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奇闻异事大全(大唐奇闻之八皇宫妖物横行)

【前卫原创作品 请勿剽窃抄袭】

作者/前卫

大唐奇闻异事大全(大唐奇闻之八皇宫妖物横行)(1)

皇宫王府内有妖?

妖,非常的妖。

何人所见?何人所知?

帝相王侯皆所见,后宫嫔妃也有闻。

玄宗皇帝年间,关于妖气妖物,不但电影《妖猫传》刻画的淋漓尽致,恍如眼前。就是在当年的杂史记载中,关于妖异事件也是层出不穷,真假难辨。

长安外郭东城春明门内的兴庆宫,是玄宗皇帝龙潜渊底,尚为藩王时的王府。一朝继位,玄宗将兴庆宫作为政治中心,大加营建,一时之间成为长安城三大内之一。不但是开元、天宝年间大唐的皇帝治国理政场所,也是皇帝与爱妃杨玉环长期居住行欢作乐的宫室。

兴庆宫内除了巍峨的宫殿之外,还有无数的奇花异草。正所谓“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皇帝宠幸杨玉环,后人赞颂玉环之美,如若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事实上,皇宫里的牡丹,却是另一番模样。

皇宫之妖物,首当其一的便是兴庆宫内沉香亭畔的“妖花”。这株“妖花”是木芍药,也就是牡丹花。据说某一天这株牡丹突然怒放,而且是一支两头。最诡异的是这株牡丹一天数次变色,早上是深红色,中午竟然是深绿色,傍晚又变作深黄色,深夜则是粉白色。一日之内,昼夜数变。有人恐慌地告诉玄宗皇帝,结果皇帝说,朕知道这是株“妖花”,不值得大惊小怪。至于这株“妖花”有没有兴风作浪,无人得知,但从玄宗泰然处之来看,皇宫中的妖物通常不太作乱。

而且就是这个沉香亭,不仅有妖花,还有仙草,更是诗仙李白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地界。所谓仙草,就是在距离沉香亭不远的龙池南岸生长着的一种紫色小草,此草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如果有人喝醉了掐上一根小草让他闻一闻酒劲儿即时消散。所以称它为“醒酒草”。妖花仙草同生长,也是叹为观止的了。

皇宫里“花妖”变身,皇宫外的王府内,同样也有妖物,而且是“烛妖”。蜡烛也能成妖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玄宗皇帝的大哥宁王是个极尽奢华的主,对于音乐和美女更是极为嗜好。夜幕降临,宁王总爱在王府中聚集大量的美女和乐队举行超级酒会。自然,王府里的酒会,照明必须要灯光璀璨。有奉承之徒就献给宁王一百多捆特殊的灯烛。这些蜡烛被称为“妖烛”。之所以妖,就在于这种灯烛的质地像蜡但是更油腻,像脂肪但更坚硬,到底是什么原料制作而成的不得而知。最奇妙的是每当宁王和宾客们醉酒之后,亵妓狎女,丑态百出之时,这种蜡烛灯光自然暗淡下来,好似被某种物品遮住了光线。等这些宾客贵胄嬉戏尽兴,醉酒初醒之时,它们又会恢复到原来的亮度,好像那些污浊的场面不曾发生一般,如同当今夜总会酒酣耳热进入高潮时有意调昏的灯光一般,堪称遮丑的“妖烛”,荒淫的灯光。

【前卫原创作品 源自古人杂记 请君洁身自好 切勿抄袭剽窃】(配图都为网络剧照 与文章无关)

附:杂史原文

【花妖】

初有木芍药,植于沉香亭前。其花一日忽开,一枝两头,朝则深红,午则深碧,暮则深黄,夜则粉白。昼夜之内,香艳各异。帝谓左右曰:“此花木之妖,不足讶也。”

【烛妖】

宁王好声色,有人献烛百炬,似腊而腻,似脂而硬,不知何物所造也。每至夜筵,宾妓间坐,酒酣作狂,其烛则昏昏然——(此处的标点与网络流传的版本不同)如物所掩,罢则复明矣,莫测其怪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