹笑话。

但是吉良向来看不起浅野,在使者到来的那天出工不出力,让浅野在使者面前丑态百出。

血气男儿那能忍啊,于是在得知是吉良故意整自己之后,浅野在仪式的最后一天,怒起拔刀砍向吉良。

这时候,日本人的传统艺能发作,浅野的刀砍偏了!吉良只是额头受了点轻伤。

旁人也是大吃一惊,随后就将两人迅速拉开。

将军纲吉听闻浅野在天皇使臣眼皮子底下行凶后,怒不可遏。

当即命令浅野切腹谢罪,剥夺番号,断绝家名,没收领地。

消息传到赤穗番后,那里的武士和民众们一片哗然。

按照先例浅野罪不至死,最坏也应该是其养子继承领土。

但是将军直接剥夺人家所有的土地和封号,这让浅野养的那些浪人怎么活嘛?

在赤穗藩风雨飘摇的背景下,这些浪人们的处理意见出现了分歧,有人早已收拾好细软准备跑路。

有人想通过各种关系让将军收回成命,或者让其养子继承土地,有的则是欲起兵复仇。

大石内藏助则是第三种人,他在暗中拉拢势力。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后,他聚拢了47人,杀到吉良府上。

在杂物间抓住吉良后,武士由间十次郎砍下了他首级。

大仇得报,他们又浩浩汤汤的走到番主浅野的墓前,献上吉良的首级。

在告祭完先主的亡灵后,这群武士于是束手就擒,给幕府的人丢到牢里。

但是此时,这个棘手的问题又甩到了幕府将军纲吉的脸上。

当时的幕府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应该赦免这群人,一派认为法度不能乱,必须处死他们。

纲吉本人是打算放了他们,但是,这件事本身就是因为自己对浅野的处罚不公所引起的。

要是放了他们,这面子上也挂不住啊。

再说这群武士虽说是以复仇为名,但是私闯吉府并杀数人的大罪已经铸成。

要是罚轻了,这不是变相鼓励日本浪人们进行仇杀吗?

另一方面,民众对这数十人的复仇之举异常支持,甚至还称他们的行为是“近年来绝无仅有之大壮举”

处罚重了,也会招致不满。

幕府犹豫不决,在拖了几个月后,幕府还是决定让这些武士死得体面点,切腹算了。

于是这群武士终于死在了樱花树下。

战败的日本武士(请客斩首收下当狗)(2)

在当时的日本人看来,赤穗武士复仇的故事与当时的各种地震、火山爆发相比无足轻重。

但是就是这件看起来是闲谈的小事,却是往后各类大事的症结所在。

这里的机缘互成因果。

贰、武士的出路在哪里?

1853年7月8号中午,正当袅袅清风吹入江户酣睡人梦中的时候,美国海军准将佩里带着四艘军舰和国书,停在江户附近的浦贺湾里。

由于这些军舰全身涂满了防锈的黑色柏油,于是也被日本人称为黑船。

战败的日本武士(请客斩首收下当狗)(3)

这些通体发黑的庞然大物和他们身上的60多门大炮,给日本人带来了巨大的恐惧。

当夜,江户城一片混乱,无数人收拾好了家当准备逃往内地。

但是这群黑物并没有攻击他们的意思,反而从船上走下几个白皮肤的人,解释他们此行只是为了友好通商,绝无任何加害之意。

德川幕府的将军们看着这些大船、大炮直发怵,哪里敢拒绝美国人的要求。

但是他们也打了个马虎眼,说是条约需要得到孝明天皇的批准才能签字。

佩里也没有继续纠缠,扬言明年再来,于是率舰队绕了江户湾一圈后,潇洒离去。

只剩下一脸震恐的日本人。

第二年,佩里带着7艘军舰飞龙骑脸。

这一次幕府再也打不了马虎眼,于是被迫与美国签了《神奈川条约》,打开了锁了200多年的国门。

有了美国的案例后,欧洲国家纷至沓来,都想在日本这个处女地上分一杯羹。

于是1858年日本又被迫与美、荷、俄、英、法签订各类不平等条约通商条约。

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德川幕府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崩塌了一大半。

一旦威权的墙裂开了缝,那么迟早就会有人锤烂它。

日本打开国门之后,成为欧洲列强们的原料生产地和商品倾销地。

西方大量的廉价工业品如潮水般涌入日本,打得日本本土的产品丝毫没有脾气。

日本本土的工业品没有销路,纷纷破产倒闭,大量的劳动者失业。

混乱的经济使得日本国内的发生了严重的通胀。

1858年—1868年这十年间,光是米价就上涨了7.1倍,更别说其他的必需品。

物资匮乏、物价暴涨使得日本的普通百姓和武士们更加窘迫。

很多人武士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卖掉祖传的宝刀。

一股怨恨之念,正悄然聚积。

经济问题是社会动乱的根源,老百姓吃不上饭就要开始闹事,于是就逼出了“倒幕运动”

国难当头,一大批有着爱国精神的日本武士开始联合起来,号召民众“尊王攘夷”。

他们一起聚集京都,横议时政,要求德川幕府尊崇天皇、封建排外。

但是这群老百姓哪里懂得朝廷的难处,于是当时的幕府大佬井伊直弼下令将这些带头闹事的番士全部压到江户处死,史称“安政大狱”。

在“安政大狱”后,“尊王攘夷”运动的组织们看到,文斗居然也要掉人头,干脆直接武斗。

于是他们将横议发展为各类争对幕府的暴力活动。

1860年3月24日,为了报“安政大狱”的大仇。

18位来自水户番和萨摩藩的武士们埋伏在江户城的樱田门外,成功突袭了井伊直弼的队伍,并将井伊直弼砍死在轿内。

虽然18名勇士,在此次突袭中损失大半,但是井伊直弼的死,也使得“尊王攘夷”派士气大增。

战败的日本武士(请客斩首收下当狗)(4)

他们除了会对幕府进行暗杀外,在“攘夷”那方面也没有闲着。

1859年7月,水户藩浪人在横滨杀了两名俄国水兵。

1860年12月,萨摩藩浪人在三田刺杀了美国领事哈里斯的翻译。

1861年5月,还是水户藩的浪人袭击了东禅寺的英国临时公使馆。

1862年12月,长州藩的浪人们袭击建设中英国公使馆,这群武士当中有一个名叫伊藤博文的年轻武士。

此时的他热血当头,正朝着公使馆扔着燃烧瓶。

而他身旁的队员,恐怕也不会想到,此时的这个愣头青,经过岁月的打磨后,将名震东亚。

1863年时,“尊王攘夷”的运动已经不再局限于萨、长、土、肥等几个藩,而是已经发展成了整个日本全部下级武士们的联合行动。

这些武士们齐聚京都,与当时的朝廷激进派大臣联合起来,鼓动天皇发布了“攘夷亲征”的敕令。

同年六月,长州藩开始封锁下关海峡,炮轰美国商船,几天后又开始炮轰法国、荷兰的军舰。

一个月后,姗姗来迟的美国“怀俄明”号军舰击毁了下关炮台,并且还将藩军的庚申号和壬戌一同击沉。

接着法国海军也开始登陆长州藩,眼看形势一片大好,英军也开始加入战斗,但是英军的战绩差得离谱。

在与萨摩藩激战的三个多小时里,虽然先后击毁了萨摩藩三艘船只,但是英军也受到了巨大损失,包含舰长、副舰长在内一共13人战死。

七月,幕府从全国调集了30军队准备围剿长州藩。

八月,英、法、美等国组成联合舰队,共17艘军舰,288门大炮再次前来向长州藩兴师问罪。

在内外夹击之下,长州藩不得不暂时屈服,长州藩保守派掌握藩权,革新势力开始外逃。

1964年十二月,高山晋作从北九州逃回长州。

并秘密联系伊藤博文等革新派残余,起兵反抗保守派的统治。

在激战一个月后,革新派终于取得了长州的统治权。重新占领长州后,他们意识到如果不把幕府这个最大的封建残余给除掉,日本不可能会振兴。于是他们的政治目的也从“攘夷”转向了“倒幕”。

随后他们开始了经济、军事和政治上的诸多改革。

在经济上,各种冶金、炼油、造船的工厂陆续建造。

政治上,长州藩改善了与英国的关系,加大了彼此之间的贸易。

军事上,长州藩的统治者们意识到,没有一支新式军队绝对不可能击败幕府。

于是长州藩解散了藩内的旧军队,开始训练新军。

此外,长州藩还从英国那里购买了大量的新式火枪来装备新军。

其他的倒幕派藩镇进行着差不多的改革。

唯一不同的是萨摩藩购买了十七艘外国军舰,实力一下子飙升到了倒幕派老大的位置。

1867年1月,年仅十五岁的睦仁继位,号明治天皇。

在新皇登基伊始,朝廷里的倒幕派就已经迫不及待的策划倒幕运动了。

战败的日本武士(请客斩首收下当狗)(5)

12月9日,天皇在倒幕派们的胁迫下,颁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并要求德川家把官位和土地一并交上来。

但是这条命令就如同废纸一样,被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宣布非法。

德川庆喜随即纠集会津、桑名等地的藩军向京都进军。

但是他们不知道,5000名新式政府军早就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等地布下了口袋阵,正等着幕府军往里钻呢。

尽管幕府军有着人数上的优势(1万5000人),但还是打不过以新式方法组织、训练起来的政府军。

消息传到大阪,德川幕府的家臣们群情激愤,纷纷要求将军死守大阪。

德川庆喜经过深思熟虑后,也决定死守,然而其人却在几天后悄悄溜到了江户。

政府军随后以炽仁亲王为东征大总督,一路高歌打到了关东。

1868四月,幕府大臣胜海舟反水,投靠了政府军,江户被和平收编,而德川庆喜本人则被软禁。

虽然江户幕府已经名存实亡,但是日本的东北地区仍然有不少忠于幕府的军队在作乱,于是这场战争又持续了一年多。

直到1869年1月,幕府海军副总裁榎木武扬,宣布投降才结束。

江户幕府终于被推翻了!

绝大部分武士们也开始顺应大势,成为明治新政权下的政府官员、军官、教师等。

有些不愿意再“混社会”武士则选择了去务农或者经商。

这些武士流落到社会阶层的各个方面,同样也带去了他们所信奉的“武士道”。

“恶之种”又一次得到了大量的养料。

很快,它就将绽放。

叁、有时候死人比活人还好用

随着武士出身的军阀们在国内的势力越来越大,他们也开始着手于打造一只富有战斗力的军队。

除了改革军制之外,军人们的思想也应当统一。

于是以武士道为灵魂的军事教育机构应运而生。

当然,要想成功思想洗脑民众,那种激进、渴望一朝变天的改造往往行不通,而是要将思想揉入百姓生活和岁月,润物细无声。

静待时日后,你就会发现一个原本老实本分的农民,在经过各种武士道的疯狂洗脑之后,也会变成拿战俘练习刺刀的恶魔。

而明治政府显然明白这个道理,洗脑要从娃娃抓起。

翻遍日本史籍,他们选出了咱们前文所提到的“忠臣藏”的故事去宣传。

战败的日本武士(请客斩首收下当狗)(6)

毕竟有时候,死人比活人还好用。

为了让“忠君爱国”刻入所有日本人的基因。

明治天皇在登基后不久,就派出特使前往四十七义士的墓地泉岳寺举行盛大的告祭仪式。

此外,忠臣藏的故事还被编成各种戏剧、小说进行宣传,深深影响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这个故事的流传度,相当于我国的民间流传“千里走单骑”、“桃园三结义”等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

当然,这个忠臣藏的“小忠”、“小义”,当然不可能与关二爷的“忠、义”相比。

只能说彼此在民间的传唱程度类似。

有了前面这些铺垫后,1878年,时任日本陆军卿(相当于国防部部长)的山县有朋发布了颁布《军人训诫》,将“忠”作为军人的根本精神。

1882年,山县有朋又向陆海军官兵颁发《军人敕谕》,将为天皇牺牲定为军人的最高荣誉。

一种思想生出信仰,再由信仰成为力量。

有着武士道精神武装的日本军队,自称“皇军“(天皇统领下的军队)。

他们跨越了生死之门,在战争中完全抛弃自我,为了完成战略目的,即使当“人肉炸弹”也在所不惜。

日本统治阶级利用洗脑成功后的日本人,把东亚乃至世界搅得天翻地覆,给世界带来深重的灾难。

由于本文过长,这篇我们就先聊武士道对日本的影响,下篇我会详细讲,美国是怎么将日本人引以为傲的武士道变成“一本道”的。

关注我,敬请期待后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