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季农村(农村俗话典故多)

烟台招远南乡的山里,塂上的小麦开始变黄,洼地的小麦还是绿油油的。每年的小麦收割总是从塂上开始,洼地的小麦会相应的晚一些。今年的小麦长得穗大籽重,颗粒饱满,小麦丰收是毫无悬念啊。这让我想起了过去的大日头下,全家老小用镰刀割麦子的情景。关于麦收的俗语故事有两件印象深刻,特意说来与大家听听。

麦收季农村(农村俗话典故多)(1)

招远南乡山里待收的小麦

半大小子壳耧猪,半大闺宁赛过驴

这是在我们招远南乡的农村的,经常听村里老人唠叨说的两句农村老俗语。是啥意思呢?

“半大小子”是指十来岁的男孩,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壳耧猪”是指奶膘猪不用吃老母猪的奶了,开食后进入快速生长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小猪吃食多,但是长得并不胖,原本胖乎乎的奶膘猪长得腿高身长,拉开身架,让人一看就是长大猪的“壳耧”,这里的“壳耧”是指猪的外表、身架的意思。就像小麦外壳就叫做“麦壳耧”的意思。

麦收季农村(农村俗话典故多)(2)

洼地的麦子

“半大小子壳耧猪”是形容农户家里十来岁的男孩,正是长身体蹿身高的时候,这时候不光身体长得快,而且能吃,就象拉身架的“壳耧猪”,虽然吃得多,也不是胖得长肉,而是变得身材细高,腿长胳膊长。南乡有些地方形容孩子这个阶段叫做“长镰巴了”。就是说原本稚气未脱的男孩子,一身的婴儿肥,到了十来岁的时候,突然食欲大增,反而变瘦了,长得细细高高的。

“半大闺宁赛过驴”中的“闺宁”是南乡方言,也就是“闺女”的意思。这句话形容的是十来岁的女孩子不光长身体,而且劲也大得出奇,就像农村养的驴一样力气大,能背能扛。

麦收季农村(农村俗话典故多)(3)

塂地的麦子

记得读初中时放麦假,天不亮时和家里人去山里割麦子,那时候腿瘦胳膊细,有劲,我割麦子的速度,比家里大人都割得快,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虽然当天也觉得累,晚上睡一觉,第二天又是精神满满的去干活。后来读高中的时候,回家割麦子,速度就明显赶不上父亲了。

为这事父亲还取笑我,说我是心眼多了,耍熊。初中时候猴子似的细胳膊细腿,能干得要命。现在长得大腿大腚的,却耍埋汰,不干活。现在想想自己也觉得奇怪,可能村里老人常说的“半大闺宁赛过驴”,还真有几分道理。那个年龄段的“神力”,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麦收季农村(农村俗话典故多)(4)

今年的小麦穗大籽重

麦稍黄,女看娘

“麦稍黄,女看娘”是说的在割麦子的时候,出嫁的闺女会带着女婿回娘家,帮助割麦子。当然如果闺女家有着急的农活,娘家人也会去帮忙,农村干农活邻里亲朋互帮互助,是常有的事。如果家里闺女长大了,有了男朋友,小伙子也会趁这个机会来表现表现。

当时姐姐在夏甸鸡场上班,是属于县供销社的企业。当时的姐夫还是二十来岁的毛头小伙子,也在这里上班。对姐姐十分中意,三番五次的托同事当媒人,极为促成这门亲事。

麦收季农村(农村俗话典故多)(5)

招远南乡的大麦田

姐姐回家征求父母意见。没想到母亲坚决反对,原因是姐夫属鸡,姐姐属狗,在我们老家自古就有“鸡狗夫妻不到头”的说法。母亲担心自己的宝贝女儿找个属相不合的女婿,万一有个好和歹,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啊,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

当姐夫知道了未来丈母娘的看法,并没有气馁。在那年的端午节前,南乡的山里都在忙得热火朝天,特意来帮忙割麦子。通过几天的接触,姐夫这人勤劳能干,心地善良,干起地里的农活,一点也不打怵,并且手脚利索,头头是道,一看就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类型,并不是乍乍呼呼的支巧人。

麦收季农村(农村俗话典故多)(6)

大麦穗

正是这几天的割麦子,改变了母亲的看法,再加上姐夫和姐姐两人在同一个单位上班,互相了解,彼此扶持,也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便终于不再坚持己见,松了口,告诉姐姐:看看小伙子也是过日子的人,在地里一拉架就看出来是割麦子的老手,可见对方的家庭也是农村过日子的本份人。我和你爸只是提建议,还是以你的意见为准吧。

麦收季农村(农村俗话典故多)(7)

长芒麦子

事实证明母亲还真没看走眼,直到现在姐夫和姐姐两人小日子过得挺好,大外甥女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小外甥正在读高中。一家四口的小日子,其乐融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