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中的线虫防治 蚯蚓养殖技术与蚯蚓防传播疾病
蚯蚓的饲料主要有碳素料(即草料)和氮素料(即粪料)组成,碳氮比是衡量蚯蚓的主要营养指标。为了保证蚯蚓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蚯蚓的氮素饲料和碳素饲料不宜单独使用,一般是将含碳量高的饲料如稻草、麦秸与含氮量高的饲料畜禽粪便进行搭配,使碳氮比接近10∶20。 选食猪粪和牛粪的蚯蚓最多。由于蚯蚓对甜、腥味特别敏感。所以在饲料中投放一定的烂水果、洗鱼水或鱼内脏,会吸引更多的蚯蚓进食。蚯蚓的进食量与品种和其生长发育阶段、饲料的种类及环境条件有关。如人工养殖的赤子爱胜蚓的进食量为其体重的0.3~1倍,掌握以上情况,对于饲料的合理配制和投喂是很必要的。
蚯蚓是杂食动物,主要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只要是无毒、酸碱度适宜(pH值在6~7)、盐度不过高,并且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的有机物,都可作蚯蚓的饲料,但是蚯蚓一般不吃活的有机体。例如经过发酵的畜、禽粪便,酿酒制糖、食品、木材加工、造纸等有机废料垃圾中的有机物、活性污泥、各种枯枝落叶、腐木、厨房废弃物,以及昆虫的幼虫、卵、动物的尸体,各种细菌真菌等,都是蚯蚓喜食的饲料。在自然界蚯蚓主要选食枯枝落叶等富含钙质的有机物,太平二号蚯蚓较多地选食发酵腐熟的畜粪、堆肥、蛋白质、糖原丰富的饲料,尤其是腐烂的瓜果、香蕉皮之类食物
太平二号蚯蚓饲料的适当碳氮比为20∶30。如果碳氮比过高,蚯蚓会由于氮素不足,生长发育不良,繁殖力降低。单独使用碳素饲料,虽对蚯蚓不致发生大的危害,但营养不足,不利于蚯蚓的生长繁殖。如果已是成蚓,不求大量繁殖,只是为了维持生命,保种越冬,或处理废弃物,单独使用碳素饲料还是可以的。
饲料原料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现介绍几则基本配方: 猪粪50%,垃圾35%,稻草或野草15% 牛粪100% 牛粪50%,猪粪35%,稻草或垃圾15% 牛粪70%,麦秸草20%,食用菌渣或木屑10%(间起疏松剂作用)。同时要求去杂和碎细。如是麦秸草要切短、用鲜牛粪先晒几天以减少异味(饲料原料包括:牛粪、猪粪、杂草、麦秸、玉米秸、稻壳、稻子下脚都可)。把以上粪料一边混合一边加入发酵水(100千克生水中加入1千克EM有效微生物),粪料堆成0.6~1米高度,用农膜盖严发酵20天左右,发酵完成后在粪料中添加营养促食液(100千克生水、2千克尿素、3克糖精、4毫升菠萝香精、40毫升醋精混合即可),摊开透气2天后即可使用。
我国用于人工养殖的蚯蚓大多为来自日本的太平二号,该品种最早为20世纪80年代引进,由于养殖技术落后,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该品种刚引入我国时,年繁殖率近千倍,而目前大多已退化到与本地的野生蚯蚓相近(平均年繁殖率为50~150条,寿命为8个月到1年半),采用这种退化的蚯蚓做种已经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一些发展较早的养殖场采用与北星2号等品种进行杂交,并不断地提纯复壮,改良后太平三号蚯蚓体长从5~6厘米增至8厘米,能繁殖上千倍,寿命约3年。养殖场最好引进这种经过改良的蚯蚓品种进行做种养殖。 蚯蚓的提纯复状。
蚯蚓每次分离后,把从种蚓堆中分离出来的种蚓高密度地混养在一起3天,3天后再把种蚓重新搭配放入不同的粪堆中加入新粪料,让他们再次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蚯蚓的近亲繁殖,可使养殖的蚯蚓品种越来越优良。种蚯蚓养殖20天后又可分离,这样循环生产,只要有一定的繁殖种群,便可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大量的商品蚯蚓了。
每隔20天左右,应把种蚓产下的大量蚯蚓茧同粪料一起分离出来,而将分离出的蚯蚓粪用于孵化(因粪料种含有大量的蚯蚓茧)。孵化的方法为:把5米2以上的蚓茧进行混拌,然后堆成厚20厘米、宽35厘米、长无限的堆行状,在堆上再盖上一层15厘米厚的新粪料,20天左右蚓茧即可完全孵化。分离出蚓茧后及时给种蚓加入新粪料,约20天以后又进行蚓茧的分离。 种蚯蚓的饲喂:把发酵调制好的粪料在地上(室内室外均可,室外需要放入蚓种后在粪堆上加盖3~5厘米厚的草料)堆放成宽35厘米、高20厘米、长无限,然后放入蚯蚓种,需注意适时每星期浇一次水。大约20天左右种蚓就会产下大量的蚯蚓茧。
蚯蚓茧孵化出小蚯蚓后,此时孵化堆中的密度很大,应把一条孵化堆分成3条,并在每条上加上相当于原来粪料数量3倍数量的新粪料。需注意粪料在投喂蚯蚓之前一天应投入几条蚯蚓进行试喂,以检查粪料是否合格,若蚯蚓在粪料中生活正常,那么此粪料就可放心地投喂。给蚯蚓投料的方法可采用“间隔投料法”:间隔10厘米投约10厘米宽的粪料,过2天观察新粪中已有蚯蚓进入采食,再把未加粪料的地方投入新粪料,这样可避免粪料处理不均匀引起蚯蚓死亡。加料后在上面覆盖约10厘米厚度的稻草等秸秆进行保湿。夏天隔3天左右淋一次水,低温季节每星期淋一次水。当发现粪料表面变成了比较均匀的颗粒状证明粪料已经被蚯蚓吃完,需要添加新料。一般在添加了2~3次新料后(大约40天),蚯蚓便会全部长大即可收获。
蚯蚓,也叫地龙、曲蟮或称曲蛇,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蛋白质含量高,是喂猪鸡的良好的动物性饲料。它能促进猪禽多长肉、多产蛋,但如果喂饲方法不当,也会引发畜禽疾病,造成损失。因此,饲喂蚯蚓一定要谨慎。 蚯蚓对禽类可传播寄生虫病。
气管交合线虫病。某养鸡场用太平2号蚯蚓喂鸡,582只鸡全部发病,死亡171只,就是由于蚯蚓传播了“气管交合线虫病”造成的。
鸡异刺线虫病。虫体寄生在盲肠,引起消化不良、无食欲、下泻、瘦弱,鸡不发育,产蛋减少。
环形毛细线虫病。虫体寄生在鸡的食管或嗉囊中,引起营养不良、瘦弱、贫血,严重者衰竭而死。
楔形变带绦虫病。虫体寄生在鸡十二指肠中,引起食欲大减,不消化、拉稀、消瘦,以至出现神经症状。
蚯蚓对猪可传播肺绦虫病和气喘病。引起猪肺绦虫病的线虫有长刺后园线虫、短阴后园线虫和莎氏后园线虫,而蚯蚓就是传播这3种线虫的中间宿主。一条蚯蚓可携带数百条线虫的幼虫,危害极大。而肺绦虫的幼虫又带有猪气喘病的病毒,可使猪同时感染气喘病,这是一种双重感染,危害更大。
蚯蚓一定要经过检疫,凡有寄生虫卵、包囊或幼虫的要立即处理掉,切不可留作种用繁殖。
蚯蚓的虫卵、包囊、囊蚴怕高温,因此,饲喂畜禽时,一定要彻底加热,决不能生喂。即使是死蚯蚓,体内的虫卵并未死,所以一定要加热。
喂养蚯蚓,严禁用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做饲料。
一旦在畜禽中发现有上述疾病时,须立即严格隔离,严防扩散。五是对畜禽要定时进行检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