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为什么都穿清装(港片里的僵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

相信不少人对僵尸的记忆是从港片开始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当初对僵尸的恐惧,变成了越来越多的疑问


比如,为何通常僵尸都是穿着清朝官服?为何僵尸总是双脚蹦着走?为何僵尸怕黄符、糯米和桃木剑?

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为什么都穿清装(港片里的僵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1)

还有,为何僵尸的牙能治病?(《新僵尸先生》中有用僵尸牙粉给大帅治病的情节)……


当然,在无所不吃的中国人眼里,僵尸肉还能入药


僵尸肉真能入药?


南北朝时期的一部笔记小说《异苑》中曾记载,僵尸肉又叫闷香,“僵尸人肉堪为药,军士分割之。”


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还有更有趣的记载,说是有个七十八岁的老人,自愿舍身济众,人们用一个石棺装殓他的尸体,用蜜浸满整个棺材,在棺盖上镌刻下埋葬的日期。


等到百年后,启封,尸体就成了药材。“凡人损折肢体,食少许,立愈。”俗称“蜜人”,当地少数民族人叫它“木乃伊”。


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为什么都穿清装(港片里的僵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2)

木乃伊治损折肢体的记载,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也被引用,《新僵尸先生》中用僵尸牙粉给大帅治病的情节可能由此衍生而来。


想想威力无比的“僵尸先生”最开始竟然被当做药材,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由此,我们也可知道,早期的僵尸传说并没有多恐怖,“僵尸”只是“僵硬的尸体”,并没有伤人的记载。


僵尸形象开始发生转折变成瘆人的怪物,大概出现在明清之际,主要资料还是清朝的,这也是为何电影中的僵尸总是穿着清朝官服的原因。

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为什么都穿清装(港片里的僵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3)

袁枚《子不语》中更提到,菩萨坐骑有所谓“吼”者,有人说,这个吼其实就是经历过天劫的僵尸,因为无人能镇压,菩萨便把它骑在身下。


网上流传的,旱魃是僵尸的始祖,这种说法则出自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


书中还对僵尸的形貌作出描述,与我们在电影中所见很是不同,书中说:“白毛遍体,目赤如丹砂,指如曲勾,齿露唇外如利刃……接吻嘘气,血腥贯鼻……。”


僵尸在港片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一旦破封,总会先找有自己血缘关系的人下手,这应该是地上僵尸的高级形态——绿僵,它恢复一部分生前记忆,也有了一定的智商。

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为什么都穿清装(港片里的僵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4)

还有一个现象,绿僵是两脚蹦着走,这是因为奇数表阳,偶数表阴,比如九月九是“重阳”。


僵尸是“死人”,自然是属阴的,所以只能双脚蹦着走,活人绝不会这样的,两只脚总是一前一后,胳膊也是如此,不会同时向前或向后,更不会并排举起。


在香港僵尸片中,只要有僵尸的地方,必有英叔,英叔每次出现,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糯米、桃木剑、黄符

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为什么都穿清装(港片里的僵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5)

糯米治僵尸是因为僵尸的传说来源于福建、广西、广东及香港一带,至于黄符和桃木剑治僵尸,则是来源于道教的传说,这里说的道教主要是指茅山派


茅山道士和茅山术


林正英无论是开坛捉鬼,还是与别的旁门左道斗法,都会念叨自己是茅山派,然后就是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茅山法术。


那么,真正的茅山派和茅山法术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呢?

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为什么都穿清装(港片里的僵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6)

茅山派得名于江苏句容的茅山。


茅山原名句曲山,西汉时,因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在此修道,故改称茅山,又因时人称三兄弟为大、中、小茅君,后世遂误传有“三茅”之说。


其实,茅山派只有上茅和下茅之分。


据王亭之《方术纪异》中说,上茅山分神霄、清微两派,一向以清微派为正统。


上茅山的道士以炼内丹为主,兼摄符籙,下茅山的道士以幻术变化为主,亦兼摄符籙。

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为什么都穿清装(港片里的僵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7)

给大家普及一个误区:时下流行的,由于茅山派的祖师爷是陶弘景,将茅山派简单等同于上清派是不正确的。


仅从一点,茅山派尊奉的开派祖师是三茅真君,而上清派则是魏华存,就可以看出,二者根本不同。


行文至此,我们应该清楚林正英画符不炼丹,拿上装备,用法术抓鬼,毫无疑问是下茅山的道士。


茅山派的法术也是五花八门,有很多其实是真假莫辨。茅山的法术主要可以分为:咒类、符类、印类

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为什么都穿清装(港片里的僵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8)

咱们重点说一下符。


常见的符包括金色、银色、紫色、蓝色、黄色五类,金色符箓威力最大,同时要求施法者的道行也最高,消耗的功力也最大,银色次之,紫色、蓝色又次之,威力最低的是黄色,这也是最普通的符箓;


所以,不管英叔的道行深浅,但他抓的鬼或者僵尸,级别应该很普通,他使用的符咒都是黄色。


除此之外,林正英《人鬼神》电影中给女鬼定魂时,结手印,念的咒语是“太极莲花狮吼印,大日如来镇三魂”,太极是道教的产物,莲花是佛教的法器,大日如来是密宗的信仰;


再如《鬼咬鬼》等电影中一再展示的降头术是苗族的巫术;电视剧《僵尸道长》中林正英的师兄练习的“飞头降”更是降头术中最厉害的一种。

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为什么都穿清装(港片里的僵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9)

这表明,现代所传的茅山法术中不仅有密宗的手印,还有苗族的黑白巫术掺杂其内,不完全是道教的东西。


影视剧的道家都是骗人的


英叔这类道士没有固定的道观与修炼场所,大多游走四方,靠师徒传承,隐而不显,似乎跟我们印象中的长春子丘处机、太极张三丰这些得道高人不同。


究竟哪一种才是道士的真正形象呢?


事实上,最早的道士反而接近于英叔这个形象,最显著的莫过于《三国演义》的太平道,还有后来的五斗米教,都是仗剑做法,画符治病,且深刻扎根于群众。


由于扎根群众,所以他们的动员力很强,动不动就发动大起义,被朝廷所忌惮,道教的发展很不顺利。

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为什么都穿清装(港片里的僵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10)

穷则思变,道教出了位祖师爷叫葛洪,就是这位老爷子,写了一本《肘后备急方》,启发了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


正是他开始了对道教的改造,将注意力从底层信徒变为专注于与上层人物打交道。


继承葛洪思想的还有陶弘景,他作为道士,理应清闲避世,如同陶渊明那样,但是他却积极入世,这点倒和儒家思想颇为接近,他是梁武帝的座上宾,偏偏梁武帝又是个崇佛的皇帝,为了让自己的教派可以延续下去,他甚至接纳了佛教。


他们对道教的改造很成功,这一时期,很多知名贵族都是道教信徒。

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为什么都穿清装(港片里的僵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11)

比如出自琅琊王氏的王羲之父子,父亲叫王羲之,儿子叫王献之、王凝之,取名习惯就不符合中国“名讳”的传统,从王凝之信仰“五斗米”教来看,这应该是父子们信仰的体现。


到了隋唐,还吸引了大诗人李白的加入。


宋徽宗甚至被称为“道君皇帝”,道教中的全真教还被成吉思汗特殊照顾,嘉靖皇帝也痴迷于修道。


但是正统道教以外的各种民间法术教派,那些土生土长的处于原生态的宗教,神灵信仰与方技的集合体,出于习惯的延续问题,仍旧以道士的身份出没。

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为什么都穿清装(港片里的僵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12)

相比较于道教为官方认可,有具体的宗教目标,还有成熟的哲学体系与神仙信仰,对教徒还有很严格的戒律要求。


这些民间宗教往往是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学习法术就是为了消灾治病等目的,在信仰上杂取道教、佛教、民俗的神灵来信仰供奉,可以说是“用得着谁就信谁”


这些民间信仰甚至没有什么禁忌,偶尔不能触碰的事物也都是为了保障施法的成功。


比如英叔的电影中有法术以及武艺都不能伤的旁门左道,竟然被童子尿给攻破,这么说来,这些民间术士,保住童子身,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为什么都穿清装(港片里的僵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13)

可能是重视科律礼仪的道教觉得他们太过于简单、粗疏,所以另外给他们命名为法教


比如以张五郎为祖师的梅山教,造像通常表现为为双脚朝天、左手捉鸡、右手持刀的倒立巫师。梅山教是今天民间法教中最昌盛的一派,多有穿上道袍当道士的;


还有就是流行于广东一带的华光派,拜的正神就是华光大帝,他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马王爷!传说玉皇大帝听闻凡间的粤剧,诲淫诲盗,道德败坏,因此派火神华光火烧戏棚。

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为什么都穿清装(港片里的僵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14)

当华光下凡放火之前,发觉粤剧不但没有诲淫诲盗,更是宣传忠、孝、节、义,发扬善恶有报之高度教化,于是打消火烧戏棚的主意。


还吩咐杂箱叔父在舞台前烧黄烟,回宫向玉帝覆旨,使戏棚逃过灾劫,从此戏班中人及有关演艺工作者,均尊华光大帝为祖师,后慢慢发展为法教华光派。


林正英在电视剧《僵尸道长》中也有过手持华光大帝圣像降妖除魔的片段。


不难看出,目前社会上有很多打着道教旗号传授法术的,乃至有号称正一、全真、神霄者,以其所传内容来看,基本都是法教!


但这种巫文化除了是早期道教思想的来源之外,还是一切古老民族所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原始人类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拜、探索、调控。

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为什么都穿清装(港片里的僵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15)

而且法教往往依托于村社,最多的报酬,就是普通的乡亲供奉的食物瓜果,以及随喜的功德钱,起着维系乡民感情的作用,与那些靠着法术为噱头来骗取钱财,还有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邪教有着根本的不同。


所以法教有值得被研究的意义,由法教入手可以了解最原始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对于地方历史的演变,或许也是不错的素材来源。


中国僵尸在大家心中已经形成了很深刻的印象。近些年来,大批的外国影视开发出丧尸这一角色来,战斗力也是第一梯队。


你觉得,如果中国僵尸和外国丧尸战场碰面,谁赢谁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