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小路回忆童年时光(青未了在希望的田野上)

走在乡间小路回忆童年时光(青未了在希望的田野上)(1)

童年记忆

对于童年的快乐与否,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我们说现在的孩子不快乐,至少没有真正的快乐。孩子们也会讥笑我们的童年物资匮乏,土得掉渣。

走在乡间小路回忆童年时光(青未了在希望的田野上)(2)

他们的童年,在我们的眼里就是吃着肯德基,喝着可口可乐,身上穿着品牌服饰,手里拿着时尚的电子设备,有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外辅导班,好不容易偷出一点点时间,玩的还是电子游戏,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在游戏中攫取所谓的财富,找到成功的感觉,每一次通关便挥一挥拳头迷茫的眼睛里似乎流露出胜利的喜悦。偶尔在父母的陪伴下外出旅游,可是这样的快乐是孤独的快乐,缺少的是与同伴一起营造出天真烂漫的笑语欢歌。

或许有人会问我,你的童年又是怎样度过?

这个问题无意之间像一阵轻风一下子搅动了我记忆的心湖,激荡起无数涟漪,儿童时代的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与大自然之间零距离接触的画面在脑海里浮现。

在一年的四季歌里,童年的嬉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包含着不同的内涵,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

春天来了,北归的紫燕尾羽像剪刀剪开冬的帷幕,带来南方春天的讯息,杏花白了,桃花红了,绿草茵茵,一派盎然生机。此时,和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带着自制的“屁帘儿”,来到河边的草地上放风筝,在天空中上下翻飞的不仅仅是有形的风筝,也是放飞自由、自信和自我。如果不去放风筝,那我会挎上提篮,和几个要好的伙伴挑选最嫩绿的河边青草,装满一大筐,挎回家中给家养的黑猪和白兔佐餐。

炎热的夏季,杨柳婆娑,随风摇曳,百鸟和鸣汇集成天籁般的交响。河边摸鱼,水里游泳,树林中追逐叫不出名字小鸟,时而狼奔豕突,时而蹑手蹑脚,隐蔽前行,因被被鸟儿发现,心里的小目标没有得逞,也只是跺跺脚,嘴里发出“哎呀呀”无奈的声音。

粘“节留(蝉)”这个节目让我至今都无法忘怀,趁母亲不在家,偷偷地从面袋子里窊出一小勺白面,小心翼翼的放在小盆子里,和成面团状,然后用力的揉搓、压紧实,在瓦盆里盛满水,将面团浸泡在水里一遍一遍的淘洗,这样做是为了洗面筋,洗好的面筋不光有弹性和韧劲,还有较强的黏性,我们就是用它来粘“节留”的。

精挑细选两截竹竿一长、一短,长的稍粗、短的稍细,细的一端粘上洗好的面筋,用细线小心的缠几下,以防被粘住的“节留”挣脱时将整块面筋带走,即使带不走,一旦掉到沙土里,也一样没法再次使用了。

一个人专司粘,仰着头伸长了脖子,透过浓密的枝叶找寻卧在树枝上的“节留”,目测距离后,轻轻地举起竹竿,待嵌有面筋的一端接近蝉翼时,猛然发力面筋触动蝉的尾翼,一阵扑腾,一声长鸣后便放弃了抵抗。负责收获的小朋友则将“节留”取下来后,揪去翅膀,放在早已备好的小桶内,我们二人的身后还会跟随着一些小伙伴,他们则在大树之间搜寻“节留”的踪迹。如果粘一会感觉累了就换人。这样一上午的时间能粘近百个,回到家里,央求母亲用油烹炒后,撒上些盐,每个人吃上几个又香又酥,很是解馋,尽管是意犹未尽,但是还要给哥哥姐姐们留一些,也只好将勾起的馋虫咽回肚子里去了。

走在乡间小路回忆童年时光(青未了在希望的田野上)(3)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南山上葡萄园里好客的主人捧出玉液琼浆,一树树红枣昨夜因贪杯醉酒红着脸随风摇荡;东洼里的黄豆荚鼓起腮帮子,玉米们腰别黄金棒槌个个英姿飒爽;西坡上的谷子谦逊的低着头感恩阳光照耀、雨露滋润;北岭上的青纱帐像蒙着红盖头待嫁的新娘,羞怯地偷眼瞄一瞄远处婆家的村庄。

一群半大孩子在地堰上掏出一个洞,在洞的上方垂直打一个眼权做烟筒,一个简易的窑炉就做好了。

几个孩子按照分工,有的到林子里捡柴禾,有的去田地边或薅豆子,或扒地瓜,或掰玉米。

大家各奔西东,或隐形潜踪,或匍匐前行,一个望风,其余行动,不大一会功夫,每个人的怀里都有了“收获”。

窑炉里火苗熊熊燃烧,带着泥土的地瓜被摆放在最底层,继续添薪助燃,另一层摆放的是玉米,黄豆易熟放在最上面烤,糊一点也不用怕,大家你争我夺,火中取豆往嘴里塞,被烫的“嘶嘶哈哈”,这时你再看看他们脸上,一个个想大花猫似的,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便是一阵阵“哈哈”大笑。

走在乡间小路回忆童年时光(青未了在希望的田野上)(4)

待捡来的柴禾燃烧的差不多了,大家一起取土把窑炉口和烟道封堵起来,用炉中的木炭火焖烤地瓜和玉米。余下的一点时间,大家就去林子边不远的一处小河沟里摸鱼,不大一会儿大大小小的草鱼、鲫鱼、鲤鱼、窜条鱼盛满了一小盆。

带着可观的鱼获,返回到曾经烤地瓜的地堰,翻开培土取出半生不熟的地瓜和玉米,人均一块,不偏不倚。虽比不上现在的美食,但那是的我们却甘之如饴。每个孩子的嘴上,脸上都挂上了“望子”。回到家里,轻的大人吵两句,重的难免一顿皮肉之苦。

即便于此,依然是记吃不记打,“耷拉爪就忘啦”!

冬天的保留节目是“藏猫猫”。寒冷是这个季节的主色调,太阳早早的躲到西山的后面睡觉觉了,一弯新月如钩挂在西南方向天幕上。

早早吃罢晚饭的小伙伴们,想跟着来到村子中间的老槐树底下凑堆了。槐树据说是唐朝时栽种的,有几百年的历史,被称为“唐槐”,槐树的右侧十几米是一家客店。

大家在树下站成一队或围成一圈,拍着手、跺着脚异口同声的一齐大喊起来:“大孩小孩都出来玩,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都出来开会整好了。”

听到这个讯息,任谁在家里也会坐不住了,胡乱地往嘴里塞几口饭,放下碗筷,对父母说一声“我吃饱了,出去玩一会儿”。不等父母同意,便飞也似地跑了出去,根本不理会身后传来母亲“喝了水再去”的要求。

十几个孩子聚在一起,按年龄大小排队站立,先选出队长,然后由队长挑选“队友”。

选队友统一采用“点一点二点毛猴,我把毛猴点破头,毛猴就怨我,我就怨毛猴。”的密语

按人头逐字逐人循序点过待到队尾而后倒序点回,最后一个“猴”字落到谁的身上,那这个人便是今晚参加“藏猫猫”游戏的队友。

如此几番操作,两队组建而成,然后通过“剪子、包袱、锤”来决定哪队率先“藏”、“守”。我们小队的队长曾创下一人完胜8个人的记录。

胜出的一方先藏,输了的一方守家,根据事先约定的躲藏范围寻找,超界的视为违规,判定失败。

在这个游戏中,我曾体验过一次什么叫做“灯下黑”。

当小伙伴们都吵吵嚷嚷地寻找躲藏场所时,我一个人悄声匿迹地闪进老槐树不远处那家村中旅店的门板后面,成为那次游戏中唯一没有被“逮”着的一个。

除了一年四季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嬉戏,还有日常的比如:丢沙包、踢毽子、跳绳、荡秋千,跳房子、打瓦、老鹰抓小鸡等等,这些游戏都有团队合作的性质,需要参与者协调配合,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童年的记忆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在意识的河流中沉淀下来,不管过去多少岁月,那些被冲刷的岸边的贝壳,或者留在沙粒中的黄金,都能唤起我对童年的记忆,让我们高兴很久。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快乐的。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壹点号 沂河飞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