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和杭州哪个更适合做电商(深度在成都真正扛住电商冲击的商业体原来是)

成都和杭州哪个更适合做电商(深度在成都真正扛住电商冲击的商业体原来是)(1)

1997年,香港回归,举国欢庆。有西部服装第一城的“九龙广场”同年也在青年路开业了。不知道起“九龙”这个名字,和香港回归有没有半点关系。可以知道的是,已满20岁的九龙,江湖地位早已不仅限于承包了成都服装交易半数以上的日吞吐量了,它还撑起了一代人的“时尚”记忆,它使无数无名商贩变成了千万富翁。唯一不变的是,每天早上6点多,来批货的外地商贩总是将大门围得水泄不通,保安大爷总是感到工作很充实。

成都和杭州哪个更适合做电商(深度在成都真正扛住电商冲击的商业体原来是)(2)

九龙外围挤满了批发门市和小摊位,生意也相当火爆

▌一枝独秀 ▌

九龙始建于1997年,来逛九龙4楼以下的嬢嬢基本上都是从20年前就来逛街的老主顾。从她们的交谈中,可以听出是只要有空,就会成群结伴地到这里来。“今天逛够咯,明天我约了张XX来转(逛)。”两名熟识的嬢嬢在扶手电梯碰到时,用了这样的口吻寒暄。

记者从九龙某业主张先生口中证实,除了购物,九龙的确还承担了这部分人群的社交功能。“这在整个国内批发市场,都算既独特又神奇的现象。”在九龙做了15年中老年服装批发的张先生如是说。中国最知名的大型服装批发市场,以上海的七浦路,杭州的四季青,和北京的动物园为代表。但这些批发市场以接待批发商为主,“不试穿”是行规,这就将零售散客阻挡了大半。“如果不是来拿货的,这些批发大户的服务态度很冷淡,不像九龙,接待哪个主顾都很热情,随便试穿。”

据悉,九龙的定位从一开始就圈定了零售批发两手抓,以吸引稳定而庞大的人流。这里与以上三家批发市场不同,过道宽敞,铺位规范,每个楼层都有相应的保安和楼面进行管理。所以即使来逛街,只要你不介意卖货小妹此起彼伏的吆喝和时而需要绕过铺满灰尘的地面上散落的塑料口袋,还是能够产生“购物天堂”的感受,当然了,这主要还是由成千上万的丰富货品决定的。

成都和杭州哪个更适合做电商(深度在成都真正扛住电商冲击的商业体原来是)(3)

旺季的九龙人头攒动

▌店铺风云 ▌

张先生经营的店铺服装类型以羊毛衫为主,服装批发价在50-350元之间。

“羊毛衫羊毛衫,50元一件,150三件了”,这种为了使薄款羊毛衫获得注意而设计的吆喝简单粗暴,却又十分奏效,张先生的铺位挤满了买主。张先生坦诚,自己在九龙拥有十几家铺面,但笑言自己并不算大老板,还有铺面超过20家的。“这里的店主互相走动少,也比较避讳谈和生意相关的事,我们也不大多于打听。”本想问出是谁的记者只好作罢。

张先生走到安全出口,点燃一支烟,显然,今天忙碌的生意让他十分满意,他喃喃地吐出一句:“今天天气终于回暖了。”

2-6月及9-11月是九龙的旺季,往年间,过完春节就该回暖了,春装正当卖。而今年眼看已经快到4月,气温还没爬到20度,甚至遇到寒流降温,很多店的春装都遭遇了压货。回暖让店主们都松了一口气。不要小看这里的门市,哪怕店面只有十几平方,每个月销量几百万是很正常的。这也就意味着一旦由于天气原因压货,就是上百万的货。“所以说做服装的人赚的钱都压在货上”,九龙某业主温女士说。

成都和杭州哪个更适合做电商(深度在成都真正扛住电商冲击的商业体原来是)(4)

九龙由12层楼构成,对于逛惯了只有6、7层购物中心的人来说,走到8楼已经会感到恐高。但对于长期逛九龙的大多数人和拿货店主来说,根本不成问题。因为越往上,做的货越高档。

以主攻欧货韩货的10楼为代表,这里从顾客到店员都比矮楼层的显得年轻和时髦许多。

“名门”是10楼一间做了12年的老店,这里的货品从200元至上千元不等,一件T恤的批发价基本在260元以上,有的甚至批到460元。除了从韩国和欧洲进口服装,名门在深圳也有自己的服装厂,买手从韩国购入面料,再由深圳服装厂进行制作加工。“这样的货主要是做T恤和风衣这类跑量的基本款,方便补货。”长期从名门拿货的服装店老板方女士对记者透露,韩货欧货款式新潮又时髦,的确很受捧,但很多成都店主没有精力出国拿货,而九龙的10楼就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

韩欧货品以“新”为卖点,一次的出货量不会太大,因此常常无法补到货。名门正是看准了这个利润点。问及名门的出货量,店员隐晦地表示,一些爆款做了三年都还在跟单,而最多的一件单品销量可以达到近千件。这在以混批为主的九龙显得十分可观。

成都和杭州哪个更适合做电商(深度在成都真正扛住电商冲击的商业体原来是)(5)

九龙某店员正在为批发商点货

“专卖”成就大商机?

“混批”的意思是,不在同一家店拿货,而是一次选择十几家店的货品进行批发购入,以满足不同喜好的顾客需求。而另一种常见的拿货模式不但也很常见,并且给九龙带来了滚滚财源,那就是“专卖”。

所谓“专卖”,是供需两方签署一份“专卖”协议,卖方承诺这个区域就只供货给买方,买方也不能把店里的货发到其他老板手上。至于如何预防对方使诈,将批到店内的货二度分销出去,九龙店主汪老板透露,签订协议前会对对方进行为期两年以上的考察,也就是合作基础要达到两年以上,期间双方的合作都保持良好记录,才会谈到“专卖”这一步。

比照这样的诚信考察,和汪老板合作“专卖”的生意伙伴从没出过问题。他也表示,九龙的经营业者几乎都靠着“专卖”挣钱。至于协议是否包含了十万以上的拿货保证金,他则三缄其口,称每家店的标准不一样。

另一家主营女装的店铺在4楼就经营着5家铺面,还都挂着同样的门头。记者联系到该店店铺经理老袁,他声称,因为生意太好,上头老板还想继续扩店,把品牌做大。他承认,店铺就是靠着“专卖”越做越大。除了成都周边的七区十二县,还有重庆、云南、贵州、福建的老买主,也都是“专卖”合作名单上的大户。袁经理称,目前对店铺运营来说,最大的苦恼是“人”。他苦于找不到身材面貌姣好,又会卖货的女店员。 “现在店头的小妹都是老员工,是手把手教着带出来的”,还宣称如果有合适的人选,自己愿意把待遇开到八九千。

成都和杭州哪个更适合做电商(深度在成都真正扛住电商冲击的商业体原来是)(6)

九龙10楼某商铺内销售火爆

▌电商使九龙更加繁荣 ▌

早前记者就耳闻,在电商挤压下,九龙非但没有受到波及,反而促生新商业模式,使进货的人次和数量不减反增。综合本次记者采访的各路人马口径,也对这一言论持肯定态度。这些服装业主表示,九龙受不到电商渠道的波及,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有成都七区十二县、以云贵和重庆为主的“专卖”打基础量,二是某种新商业模式的诞生,让九龙的销量一路高歌,销量比任何时候都要火爆。方女士就是这种商业模式的获益者。

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将这种模式归纳在“微商”的范畴内,原因是它的销售、进货、发货,几乎全部用一部手机里的微信就能搞定。以开实体店的方女士为例,她在九龙拿货后,将服装用手机拍照,发到微信朋友圈中。其他的人又用自己的微信转发图片,获得买主询问后,如已确认购买并转账,他们将通知方女士发货,而从中赚取不菲的差价。

成都和杭州哪个更适合做电商(深度在成都真正扛住电商冲击的商业体原来是)(7)

一名拿完货的买主正在等候装货发车

“我的实体店一百多平方,基本上是开起来摆货,现在(的顾客)都懒得逛街,直接微信上下单了。”因此,她一方面做着熟客生意,一方面和二三级代理进行合作。这种模式听起来并不陌生。而接下来要告诉你的才是真正的新模式。

二三级代理多了,方女士选择和其他商业嗅觉灵敏的80后、90后老板合伙,在广州工厂开发款式并下订单,件数以200件作为起订量,卖给熟客和代理。“起步的头一年相当累,几乎每天都是熬到半夜,现在请了客服后,加上一切都运行上了正轨,每个月营业额可以均摊到15万左右。”而这些款式的原版,当然还是购自九龙。

后记:在线下实体经济哀歌四起的当下,走访前,我本以为九龙会是另一番景象,而这种景象将表示曾经盛况空前的它或将成为历史。九龙时至今日依旧人声鼎沸,是否暗示着在成都这样一个全国商业重镇,留给实体商业的市场和机遇不仅一直充沛和旺盛,甚至还预留了一些谱写传奇的可能?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剑走偏锋、独树一帜的“高手”出现。

成都商报记者 陈彦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