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罗生门人间地狱游走)

删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芥川龙之介

罗生门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罗生门人间地狱游走)(1)

昭和二年,七月,芥川龙之介在给好友的遗书手记中,记明了自己的心境!彼时他已经在死亡的边缘挣扎了两年多了,而他的心境也渐渐的减少了对死亡的恐惧,甚至开始向往,获得一种解脱。

一生经历波折,母亲发狂多年去世,恋爱而不得落心病,良师益友夏目漱石离世,生父离世,内弟患吐血病,姐夫不堪怀疑卧轨自杀,自己长年被多种病症折磨着,这一切都加诸在不过35岁的芥川龙之介身上。

他曾说过:“我比别人都更深地见过、爱过、理解过,过程中相对的我累积了同样多的苦痛,也多少得到了满足。”

或许正是他这种病态的承受着世俗的苦痛,才让他的作品能够有一种亲历者之后的旁观者的淡定。

痛我尝过,心境我亦能体会,然而我会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淡然的讲述一个故事给你听。

据说,芥川龙之介为了描述《罗生门》下尸横遍野,如人间地狱一般的场景,专程到医科大学的解剖室亲历,忍受着尸体散发出的浓烈的腐臭味,对着狰狞的尸体长达几个小时!才有了《罗生门》开头绝望,压抑,如地狱之门的意境。

“罗生门”出自佛教禅经,而“罗生门”生指“罗城门”,指公元七世纪中后叶日本皇都所在平城京及平安京的都城的正门,出此大门,即是荒郊野外。在公元九世纪日本皇家衰败,内战频仍的岁月里,罗城门失于理修,颓败之后,立刻显得荒凉阴森。

许多无名死尸,也被拖到城楼丢弃。年积月久,在人们心中产生了阴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许多无名死尸,也被拖到城楼丢弃。日语中,指的是人间与地狱的门!故而得名“罗生门”。

罗生门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罗生门人间地狱游走)(2)

而芥川龙之介在“罗生门”下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流离失所的家将,在社会现状下坐在石阶上托腮思索自己究竟选择饿死还是沦为强盗,踟蹰间难以定论,在饥寒交迫的雨天,他站起身走向了罗生门,在罗生门中看到一名老妇在年轻女尸上拔头发,他在老妇的言论下,完成了由善到恶的心理转变,抢了老妇避体的衣服后,无罪恶感的沦为一名强盗。

一念成魔:挣扎到堕落利己主义思维的显现

芥川龙之介认为,利己主义是现实丑感的发源,是人性丑恶的体现,芥川本想寻求人性的一点微弱之光,即内心深处的真善美,可现实使他一次次的失望甚至绝望,而逐渐在这样的心境下产生厌世之态,而他也将这种感觉体现在其作品中。

如果说上一秒家将还在善恶间徘徊,挣扎着自己该怎么办而难以抉择,下一秒,罗生门内,老妇的行为让他的恶有了理由,堕落入无边的黑暗,这其实是一念之间,家将自身利己主义思维的显现。 

何为利己主义思维?

在心理学中,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基本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是“私”的体现。

这也符合日本当时的政治背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政府为了更好的统治,实际上是在宣扬一种利己主义思维的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对于国民民情的忽视,促使国民利己主义思维的加重,这也使得夏目漱石和芥川龙之介之类作者借文章暗讽当代政权。

利己主义思维的显现,体现了作为人自我的劣根性,罗生门下,被拔头发的年轻女尸,拔女尸头发的老妇以及剥老妇衣服的家将,身上都能看到利己主义思维的存在。

老妇为何行恶?一是为了生存,二自己所掠夺之人是个罪人。(女尸为了生存欺骗众人,将蛇按照黄鳝来卖。)如此说来,自身行恶的罪恶感便减消了,思想的转变为行恶提供了心安理得的借口,这也就有了老妇蹲在死尸面前安然拔头发的景象

家将为何行恶?同样的思想进行的传导,为家将行恶打开了罪恶端口,最初他藏在那里看老妇拔死人头发,感到恐怖和战栗,甚至对于老妇如此恶的行为升起了怒意!然而当老妇说出自己的行为不过是为了生存,一念之间,家将的心理由明转暗,自己做强盗也不过是为了生存!于是他毫无怜悯的剥掉了老妇的衣服,并将她一脚踢向尸体旁。

家将的恶在利己面前显现了出来,将他心中仅存的一丝善念所折断,正如这罗生门一般,家将的思想转变,让他彻底落入罗生门。

戈尔丁表示人性是复杂的,既有善的一面,(神相)又有恶的一面(鬼相),更有灰色不明辨的一面(人相)。而芥川龙之介无疑是向我们道明了在这灰色不明辨中,是什么作用完成了心理的转变?

罗生门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罗生门人间地狱游走)(3)

芥川龙之介正是借此批判了人在利己主义思维主导下所展现出的阴暗和丑恶的一面,家将内心一点仅存的善消亡,善的消亡,恶的陡升,一念之间,坠入地狱之门,落入无边的黑暗之中

小说最后,芥川设置了开放性结局,“夜暗”,“黑夜”的代入,在画面感变暗的情况下,更说明了由善向恶尚且有边,而恶的尽头是没有的。

家将无疑是没了罪恶感的沦为一名强盗,而他成为一名强盗究竟会怎样,会多恶?芥川的戛然而止,或许也是说明地狱是没有底的为了所谓的活,泯灭人性,活成人间的鬼,地狱的“鬼”行走与人间!罪恶就这样得已传播!

两相对立:自由与宿命矛盾造就的悲剧主义色彩

1922年,芥川龙之介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受自身压抑以及多种疾病所扰。加之当时社会形式右转,没有言论自由,这也给予这个伟大笔者的作品色彩上多了迷茫和压抑。 

“芥川是时代的牺牲品,他身背负着世纪末的渊博学问,不堪忍受旧道德的重荷,在新时代的黎明中倒下了。”

被他人这样赞誉的芥川,解脱了。

罗生门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罗生门人间地狱游走)(4)

芥川龙之介的死似乎是注定的,在时代与个人背景的拉扯下,他的皮囊被撕开,他的灵魂被拉扯,他不满时代对于自我的摧残,却又显得无力抗争,这就形成了他独特的,敏感的人生观,文学观,企图在这样的矛盾中调和,来实现自我价值。

《罗生门》中家将最终为生活所迫沦为一名强盗,尽管非他所愿,却也是其为了生存,难逃宿命的结果。 

家将心理转变的过程,也是其在自由与宿命之间抉择的过程,这本身是个矛盾,很难调和,选择哪一方都是痛苦的,这样的选择题也注定了悲剧色调。

选择自由,遵从内心,可以依照自己的内心去行事,那么家将会因为善而舒心,但却无法在这笼罩一片黑暗的人世界存活。  

选择宿命,无论怎样,一切为了活下去,无论是恶,还是苟且,难以抵抗,选择接受,与这混沌的人世界共处。  

与家将而言的悲剧,正是芥川龙之介内心的悲剧心理的折射。

“不管怎么说如果相信宿命,由于罪恶的不复存在,惩罚的意义也随之丧失,从而我们对恶人的态度必然宽大,反之如果相信自由意志,由于责任观念的产生,就会摆脱良心的麻痹,从而对我们自己的态度必然严肃起来,那么遵从那个好呢?”

“一半相信自由意志,一半相信宿命论,或者说一半怀疑自由意志,一半怀疑宿命论”无法调和的矛盾,两相对立。

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境况,使得他难以忍受,个人的疾病,家庭的束缚,社会的黑暗,而这便是他的难以逃离的宿命,无法摆脱。

所以他寄托于文字,渴望得到精神上的自由,来抵抗命运的残忍,寄托于文字,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言论被束缚,进而他又寄托于基督教,然而他并非是基督教人士,只是为了寻求一种寄托,却又发现根本不存在解脱,不过是继续痛苦罢了。

罗生门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罗生门人间地狱游走)(5)

他抗争许久,仍无法调和这两者间的矛盾,心理已然达到极限,对于死亡的亲近,似乎是宿命的推进,而又加之对于自由意志的向往。 

他的逝世,令文坛惋惜,但或许也正是由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让他拥有了超乎常人的思维和感染力!这让我不由的想起,《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作者林奕含。亦同他一样,尽管拥有超然的思想,仍然难以抵制宿命的折磨,最终选择自杀结束自己这一生。

我始终觉得,在她们眼中,悲剧的内核不是诉苦,不是控诉,而是在用其特殊的经历,来向我们展示一种思想,一种情感,甚至于一种力量。

正如林奕含所写“能看到这本书的人是多么幸运,他们不用接触,就可以看到世界的背面。”

世界的背面是黑暗,是人间地狱!而地狱是没有尽头的!现实的理性与自我的感性的情感交织,谱写了带血带痛的文字之歌。 

罗生门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罗生门人间地狱游走)(6)

写在最后:

  

“人性”的复杂,构成了存在世间灰色雾霭下的“人相”,既有善,又有恶!是不可分离的整体,而“人相”又是可动的,世间也便有了善恶之人。

其实每个人都是矛盾体,我们处于善恶之间的平衡体,芥川龙之介相信,人是本善的,恶是体内压抑的存在,当“自私”的一面显现时,为了个人利益,丧失了罪恶感,道德感的时候,恶便占据了主导。

他并没有批判家将变恶的行为,在走向罪恶的时候,他更多的思考在于,是何力量导致恶的陡升,是利己思维的显现,是大时代下政府涂炭生灵的结果!他无力改变什么,只能用他的眼去见证那个时代的无奈,痛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