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真的吗(陶渊明为何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真的吗(陶渊明为何不为五斗米折腰)(1)

图:陶渊明

文/历史滚轮

一提到“不为五斗米折腰”,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那位拄着拐杖,看夕阳西下,悠然天地间的陶渊明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归辞》写的非常清新洒脱,文中的大意就是,与其为了那些少有的俸禄看人眼色办事,不如辞官回家,种种菜,喝喝小酒呢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真的吗(陶渊明为何不为五斗米折腰)(2)

图:陶渊明

活泼潇洒之余,陶渊明是不是也有一些小任性呢?

那么问题来了,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呢?

事情是这样的,按照朝廷惯例,督邮(检查机构)每过一段时间,是要下去巡视县令的

当督邮快来的时候,下属提醒陶渊明说:

“应束带见之”

言下之意,穿的规规矩矩的,没什么错吧,不管是见谁,穿的整齐也是礼貌不是

(如果陶渊明穿的真的很合体,下属是不会这样提醒的)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真的吗(陶渊明为何不为五斗米折腰)(3)

图:陶渊明

但此时,陶渊明这个暴脾气就上来了,说出了那句很经典的话: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说完豪气而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看到这,是不是感觉陶渊明这个火发的有些莫名其妙和任性啊,让你穿着好好的见人,怎么就是折腰了呢?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真的吗(陶渊明为何不为五斗米折腰)(4)

图:陶渊明

因此,有好多人开始猜测,有的说,陶渊明不适合做官,你看从上任到卸任,也就80多天,他是自由惯了

也有人说,陶渊明有些倚老卖老,感觉自己见那些年龄又小,官职又低的官,有损颜面

等等

但真正读到深处后,你会发现,事实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真的吗(陶渊明为何不为五斗米折腰)(5)

图:陶渊明

从官制说起:

古代的督邮其实只是个临时官职,职责就是管那些临时县令的,但监察机关对人的选举一般都有个共性:

职位不高,年龄不大,在朝廷的根基不稳等等

对选举人来说,年经有为,关系网不深,正好有助于以后的职业发展

对于朝廷来说,年轻不懂事,做错了事也可以从轻处理,实在问题太大,也是可以轻松牺牲掉的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真的吗(陶渊明为何不为五斗米折腰)(6)

图:陶渊明

这种制度是封建王朝多年博弈的结果

优点是可以互相制约,互相协助

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官(权)大一级压死人”的行为一样被传承了下来

督邮下来巡查,基本上都是会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

甚至还会借着权力之便打压羞辱一番

如果不答应,那就告你一状,让你在百官颜面尽失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真的吗(陶渊明为何不为五斗米折腰)(7)

图:陶渊明

到这里,相信大家就可以理解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真正原因不是什么自由散漫,倚老卖老

而是不愿意向那些羞辱自己的恶势力低头

况且,陶渊明特别崇尚孔子的那种君臣父子之道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真的吗(陶渊明为何不为五斗米折腰)(8)

图:陶渊明

在他眼中,一个年纪大的,资历深的,却要向年级小的,心思坏的低头,这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好了,现在你对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是更加敬佩了呢?欢迎评论区讨论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