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高发季节及防控要求:禽流感高发季节

冬季是禽流感高发季节,易感动物包括鸡、鸭、火鸡、野鸡、野鸭、珍珠鸡、鹌鹑、鹅、观赏鸟类、候鸟(尤其是水鸟)等。传播源主要是易感禽类与感染禽类的直接接触或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接触,例如被污染的饮水、飞沫、饲料及其蛋筐、蛋盘、气管、气囊、鼻腔、眼结膜、口腔、泄殖腔、腹腔、静脉及机械性的物品等。不同的毒株,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快慢不一样,引起发病面积大小也不一样。多暴发于冬季以及秋冬、冬春交替季节。另外,刮风对于此病的传播有促进作用。

禽流感高发季节及防控要求:禽流感高发季节(1)

禽流感潜伏期最快几小时,最慢3~4天,呈暴发性发病,几天就可导致全群感染发病,高致病力毒株感染,死亡率在75%~100%之间;低致病力毒株感染,死亡率低于5%,但当其它病毒或细菌并发或继发感染,则死亡率可显著提高到50%以上。该病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呼吸道症状明显,呼噜、咳嗽、甩鼻、流泪等,易于与其他疾病混淆,或多发,或共发,或继发,因此需要加强鉴别诊断。

多方位鉴别与具体表现症状

1. 外貌特征

头和颜面部肿胀、冠髯发紫,脚鳞呈蓝紫色,腿部点状出血。眼、鼻腔积有分泌物,常流泪。头部、脸部肿胀,一侧或两侧眶下窦肿胀。鸡冠、肉髯发绀或坏死。胫部、足部和头部出血。病程长的禽,可出现弯头、转圈、麻痹和瘫痪等症状。

2. 体内特征

心内外膜、腿胸肌、胰腺边喙、胸骨内侧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腺胃乳头溃疡出血,腺骨粘膜上有浓性分泌物;肌骨内膜极易剥离,肌肉处有出血斑,泄殖腔出血。胸腺出血或萎缩。气管充血,喉头出血。并伴有食欲、饮欲减退。垂危时,食欲、饮欲均废绝。下痢,拉白色或黄色呈粥样稀粪。此病可导致产蛋率下降15%~90%不等,也可能导致软壳蛋、粗壳蛋、薄壳蛋、无壳蛋、畸形蛋、小蛋或不产蛋,孵化率也显著下降。

禽流感高发季节及防控要求:禽流感高发季节(2)

如何加强防范防治

1. 阻止病毒传入

养禽场应避免家禽和野生鸟类接触,尤其是避免与水禽如鸭、鹅、野鸭等接触。养禽场的职工也不要饲养易感禽类,采取封闭式饲养,严防野鸟从门、窗进入禽舍;防止水源和饲料被野禽粪便污染。

2. 全面消毒

疫情暴发最初的两三星期最为关键,所以应尽可能的在这个阶段及时遏制疫情蔓延。因此,无论是发生禽流感或没有发生禽流感,都应对养禽场生产区以及进出车辆彻底清洗、消毒。其实清洁和消毒工作应该定期实行,这样可以有效阻止各种病毒的入侵。定期对禽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定期消灭养禽场内有害昆虫如蚁、蝇等和鼠类;死亡禽类必须焚烧或深埋;养禽场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在引进禽种及其产品时,一定要来自无禽流感的养禽场;做好禽类饲养管理。

消毒前必须清除污物、粪便、饲料、垫料等,而且要清除干净,不然消毒就达不到效果。必须选用对禽流感病毒有效的消毒药品,而且要选用酸碱两种消毒药交替使用。

养禽场的所有设施、用具、辅助用品都要彻底消毒。金属设备可采取火焰、熏蒸等方式消毒,圈舍、场地、车辆等可采用消毒液清洗、喷洒等方式消毒,饲料、垫料等可采取深埋发酵处理等方式消毒。饲养、管理人员的衣帽鞋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也应进行消毒处理,可采取浸泡、高压灭菌等方式处理, 疫点内办公区、饲养人员的宿舍、公共食堂等场所,可采用喷洒的方式消毒,屠宰加工、贮藏等场所也要进行全面消毒,避免造成有害物质的污染。

禽流感高发季节及防控要求:禽流感高发季节(3)

3. 加强疫苗免疫

要应用疫苗预防,应根据当地流行的毒株制成多价疫苗才能起到保护作用。可采用多价灭活疫苗进行紧急免疫。一般的肉鸡在五六日龄要注射疫苗,一次注射即可保证肉鸡在48天的生长期内是健康的。种鸡由于生长期长,可以注射三到四次疫苗。一定要使用国家批准或者指定的生物药品厂生产的疫苗,而且要做好免疫记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