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群众的贴心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来源:【赣南日报】□见习记者 在瑞金市日东乡陈埜村,村民们常说:“陈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江书记的操劳,她务实又能干”,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做群众的贴心人?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做群众的贴心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做群众的贴心人

来源:【赣南日报】

□见习记者 在瑞金市日东乡陈埜村,村民们常说:“陈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江书记的操劳,她务实又能干。”

自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以来,这名“女当家”坚持不懈带领村干部苦干、实干,以服务村民、为民排忧解难为己任,以振兴乡村为使命,昔日脏乱差的小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她就是瑞金市日东乡陈埜村党总支书记江兰。

务实奋进 带头富民强村

2014年12月,江兰当选为陈埜村党总支书记。那时的陈埜村交通闭塞、村庄环境差、集体经济薄弱,也没有致富的产业,村子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我就是想让陈埜村的村民腰包鼓起来,日子好起来。”江兰说。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必须实现产业振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22年是江兰担任村党总支书记的第八个年头,如何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是她每天思考的课题。她白天与村干部一道下田间、入地头了解情况,与党员小组长研究村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晚上则走村串户听民情民意、与村民交流,听取好的建议和想法。同时还积极争资争项,吸引外商,推动村集体事业发展。

为发展现代农业,盘活村集体经济,江兰积极谋划引进外商,采取“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 党组织 基地 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全村脱贫户、监测对象以流转土地、劳务派遣等方式链接参与,带动群众增收,户均月增收2000余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元,实现民富村强。

过去,陈埜村新屋家小组人居环境差,“空心房”、土坯房随处可见,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难啃的“硬骨头”。为改变这一状况,江兰带头迎难而上。她不分昼夜,走访、调解各种问题,用真心感化人心,解决了在实施运作中出现的各个实际问题。同时率领村“两委”干部争资争项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实施“陈埜村新屋家扶贫移民安置点”工程,又自筹资金30余万元完善周边农田水利设施。目前,陈埜村旧貌换新颜。

宽阔通畅的环村柏油路,整齐划一的居民楼房,村旁兴起的产业基地……如今的陈埜村,邻里关系和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一幅民风淳朴、产业兴旺、设施完善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心系群众 引领乡村新风

“感谢江书记!感谢江书记!”近日,该村山坝塘小组村民刘春林讲起江兰时连连称赞道,江书记有一颗心系群众的“暖心”,总把村民的大小事记挂心间。

原来,罹患尿毒症的刘春林,长期饱受病痛折磨,每周都需要在陈埜圩上搭乘乡村客车去瑞金市区医院做透析。但从他家到圩镇路途遥远,给原本身体虚弱的他加重负担。得知情况后,江兰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干部商议,讨论后决定在村级保障安置房中让出一间给刘春林暂住,以便其搭乘班车去市区看病。“我心里非常暖,也非常感动!有这样一位好书记是陈埜村村民的福气。”刘春林说。

心系群众、温暖人心的事,江兰做了很多。陈埜村地广人多,有不少留守儿童及独居在家的老人,江兰经常上门关心,嘘寒问暖,定期在村文明实践站开展“亲情连线”。同时,还牵头成立陈埜村“手拉手爱心协会”,吸收本村和社会爱心人士,筹措爱心捐款和物资,定期开展爱心救助活动。在村民们心中,江兰既是孩子们的“好母亲”,也是老人们的“好儿女”,村民们遇到困难、受了委屈,都会主动找她,而江兰也总能全心全力地去帮忙。

“乡村振兴不仅经济、产业、建设等要振兴,思想、文化也要振兴。”江兰对乡风文明建设十分重视,积极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新风貌。

在她的带领下,村里自主创办了陈埜乡村“村晚”,持续开展“致富能手”“优秀党员”“最美儿媳”和“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搭建荣誉表彰“奖台”。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创建“乡风文明积分超市”,让《村规民约》道德规范深入人心。陈埜村还先后获评赣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瑞金市优秀孝心村、瑞金市“巾帼文明岗”。

江兰一直在履职担当、引领风尚中做表率,近年来,她先后获评赣州市“三八红旗手”、全市十佳党组织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她所在的家庭也获评赣州市“赣南新妇女运动”之“勤俭持家”示范家庭。“作为村党总支书记,就是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不断发挥好‘领头雁’作用。”江兰说。

担当作为 倾力办好实事

疫情防控冲锋在前,打通“四好农村路”建设堵点……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江兰始终怀揣着一份为民为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

2020年初,在了解到本村有一名武汉返村且出现发热症状的村民后,江兰立即召集村干部对该户进行了封锁,严控人员进出,及时有效地降低了感染风险。2022年3月以来,陈埜村摸排出16名滞留上海的村民,在江兰的带领下,全体村干部划分责任片区对人员进行跟踪管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村级疫情防控工作压力。

在推进“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中,沿线村民一度因没有征迁补偿而阻工,江兰便一直带头耐心劝导,召开小组会、屋场会,形成施工共识,最终以设立“群众功德碑”的形式化解了矛盾痛点,最大限度争取了沿线群众支持,推进项目快速高效保质保量顺利完工。

如今,瑞金市贡潭至陈埜圩的道路在经过“白改黑”升级改造后,成为了该市最美“四好农村路”。

项目有序推进,陈埜村面貌大大改善,群众怨言消失,江兰的脸上也露出了踏实的笑容。她说,农村工作不总是那么顺风顺水,事情越复杂、工作越困难、道路越曲折,越需要村干部比实干、比担当、比作为,以“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本文来自【赣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