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隐性素养包括哪些(什么是一个人的素养)

一个人的素养一一学识、智慧、道德、态度、品格、思想、精神等,会通过外在表现展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言行举止和神态,了解他的内在素养。

素养是一个人的人格。人格是指个人在先天和后天各种因素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是能代表个人个性特点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可以归结为个人一定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心理素质等,并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表现出来,使个人呈现出独特的性格和气质。

一个人的隐性素养包括哪些(什么是一个人的素养)(1)

素养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行为方式的自动化(天长日久养成的固定行为模式),是不需要思考和意志努力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形成了某种行为习惯之后,再也不需要他人的督促或自己的提醒,就能自然而然并轻松自如地完成那种行为,也就是达到了条件反射的程度(或者说达到了“无须提醒的自觉”的境界)。所有的道德行为只有形成习惯,才能成为一种品质、一种素养,否则都是不可持续的。一个人的素养的形成过程是各种良好习惯的形成过程,或者说,一个有教养的人是有很多好习惯的人。

一个人的隐性素养包括哪些(什么是一个人的素养)(2)

素养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一个人怎么认识世界,怎么思考问题,集中反映了一个人在智力、学识上的素养。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思维方式看作人的认识定式和认识运行模式的总和。从个体的角度分析,思维方式是个体思维的层次(深度)、结构(类型)、方向(思路)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认知素质的核心。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克洛威尔所说,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发现新的思维方法。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分析,思维方式反映了学生认识事物的立场和视角,也决定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具有根本的制约作用。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都能在思维方式上找到根源。

一个人的隐性素养包括哪些(什么是一个人的素养)(3)

学生思维方式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对立化(简单化、绝对化)和封闭化(模式化、僵化、固化)上。对立化思维是一种非此即彼、非好即坏的简单的线性思维方式。以这种思维方式来看待和分析事物,往往容易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事物置于互不相容的两极,其结果就是割裂了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将问题简单化、形式化、绝对化,从而影响相关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

学生如果认识问题单一化、绝对化,对对与错、正与反、爱与恨、肯定与否定、拥护与赞成持一种看法、一种态度,不会从联系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事物,不会从不同角度(包括相反的角度)认识、分析问题,进行全面的论证,不仅思维会变得单一、片面,视野也会变得狭隘。封闭式思维是一种走“套路”的思维模式,即用既有的套路和模式来解释和分析所有的认识对象和问题。

一个人的隐性素养包括哪些(什么是一个人的素养)(4)

从哲学角度讲,它就是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即它是一种先在地设定对象的本质,然后用此种本质来解释对象的存在和发展的思维模式。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具有决定性、预设性、确定性等特性。生命是一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存在,人的思维也应该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这是人的能力得以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思维一旦模式化、格式化,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发展也就停止了。思维的模式化、格式化导致原创思维的欠缺和丧失。在应试教育中,学生只会解题,不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只会解常规题,不会解非常规题;只会求同,不会求异。

一个人的隐性素养包括哪些(什么是一个人的素养)(5)

要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升到奠基学生能力、关乎人生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核心素养”指的就是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养。其根本特质不在于量的积累,而在于生命个体品质与气质的变化和提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