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垃圾分类先进经验(国外如何培养垃圾分类习惯)

(文/华义) 在号称垃圾分类标准“最严格”的日本,垃圾分类回收实行多年,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日本各地垃圾分类回收大同小异,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定时定点,二是大件垃圾等需要预约且付费,三是罚则严厉。如果乱丢垃圾,可能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坐牢。

日本各地的垃圾分类办法大同小异。以东京都涩谷区为例,涩谷区生活垃圾基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和大件垃圾。

定时定点分类回收

学会区分不同种类的垃圾实际并不算太难,一开始可能需要对照垃圾分类图表,熟悉之后就在头脑中形成基本概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做减法”,即弄清哪些是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和大件垃圾,剩下的几乎都可归为可燃垃圾。

不可燃垃圾顾名思义是不宜焚烧的垃圾,包括金属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干电池等,例如雨伞、破碎玻璃器皿、剪刀、菜刀、荧光灯管、白炽灯泡等等。吹风机、热水壶、电熨斗等长宽高不足30厘米的小家电也属于不可燃垃圾。这类垃圾不是经常有,因此回收频率很低,通常一个月回收一次。

资源垃圾就更好分类,包括塑料瓶、饮料食品用玻璃瓶、饮料食品用铝罐铁罐、报纸杂志、纸箱,并且都要清洗干净,捆扎整齐。塑料瓶通常需要把瓶盖和瓶身上的包装纸去掉,但是在车站等地饮料瓶都是直接扔进对应的垃圾箱。如果是脏瓶或者有涂料的瓶罐,以及化妆品瓶子等,都属于不可燃垃圾。各种资源垃圾都需要分类装袋,不能混在一起。在最新的分类方法中,含水银的废旧灯管也被归类到资源垃圾中。资源垃圾的回收频率也较低,通常每周回收一次。

国外垃圾分类先进经验(国外如何培养垃圾分类习惯)(1)

在日本德岛县上胜町,当地居民把自己家的垃圾进行分类。(法新社)

扔大件垃圾须付费

至于大件垃圾则主要是边长超过30厘米的家具等,在日本扔大件垃圾需要提前向当地的大件垃圾处理中心申请,并且需要付费,在便利店就可以买到处理大件垃圾的处理券。例如,处理一个单人沙发需要交800日元(100日元约合6.4元人民币),处理一个两人以上沙发则需要交2000日元。在日本乱扔垃圾被称为“不法投弃”,根据有关法律将处以五年以下刑罚或1000万日元以下罚款,如果是企业法人非法投弃产业废弃物,最高可处以1亿日元罚款。

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看起来也是大件垃圾,但和普通大件垃圾的处理方式略有不同。根据日本《家电回收利用法》,用户需要联系销售商或者家电回收利用受理中心处理,当然用户也需要支付费用。

还有一些属于当地政府难以回收的垃圾,如煤气罐、工业产品、未使用的烟花、涂料、药品、油漆、电池等,这些不可回收物品是不可以直接扔在回收地点的,要想处理此类物品,需要委托销售商回收,或者咨询当地政府的清扫事务所介绍专门的回收公司回收。

除了上述几大类垃圾外,日常生活中最多的就是可燃垃圾,包括沥干水的厨余垃圾、旧衣服、树枝树叶、塑料类垃圾、橡胶类垃圾和皮革类垃圾,基本上可以运到垃圾焚烧厂烧掉的都属于可燃垃圾。东京都23区有21个垃圾焚烧厂,基本上各地的可燃垃圾都是就近焚烧处理。按规定可燃垃圾需要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袋子装好,通常每周回收两次。

垃圾分类基本靠自觉

日本的垃圾分类做得比较成功非一日之功。上世纪50年代,日本迎来了高速增长期,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垃圾也大量增加,落后的垃圾焚烧方式导致空气污染严重,而且垃圾填埋场地也不足,于是日本开始对家庭垃圾实行分类处理,早期基本上分为可燃和不可燃两大类回收。日本1954年制订的《清扫法》是战后日本应对垃圾问题的第一部重要法律。

到上世纪90年代,日本社会对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和垃圾减量的必要性有了更紧迫的认识,出台了一系列的回收再利用法律,包括《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容器包装回收利用法》《家电回收利用法》等,垃圾分类的类别也不断增多,特别是资源类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应对处理日益细化。

在日本,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可燃垃圾和大件垃圾不是经常有,回收频率也很低,资源垃圾也相对好识别处理,因此记住最常用的可燃垃圾回收时间并非难事。而且只要不是扔错垃圾种类,回收人员对垃圾的内容通常不会开袋查验。

在垃圾分类的执行方面,日本社会并没有具体的监督主体,基本上以自觉为主。在日本,垃圾一般不集中堆放而是分散堆放路边,大多数情况下日本人家门口都没有垃圾桶,而是用蓝色网将垃圾罩起来以防止乌鸦啄食等。到了时间垃圾回收车就会沿街逐一回收垃圾。如果谁家的垃圾分类不当而被拒收,则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和独立住宅相比,一些集体住宅的垃圾堆放点垃圾分类的情况往往要差一些,记者居住地附近就是几栋出租公寓,偶尔会有乱丢垃圾并被乌鸦啄食得垃圾遍地情况。如果垃圾回收人员发现垃圾分类得不合理或者投放时间不对,垃圾回收人员可放置不予回收,或者贴上一张有关分类方法的提示单,提醒业主正确分类垃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