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殉葬规定(揭秘古代的活人殉葬制度)

用活人来给死人殉葬,是中国古代一项非常残忍,并且野蛮的制度。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活人殉葬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在奴隶制时代,开始盛行。

古代殉葬规定(揭秘古代的活人殉葬制度)(1)

在殷商初期的时候,用奴隶殉葬和祭祖的做法规模很大,手法也非常残忍,因为商朝人极为迷信又极好占卜,在安阳的殷墟中可以发现大量的人殉,人殉数量的多少和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有直接的关系。

春秋时的墨子曾经记录过,天子死后殉葬者多则数百人,少则数十人,将军士大夫级别的殉葬者,多则数十,少则几个,陪葬的这些人大部分是死者的妻妾以及奴仆或武士。秦朝时陪葬制度依然在不断的延续。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残忍的命令宫中的宫女全部为秦始皇殉葬,再加上修建陵墓的所有工匠少说也有十几万人。秦始皇自己可能都没有想到,他会成为历史上陪葬人数最多的一个君主。

古代殉葬规定(揭秘古代的活人殉葬制度)(2)

活人殉葬会使国家白白的损失人口和劳动力,会阻碍社会的进步。许多封建统治者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活人殉葬也不符合儒家的伦理标准。所以从汉武帝开始一直到元朝,这一制度被逐渐的废弃不再广泛流行,只是零星的存在极个别的情况,然而到了明清时期,活人殉葬这一罪孽的制度又死灰复燃。明太祖朱元璋恢复了这一做法,在他死的时候,被逼殉葬的嫔妃有38人。明朝的殉葬规则也是很细致的,有三类妃嫔可以不用殉葬。

第一类是皇后或者贵妃,这些拥有高级别名号的。

第二类学生有儿子,并且儿子被封有爵位的。

第三类是娘家立有功勋的,至于其他的嫔妃就躲不过陪葬的命运了。

古代殉葬规定(揭秘古代的活人殉葬制度)(3)

明朝的殉葬制度,直到1465年明英宗死时才得以废弃,明英宗朱祁镇临死之前下遗诏说:“用人殉葬,我不忍去做这件事儿,应从我这儿废止。”可是满清建立之后,活人殉葬制度又再度泛滥。顺治皇帝在董鄂妃死后就曾下令,让大批的宫女殉葬,一直到康熙12年,这种制度才被正式禁止。但是,清朝统治者一方面明令废除了殉葬制,而另一方面又在民间大力表彰妻妾殉死的举动,让各地官府要样夫死妻随的行为,称他们为贞洁烈女并修书立牌坊,所以实际上惨绝人寰的活人殉葬制度,一直到清末才被彻底的根除。

欢迎留言共同探讨,喜欢的点个关注,谢谢!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