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十四五规划方案(罗湖一主两区三带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书发布)

南都讯 记者 张一鎏 在深圳的版图中看罗湖的坐标,罗湖是深圳发展的原点,也是深圳发展的主场。商贸大区、金融强区是历经多年发展带来的沉淀;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创新驱动型未来都市产业引领区,是罗湖新征程路上将会实现的目标。

罗湖十四五规划方案(罗湖一主两区三带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书发布)(1)

罗湖十四五规划方案(罗湖一主两区三带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书发布)(2)

十大产业片区示意图

罗湖十四五规划方案(罗湖一主两区三带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书发布)(3)

一主两区三带示意图

在“双区驱动”的战略背景下,承载着新时代的使命,罗湖以“一主两区三带”优化片区功能布局,充分依托大平台承载、大片区牵引、大项目带动,集聚全球高端资源,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为城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使罗湖成为深圳融入湾区、链接世界最有力的支点。

有目标,更有行动。4月8日上午,罗湖区“一主两区三带”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书正式对外公布,以167个重大项目为抓手,以10个重点片区为载体,在“一主”范围布局“蔡屋围片区”,“两区”范围布局“东门湖贝片区、翠竹水贝片区、大望梧桐片区”,“三带”范围布局“笋岗片区、清水河片区、东晓片区、罗湖口岸片区、文锦渡口岸片区、莲塘片区。贯穿未来五年主要开发建设区域,基本形成组团布局、多点开花、协调发展的态势。

(小标)“1 5 3 N”大兵团协同作战,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现场,罗湖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左金平介绍了罗湖区“一主两区三带”建设工作总指挥部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总指挥部由区委书记刘胜、区长范德繁任总指挥,下设五大分指挥部、3个工作专班及N个重大专项,建立“1 5 3 N”大兵团协同作战的指挥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员包括32家单位和10个街道,统筹推进“一主两区三带”范围内产业布局、土地整备、城市更新、棚户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提升、招商引资、重点产业遴选、土地出让等重要工作,研究资金安排、重大规划布局、体制机制创新等重要事项。

罗湖区委常委、副区长、区“一主两区三带”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夏东发言时表示,“敢”字当头、“干”字为先,要把初心使命自觉转化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以问题为导向,掌握最新情况、发现最难问题、提出最优方案,做到第一时间调研、第一时间汇报,促成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解决,实现“低位运行”、高效推进。

罗湖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空间拓展专班组长陈磊峰表示,空间拓展将坚持规划引领,围绕产业主导方向,系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配套,科学划定单元、明确产业方向、配置规划指标,合理布局产业,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实现片区内宜居、宜业;找到契合产业方向的最优布局、科技范与人文关怀并重的最佳设计,打造现代化高品质产业社区,合理安排开发时序,确保产业项目和公共配套同步供给。

“此次采用“1 5 3 N”大兵团协同作战的指挥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总指挥部成员包括两办等32家单位和10个街道。在这个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善于作为,不断弘扬先锋精神和奋斗文化,决不因工作难度大、有风险就畏缩不前,自觉担负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应尽之责。处于基层一线,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永葆为民情怀,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范德繁强调。

(小标)10个重点片区 167个重点项目,首次实现组团化布局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罗湖“一主两区三带”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书》,通过以167个重大项目为抓手,以10个重点片区为载体,聚焦核心,实现目标项目化、落地化。

值得关注的是,十大重点片区涵盖全区全部10个街道,贯穿未来五年主要开发建设区域,基本形成组团布局、多点开花、协调发展的态势。同时,将各重点片区、各重大项目、各重要指标全面落到地图上,清晰展现各片区目标定位、重要指标、区域位置、路网结构、重要建筑等信息,通过图示诠释表达空间发展格局与十大重点发展片区的空间关系,全局性、立体式、可视化展示全貌。

计划书还对167个重大项目年度任务清单化,列表式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各重点片区、各责任单位、各重大项目近两年建设任务,明细关键任务及节点、以重大项目推进落实十大重点片区建设,推动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取得建设时效。

知多D:

一主:深南路总部经济主廊道

以深南东路为中轴线,发展蔡屋围片区。打造总部经济主廊道,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成长的总部企业集群,形成深港区域性总部经济新中心。

两区:国际消费服务核心区、文化生态休闲区

国际消费服务核心区依托东门大众特色、水贝-布心黄金珠宝等现代商业等重点商圈,发展东门湖贝片区、翠竹水贝片区,形成全域消费格局,打造世界级商旅文融合、影响力卓著的国际消费服务核心区。文化生态休闲区精心整合梧桐山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大望梧桐片区,打造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文化生态休闲区。

三带: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大梧桐新兴产业带、深港口岸经济带

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挥金融集聚优势,重点发展笋岗片区,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打造传统金融稳健发展、新兴金融蓬勃发展、特色金融创新发展的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

大梧桐新兴产业带依托清水河片区、东晓片区,大力集聚创新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创新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大梧桐新兴产业带。

深港口岸经济带借力深港口岸经济带,加快南部罗湖口岸片区、文锦渡口岸片区、莲塘片区深港边界地区开发,打造要素边界流动、产业深度协同的深港口岸经济带。

十大重点片区信息全知晓

一、蔡屋围片区

目标定位:对标纽约曼哈顿等先进厂区,通过建设超高层建筑群、标志性公共服务建筑以及高品质公共开放空间,重塑城市门户形象,布局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业、高端商务服务业,强化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引领作用,打造国际金融总部集聚新高地和现代化国际化都市核心区。

布局产业项目5个,新增产业空间91万平方米,布局居住、公共配套及基础设施项目17个,新建交通项目3个。

二、东门湖贝片区

目标定位: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功能定位,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整合片区“商、旅、文、居、教、游”等特色资源,将东门传统街区与湖贝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布局餐饮、购物、演艺、商务、会展、文化等现代都市产业,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和具品味的休闲娱乐热点, 打造具有湾区影响力的活力时尚商圈和商务综合区 。

布局产业项目6个,新增产业空间113万平方米,布局居住项目3个、公共配套及基础设施项目17个,新建交通项目13个。

三、翠竹水贝片区

目标定位:依托罗湖黄金珠宝产业集群和全产业链优势,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展示交易、品牌运营等,建设国家级珠宝玉石交易平台,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珠宝产业集群 ,打造世界知名的“湾区宝都”,建设世界级黄金珠宝产业高地。

布局更新项目7个,新增产业空间62万平方米,布局居住、公共配套及基础设施项目14个,新建交通项目3个。

四、大望梧桐片区

目标定位:依托大望梧桐片区山水人文资源,布局发展高端康养、会奖旅游、文化创意、生态经济等低密度开发、高经济效益的生态健康产业,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经济融合发展引领区, 打造最具影响力的“鹏城绿心”和深圳中央生态区。

布局产业项目2个,新增产业空间45万平方米,新建品质提升项目4个、交通项目2个、市政项目1个。

五、笋岗片区

目标定位:以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建设为契机,聚焦新兴产融赋能,强化金融赋能新兴产业、技术赋能高端服务业,布局金融科技、智慧供应链、数字创意、智能终端、新能源等行业,培育创新型总部企业, 建成新兴产融赋能中心和具有湾区影响力的新城市会客厅,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

布局产业项目13个,新增产业空间202万平方米,布局居住、公共配套及基础设施项目24个,新建交通项目13个。

六、清水河片区

目标定位:以大面积工业区改造为契机,借力高铁、城际、轨道的布局,加快罗湖北部门户枢纽建设,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等行业领域,打造创新引领的新兴产业发展高地、罗湖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标国际,建成城区品质一流的 “山水智慧核芯”。

布局产业项目20个,新增产业空间274万平方米,布局居住、公共配套及基础设施项目14个,新建交通项目24个。

七、东晓片区

目标定位:依托重大城市更新项目建设释放集中连片产业发展空间,强化与周边重点发展片区产业联动,西侧对接清水河片区科技创新产业、南侧对接翠竹水贝片区黄金珠宝产业、东临粤海置地啤酒博物馆文创项目 , 打造多元复合发展的产业未来承载区和城区可持续发展潜力区。

布局产业项目13个,新增产业空间142万平方米,布局居住、公共配套及基础设施项目30个,新建交通项目6个。

八、罗湖口岸片区

目标定位:依托罗湖口岸重建和东铁线北延,打造融合立体交通、城市、科教、产业、生活于一体的枢纽门户。聚焦跨境消费、金融科技、科技合作、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领域, 打造罗湖口岸国际消费枢纽引领区, 成为深港社会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典范,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策源地, 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最佳窗口。

布局产业项目7个,新增产业空间65万平方米,布局居住、公共配套及基础设施项目12个,新建交通项目7个。

九、文锦渡口岸片区

目标定位:依托香港东部知识及科技走廊和文锦渡口岸升级改造,聚焦研发服务、科技成果转换、科技金融、专业咨询等领域,构建为科技创新全链条提供市场化服务的新兴产业聚集区, 打造文锦渡口岸科技服务业合作区。

布局更新项目1个,新增产业空间44万平方米,布局居住、公共配套及基础设施项目3个。

十、莲塘片区

目标定位:对接香港新界北新市镇发展定位,融合重构莲塘片区生产、生活与生态价值,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 打造莲塘口岸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区,建成科创、生活和自然互联的莲塘新家园。

布局产业项目5个,新增产业空间28万平方米,布局居住、公共配套及基础设施项目25个,新建交通项目10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