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治咳黄黏痰(咳嗽气喘咽喉不适)

分享:金兰

俗话说,“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癣”。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这两样疾病看似很简单,调治起来却十分棘手。尤其是喘证,因为它涉及人体的呼吸,常因调治不及时而出现危急重症。而且喘证往往与咳嗽并发,这就更容易导致短气不足以息,甚至呼吸困难,最终演变成难病。

张仲景治咳黄黏痰(咳嗽气喘咽喉不适)(1)

其实对于这类病证,早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就在《金匮要略》中记录了一个奇效良方——麦门冬汤。可以说是气逆咳喘的克星,书中记载:“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从张仲景的原意来看,此方是用来调治肺胃气机上逆所致的咳喘、咽喉不适等病症的。但有趣的是,后世医家更多的是将其用来治疗呕吐、呃逆等病症。的确,这个方剂不仅可以调治咳喘,还能调治呕吐、呃逆等病症,只要病机一致,都是可行的。

张仲景治咳黄黏痰(咳嗽气喘咽喉不适)(2)

麦门冬汤全方由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组成。仅仅六味药的方剂,却能止咳喘、降逆气!很多熟悉中药的人可能会问:全方除了麦门冬之外,好像没有其他可以协助止咳平喘降逆的中药啊,还有人参、甘草、粳米这些益气和中的中药,整体不像是能够控制住咳喘和逆气的方药啊!

张仲景治咳黄黏痰(咳嗽气喘咽喉不适)(3)

这其实就是医圣张仲景用方的高明之处,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方剂的配伍奥秘吧:全方以大剂量的麦门冬为君药,甘寒清润,既可以养肺胃之阴液,又可以清肺胃之虚热;人参为臣药,主要起到益气生津的作用;以半夏、粳米、大枣、甘草为佐药,其中半夏起到降逆下气、化其痰涎的作用,粳米、大枣、甘草益气养胃;以甘草为使药,主要起到润肺利咽、调和诸药的作用。

张仲景治咳黄黏痰(咳嗽气喘咽喉不适)(4)

此方配伍看着简单,实际上,里面的中药可谓是环环相扣:比如大剂量的甘润药物(麦门冬)配伍少剂量的辛燥药物(半夏),主从有序、润燥得宜、滋而不腻、燥不伤津;又比如人参、粳米、大枣、甘草四味药组合,形成“培土生金”的趋势。

张仲景治咳黄黏痰(咳嗽气喘咽喉不适)(5)

后世医家在运用张仲景的这方剂时发现,原来这个方剂不仅仅可以治疗虚热肺痿证(临床常以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为主要症状),还可以运用于胃阴不足证(临床常以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为主要症状),只要运用得当,必能药到病除。

也就是说,麦门冬汤的主要适用病机在于肺胃等脏器的气机上逆所致的证候,肺胃气机上逆的表现主要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

张仲景治咳黄黏痰(咳嗽气喘咽喉不适)(6)

第一个是从气机上逆来看,咳嗽、气喘、呕吐、喷嚏等都是气机上逆证;

第二个是从咽喉部位是肺胃的关卡来看,咽喉不适、疼痛、发热、发干、发痒、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障碍等;

第三个是肺主一身之气、主一身之皮毛,胃主水谷津液,为气血生化的源头,所以也会出现全身症状,比如发热、多汗、口渴、手足烦热、脉数、身体羸瘦、贫血等症状。

张仲景治咳黄黏痰(咳嗽气喘咽喉不适)(7)

综上所述,医圣张仲景的这个方剂,适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不能因为对方药带有“有色眼镜”,从而错失良方。这个方剂现代不仅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矽肺、肺结核等疾病属肺胃阴虚、气火上逆病机的;还可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妊娠呕吐等属胃阴不足、气逆呕吐病机的。如此看来,仲景经方,真的是博大精深、奥秘无穷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