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1)

海潮青年:每年盛夏,湖北大部分地方都是一片橙色,唯有神农架是蓝色,是上好的避暑大氧吧;虽然面积不大,但至今无人全方位认识神农架,神秘的野人之谜至今无解,故保持着原始而神秘;这里是华中的最高点,被称为“华中屋脊”,它是湖北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它是火炉附近避暑地,在湖北就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神农架坐落于中国中部,位于湖北省西部,华中的最高点就位于这里,这方圆3253平方公里的山林,面积不算太大,只是因封闭性而曾经被遗忘;现代人们知道神农架并不是因为名称中的“神农”,而是仍未解开的野人之谜,不仅如此,动物返祖白化、山溪中的潮汐、盛夏结冰的洞穴、荒诞的怪兽之事都曾勾起人们的兴趣。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2)

正因为如此,不少旅人会来神农架一探究竟,在深度旅游方兴未艾的今天,人们前往神农架也不光是冲着野人及未解之谜而来了,地质地貌、气候环境和人文历史都是重点,下面一起来看看神农架,思考它对湖北意味着什么、如何从北纬31度的避暑氧吧向精致的避暑胜地升级。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3)

古老而年轻的地质史

十几亿年前,地球即将结束地老天荒的混沌时期,属于扬子板块一部分的神农架基底日渐形成,被茫茫的古海洋占据着,低等的海洋生物栖居于此;数亿年后,在地球运转和内部力量的推动下,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最终缝合在一起,神农架位于缝合带的南缘。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4)

距今10亿年前,待扬子淮地台形成,神农架所在的陆地逐渐隆起,海水日渐退去,不过这里的地质变动并未慢下来;距今4亿年前(晚古生代泥盆纪)开始的海西运动,让神农架开始摆脱了海洋;距今2.5亿年前(中生代三叠纪)印支运动开始,神农架发生了大幅度的褶皱和掀斜运动,奠定神农架地区的地貌骨架。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5)

从上可知,神农架的地质史是古老的;但是神农架现代地貌之地质史,则是年轻的,到了3000万年前(新生代古近纪),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神农架以较快的速度不断抬升,才变成了今天的模样,第四纪开始后地球气候频繁的冷暖交替,神农架部分地带残留着冰川地貌,加上流水侵蚀,使神农架地貌复杂多样。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6)

亿万年间,历经多次不同形式的地质运动,神农架的山体格局被构造;历经多次不同形式的地球内部力量演化和冰川、流水的侵蚀,神农架的现代地貌被塑造。正因为如此,神农架才成了世界140处、中国39处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神农架其名

不仅世界地质公园,神农架还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湖北首个世界自然遗产,比起历史久远的神农氏,“神农架”出现在地方志中已经是很晚进的事了。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7)

在《山海经》、《史记》、《二十五史》中都没有“神农架”一词,一些学者依据《山海经》中的名称、地望、方位,认为“熊山”是神农架最早的名称,后来科考队在考察神农架地区时发现这里俨然“熊之王国”,如果这推测成立,那么神农架最开始的名称就是熊山了。

民间传说神农氏教民“架木为屋,以避凶险”、架木为梯,以助攀缘”,著成《神农本草经》后"架木为坛,跨鹤飞天"而去。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8)

只不过,这片山区为何搭上了神农氏,至今仍无定论,我国古籍认为神农氏生于厉山(或列山、烈山),为今湖北随州市的厉山镇,从距离上看,这里离神农架不足500里,神农氏要遍尝百草,肯定是要去药源丰富的地方,神农架正是中草药宝库。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9)

清同治年间,“神农架”首次出现在《兴山县志》中“老君山其最高处曰神农架”,老君山即今天神农架林区的老君山、神农顶、大小神农架一带的山区,后来的《湖北通志》记述这一地带时也引用了《兴山县志》的措辞;倒是民国年间重修的《兴山县志》,说神农架有长五寸的赤蛇、如羚羊的独角兽、足迹长一尺广六寸的大人(野人),如此再次给神农架加上了神秘色彩。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10)

1931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没有把“神农架”列为地名,直到1970年5月,房县、兴山县、巴东县的24个公社、2个药材场、1个农场组成了神农架林区,一开始仅指山区中最高峰的神农架成了这片广大山区的通名,泛指大巴山东端以东、武当山区以南、长江三峡之巫山以北的相对孤立地形区,现为湖北省直辖的县级行政区。

洪荒地带人未识

从商周到先秦,从秦汉到明清,神农架地区一直位于相关区域的边缘地带,即不是通道节点,也不是通道必经之地,这样的地带被视为“洪荒地带”也正常不过,神农顶、大神农架、小神农架、金猴岭、杉木尖、大窝坑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高林密,人迹罕至。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11)

与低平富饶的江汉平原、兵家必争的南襄盆地、蜀道节点的汉中盆地相比,神农架地区就像孤岛,原先仅有避难的人定居于此,采药人穿梭于此但并未停留,人的活动范围和规模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外人不知道山林中藏着什么,如此才让人觉得神秘。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12)

上世纪初,英国植物学家、探险家奥占斯汀·亨利·威尔逊曾经来到神农架,在广袤的山林中采集到了数以千计的植物标本,其中一大部分是西方植物界从来没有发现的新种属,这些发现让他在1911年成为英国皇家植物学院院士,他告诉人们,在遥远的中国,有一处名叫神农架的神秘之地,犹如人类梦想中的“伊甸园”。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13)

1942年,以贾文治为首的“神农架探察团”,对神农架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在《神农架探察报告》中,他把神农架视为极广袤之神秘地区、尚未开发之地,此时他还赋诗曰“登临方知群山小,此是华中第一峰”,“华中屋脊”横空出世。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14)

为了解开野人之谜,1977年湖北省委和中国科学院组织了神农架科考队,然而最终也未看到野人,更无法解开这谜团了,只不过,这次的科考,人们发现了从来不被认为会在这片山区中生活的金丝猴,所以以后的科考中,“野人”不再是首要目的,众多理论上没有、实际上却在此处栖居的物种成了重点。

总的来说,神农架之所以神秘,都是因为长期处于原始、孤立、封闭的状态,几乎没有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完整而成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人们的认识也就没那么全面、深入,成为洪荒地带也不足为奇。

如何成为精致的避暑胜地

从地质史到名称演化,再到被遗忘的洪荒地带,大家应该初步认识神农架了,站在神农架林区这大区域的角度,神农架的价值还有待挖掘,对于湖北来说,神农架至少拥有地质科研价值、动植物研究价值、气候变化推演价值、生态涵养价值、科普价值,还有让各地趋之若鹜的旅游价值。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15)

但这一切只是成为旅游胜地的基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眼中华大地,盛夏时节凉爽宜人的地方数不胜数,但只有4个地方成为了极盛一时的避暑胜地,它们的条件并非是最出众的,却成为我国深度旅游的起源地和摇篮,这对于一直在追求“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神农架林区来说,是值得深思和借鉴的。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16)

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和北戴河在近代能从众多的凉爽之地脱颖而出,并非偶然,而是具有相似的形成条件和发展轨迹,具有极高的参考性,它们都有避暑气候的先决条件,它们有良好的地理区位,它们正好遇到了特定的历史条件,它们都有西方人的大肆宣传。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17)

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挖平山丘、填埋洼地等改变既有地理环境的大举动,以庐山、莫干山、鸡公山为例,各种建筑依山就势,处于林荫的掩映中,当时的人们可能没有现代的环保观念,但却能顺应既有地形地势和自然环境,给人们提供了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服务到位的避暑胜地。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18)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加上现代环保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神农架林区的态度,应该是保护为首,全面禁止砍伐,对全域空间进行科学、全盘、合理规划,再适度利用,对自然有所求、又不苛求才是必须坚持的原则。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19)

神农架林区辖六镇两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5A景区各一个,包括七大景观区、一个游客服务中心和十七处精品景点,如何在拥有2952.6km²林地、11.2 km²水域、6.7 km²园地、70.5 km²耕地、12.6 km²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 km²交通运输用地、150.1 km²未利用地的神农架林区建成集约、精致、生态、全域、深度旅游目的地及避暑胜地,都是值得深思的。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20)

我认为应该把把林区当成一个园林来谋划、建设和经营,神农架林区就是一个园林,精致的园林就是神农架林区;就避暑胜地来说,神农架林区有基本的避暑之地理气候条件,是环境容量很大的山区,大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盛夏气候凉爽宜人,通过建设便利的交通、完备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服务水平,以及必要的包装宣传,神农架林区也可以在不长的时间内成为精致的避暑胜地,乃至“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

神农架华中屋脊(火炉附近避暑地)(21)

神农架就像个谜,野人之谜、动物的返祖白变之谜、山溪的潮汐之谜、箭竹林的竹窝之谜、荒诞的怪兽之谜、洞穴的盛夏结冰之谜,人们前往这里,可能不是冲着这些谜团,而对谜团感兴趣的旅人来到这里,能让他们眼前一亮的不应该只有谜团,而是拥有迷人地理环境、古老神秘的人文历史、完备而极致的服务的精致旅游目的地本身。

参考资料:

  • 《大巴山前陆带东段神农架地区构造变形研究》,作者:李建华、张岳桥、施炜、李海龙、董树文
  • 《神农架地区第四纪沉积与环境》,作者:赵志中、何培元
  • 《<山海经>新探》,作者: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
  • 《湖北省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时空分异研究》,作者:张婷
  • 《神农架避暑疗养旅游综合气候区划探讨》,作者:马乃孚、宋正满、杜荣
  • 《神农架林区旅游经济-交通状况-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作者:马勇、李丽霞、任洁
  • 《我国四大避暑胜地成因之探究》,作者:蒋炯坪
  • 《神农架林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作者:熊继红、刘妙龙

本文由‘海潮地理学社’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搬运、转载、抄袭、摘录,侵权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