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姓全国有多少(在莱芜以亓姓命名的村庄)

上亓家峪

上亓家峪村隶属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地处莱芜南部山区,距莱城约9公里,四面环山。东邻后王家峪村,西邻赵家峪村,南至野店村马头崖,北邻下亓家峪村。初级社时耕地面积324亩,后因洪水冲毁,基本建设占地和逐年退耕还林,现实际仅有耕地210亩,村内现有65户,191口人。

亓姓全国有多少(在莱芜以亓姓命名的村庄)(1)

清乾隆三十年间,亓氏建村。因址在山峪中,曾名亓家峪。后因重名,改称上亓家峪村。后因土地贫脊,严重缺水,亓氏家族全部搬出,现村中仅剩杨、刘两姓人家,其中以杨姓居多。

解放前,上亓家峪村属新甫县,汶南区管辖;解放后,1956年12月建立鲁家乡,上亓家峪村隶属汶南区鲁家乡;1958年撤乡建公社,上亓家峪村隶属高庄人民公社;1960年4月14日,撤消高庄人民公社,原高庄人民公社西部21个村,划归牛泉人民公社,上亓家峪村隶属牛泉人民公社;1964年5月恢复高庄人民公社,下辖高庄、槲林、鲁家、老君、对仙、南冶六个乡,上亓家峪村隶属鲁家乡;1984年3月撤公社建处,下辖高庄镇、槲林乡、鲁家乡、老君乡、潭家楼乡、南冶乡、上亓家峪村隶属鲁家乡;1985年10月撤处并乡镇,改划为高庄、南冶两个镇,上亓家峪村隶属高庄镇鲁家管区;2001年机构改革,高庄、南冶两个镇合并为高庄街道办事处,上亓家峪村隶属高庄街道办事处井峪管区至今。

亓姓全国有多少(在莱芜以亓姓命名的村庄)(2)

下亓家峪

下亓家峪村隶属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距高庄街道办事处驻地8公里,莲花山北麓。南为上亓家峪村,东为后王家峪村,北为徐家峪村,西为赵家峪村。本村现有81户,213口人,耕地面积247亩。 据《莱芜市志》记载:明朝中叶,由亓姓建村。因址在山峪中,冠以姓氏,曾名亓家峪,因重名,改称下亓家峪。最初是亓姓,后亓姓渐无。现村中有李、刘、蔺、高4姓,以刘姓居多。多少年来,村民不分宗族、贫富、多寡,世代和睦,耕读传世,民风淳朴,勤劳勇敢。

1941年,莱芜划为三县,下亓家峪村属汶南区新甫县;1945年10月,恢复莱芜县建制,划为13个区.下亓家峪属汶南区;1951年3月,属汶南六区;1960年4月,下亓家峪村被划归为牛泉人民公社;1985年10月,高庄改为镇,下亓家峪划为高庄镇;2001年10月撤销南冶镇,与高庄合并,成立高庄街道办事处,下亓家峪村属高庄街道办事处管辖。

1921年,下亓家峪村为打击土匪,防匪,保家护民,在村西的山顶上修建了防御山寨,村人称“围子里”。城墙围山顶而建,南北长约800米,东西长约600米,为长方形建筑。墙体高约5米,宽1.5米,墙体全部用石头砌成,围墙有南、北、东三个大门,每道门的上端都建有炮楼子,供村民们避难居住。现旧貌仍存。

下亓家峪村村民在解放战争中积极支援前线,投身于战争之中,为全国的解放贡献力量。刘来先就是一位杰出代表。他生前是华野3纵8师某团团长,带领部队英勇杀敌,不幸壮烈牺牲。刘刚先、刘顺先、刘文先积极投身到抗美援朝的最前线,刘刚先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刘振清、李子贵参加了莱芜战役,刘振清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李子贵身负重伤,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1969年“文革”期间,该村建立了一支业余宣传队,演出《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京剧样板戏,在周围村庄名声大震,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亓姓全国有多少(在莱芜以亓姓命名的村庄)(3)

亓家庄

王家胡同村隶属莱城区苗山镇,位于莱城北11公里,镇政府驻地西南9公里处。地处山区,在青杨行水库上游,村西1公里是张家洼镇的青杨行村,东是铜山、常家庄。本村由李家泉(因在河的北面又称河北)、亓家庄、王家胡同(因在河的南面又称河南)三个自然村组成,村中现有1090口人,耕地1265亩,有张、王、李、吕、孟、徐、周七姓。

据村碑记载。明洪武年间王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因址在一条南北狭长的深谷中,形似胡同,冠以姓氏,故名王家胡同。据亓氏墓碑记载,明初亓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以姓名村亓家庄。据《李氏谱》记载,明朝末年李姓由青石桥迁此建村,村南有一小泉,冠以姓氏,故名李家泉,其余姓氏陆续迁来,李家泉和亓家庄都隶属于王家胡同村民委员会。

抗日战争时期,王家胡同村隶属口镇二区永和乡;后划归白龙小区;1950年10月划归苗山管辖,1951年3月属第九区公所;1958年3月撤区并乡划为苗山乡;同年10月改称苗山公社;1985年11月划归见马乡;2001年合并乡镇后,又归属苗山镇铜山管区。

亓姓全国有多少(在莱芜以亓姓命名的村庄)(4)

亓毛埠

亓毛埠村隶属莱城区牛泉镇,位于莱城西南12公里处,距牛泉镇政府驻地1.3公里。东靠牛泉河,隔河与西上庄村相望;西临圣井河;南傍向阳村;北接大汶河。全村共有430户,1943口人,耕地面积1590亩。

亓毛埠村很早就有先民居住。在该村出土的铁礁斗,据权威人士考证为汉代所有。据《亓氏谱》记载,明朝建文年间亓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因邻村多以毛埠取名,以村名村冠以姓氏,故名“亓毛埠”。

亓毛埠村在民国时期隶属毛埠乡。抗战时期隶属新甫县圣井区毛埠乡。解放战争时期隶属莱芜县圣井区毛埠乡。1947年实行土地革命,1949年10月到1955年亓毛埠村有125户加入初级社,1956年全部转入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隶属牛泉人民公社牛泉管区。1962年以后,,该村分为8个生产队。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后,隶属牛泉办事处。1985年属牛泉镇牛泉管区。1991年牛泉镇新设毛埠管区。亓毛埠村属毛埠管区。该村现有亓、李、王、张、毕、魏、陈、宋8姓,8姓之中以亓姓大户,李姓次之,其他姓氏所占比例较少。

亓姓全国有多少(在莱芜以亓姓命名的村庄)(5)

图文无关

亓家官庄

亓家官庄村隶属莱城区方下镇,位于莱城西北11公里,镇政府驻地西2公里处。北面与谢家官庄、韩家官庄交界,东面与台头为邻,南为兰沟崖村,雪野灌渠从村西通过。全村共有539户,1655口人,耕地2058亩。

据亓氏墓碑记载,明洪武年间亓、张二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建村。原名回村官庄。因亓姓户数最多,改称亓家官庄。与东岭子为一行政村,是村民委员会驻地。

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亓韩谢乡·亓家官庄。”解放后,亓家官庄于1951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秋入初级社,当年冬成立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亓家官庄、韩家官庄、谢家官庄、兰沟崖4个村组成一个大队,队部设在 亓家官庄。1980年亓家官庄、韩家官庄、谢家官庄、兰沟崖各独立为一个大队,一直隶属方下镇。

你还知道莱芜那些村庄以“亓”姓命名,欢迎下方留言!(此文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如有出处敬请谅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