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盐提纯试剂添加顺序及作用(专题粗盐提纯盐)

专题 粗盐提纯、盐、化肥的用途及鉴别

粗盐提纯试剂添加顺序及作用(专题粗盐提纯盐)(1)

一、粗盐的提纯

二、常见的盐

三、盐的化学性质

四、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五、化肥的种类判断与施用选择

粗盐提纯试剂添加顺序及作用(专题粗盐提纯盐)(2)

粗盐的提纯

[命题分析]

本考点常以文字或图示形式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偶尔会出现在实验探究题中。①实验仪器及其作用;②实验步骤;③操作注意事项;④实验可能出现的误差分析;⑤难溶性杂质的去除;⑥可溶性杂质的去除等;⑦设计粗盐提纯实验。

Ⅰ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量筒、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漏斗、酒精灯、蒸发皿、坩埚钳。

2.实验药品:蒸馏水、粗盐

3.实验操作:

粗盐提纯试剂添加顺序及作用(专题粗盐提纯盐)(3)

4.实验步骤:

(1)溶解:

a.称量粗盐;

b.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

一贴、二低、三靠

(3)蒸发:加热时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4)产率计算:用玻璃棒把蒸发皿中的晶体转移到称量纸上称量:

精盐产率=精盐质量/粗盐质量x100%

【总结】本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

实验

玻璃棒的作用

目的

固体溶解

搅拌

加速溶解

过滤

引流

防止液体外溅、冲破滤纸

蒸发

搅拌

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或晶体飞溅

计算产率

转移固体

转移固体

5.偏差分析(产量偏低的原因)

(1)粗盐没有充分溶解;

(2)过滤时有滤液损失;

(3)蒸发时有液体溅出;

(4)固体未完全转移等。

Ⅱ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

1.实验目的:

粗盐中除了含有不溶性杂质外,也含有可溶性杂质,如CaCl2、MgCl2以及Na2SO4等。为除去粗盐中的Ca2 、Mg2 以及SO42-,设计方案。

2.设计思路:

将杂质离子Ca2 、Mg2 以及SO42-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3.除杂流程:

粗盐提纯试剂添加顺序及作用(专题粗盐提纯盐)(4)

步骤

目的

生成的沉淀(填化学式)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填化学式)

除去Na2SO4

BaSO4

NaCl、MgCl2、CaCl2、BaCl2

除去MgCl2

Mg(OH)2

NaCl、CaCl2、BaCl2、NaOH

除去CaCl2、BaCl2

CaCO3、BaCO3

NaCl、NaOH、Na2CO3

除去NaOH、Na2CO3

NaCl

各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①:Na2SO4+BaCl2=== BaSO4↓+2NaCl

步骤②:2NaOH+MgCl2=== Mg(OH)2↓+2NaCl

步骤③:CaCl2+Na2CO3 ===CaCO3↓+2NaCl;

BaCl2+Na2CO3 ===BaCO3↓+2NaCl

步骤④:HCl+NaOH===NaCl+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命题热点

(1)加入过量CaCl2的目的是:除去杂质SO4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 BaSO4↓+2NaCl;

(2)加入过量NaOH的目的是:除去杂质Mg2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 Mg(OH)2↓+2NaCl

(3)加入过量Na2CO3的目的是:除去杂质Ca2 、Ba2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 ===CaCO3↓+2NaCl;BaCl2+Na2CO3 ===BaCO3↓+2NaCl

(4)加入过量HCl的目的是:除去杂质NaOH、Na2CO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特别提醒】加入试剂的顺序可以有以下几种:

①BaCl2、NaOH、Na2CO3、HCl;

②BaCl2、Na2CO3、NaOH、HCl;

③NaOH、BaCl2、Na2CO3、HCl。

注意其中无论顺序如何互换,但Na2CO3必须在BaCl2之后加入,否则过量的BaCl2无法除去,HCl

始终最后一个加入。

粗盐提纯试剂添加顺序及作用(专题粗盐提纯盐)(5)

常见的盐

[命题分析]

本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命题,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常见盐的俗名、化学式和用途;②常见盐的溶解性。

1、盐定义:金属离子(或NH4 )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盐的分类:依据组成盐的阳离子和酸根的种类进行分类

(1)根据阳离子的不同,盐可以分为钠盐、钾盐、镁盐、铵盐等(如氯化钠为钠盐)。

(2)根据酸根的不同,盐可以分为硫酸盐、碳酸盐、盐酸盐等(如氯化钠为盐酸盐)。

1、氯化钠(NaCl)

(1)俗名:食盐

(2)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白色固体,熔、沸点较高,易溶于水,其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3)用途:调味、腌渍食品,生理盐水,制钠、氯气、氢氧化钠、盐酸、纯碱等。

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泛,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

2碳酸钠(Na2CO3)

(1)俗名:纯碱、苏打

(2)纯碱不是碱,是盐;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在改进纯碱的生产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创立侯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

(3)用途: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3、碳酸氢钠(NaHCO3)

(1)俗名:小苏打。

(2)又称为酸式碳酸钠,白色粉末状晶体,能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3)用途:焙制糕点发酵粉之一、治疗胃酸过多 ,灭火器里二氧化碳发生剂。

4、碳酸钙(CaCO3)

(1)俗名:大理石、石灰石

(2)大理石、石灰石、钟乳石、贝壳、珍珠、蛋壳、锅炉和水壶的水垢的主要成分。

(3)用途:建筑材料、补钙剂

粗盐提纯试剂添加顺序及作用(专题粗盐提纯盐)(6)

盐的化学性质

[命题分析]

本考点一般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命题,有时也出现在选择题中,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常见盐的用途;②常见盐的化学性质;③探究盐的化学性质;④碳酸根离子的检验等。

1、盐跟某些金属的反应: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反应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除非常活泼的K、Ca和Na外,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Zn+CuSO4=ZnSO4+Cu;Cu+HgNO3)2=Hg+Cu(NO3)2 ;ZnSO4+Cu不反应

2、盐跟酸的反应:盐+酸=新盐+新酸

BaCl2+H2SO4=BaSO4+2HCl

AgNO3+HCl=AgCl+HN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3、盐跟碱的反应:盐+碱=新盐+新碱

Na2CO3+Ca(OH)2=CaCO3↓+2NaOH

FeCl3+3NaOH=Fe(OH)3↓+3NaCl

4、盐跟另一种盐的反应:盐+盐=新盐+新盐

Na2CO3+CaCl2=CaCO3↓+2NaCl

AgNO3+NaCl=AgCl+NaNO3

BaCl2+Na2SO4=BaSO4+2NaCl

注意:2、3、4都是复分解反应。

粗盐提纯试剂添加顺序及作用(专题粗盐提纯盐)(7)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命题规律】

1.考查要点:①复分解反应的判断;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③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2.命题形式: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复分解反应的判断,其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应用常结合盐的性质在填空及简答题中考查。

1、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1)酸 碱→盐 水

(2)酸 盐→新酸 新盐

(3)盐 碱→新盐 新碱

(4)金属氧化物 酸→盐 水

(5)盐1 盐2→新盐3 盐4

2、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盐和碱,盐和盐的反应,要求反应物必须可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

3、盐的溶解性规律:

酸:初中范围内所学的酸全溶。

碱:钾、钠、铵、钡四碱易溶,氢氧化钙微溶,其余的全不溶。

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全溶。

盐酸盐(含氯离子):除氯化银不溶,其余的全溶。

硫酸盐(含硫酸根离子):除硫酸钡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其余的全溶。

碳酸盐(含碳酸根离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易溶,碳酸镁微溶,其余的全不溶。

八种常见沉淀:AgCl↓、BaSO4↓、BaCO3↓、CaCO3↓(4种盐)

Cu(OH)2↓、F e(OH)3↓、Mg(OH)2↓、Al(OH)3↓(4种碱)

粗盐提纯试剂添加顺序及作用(专题粗盐提纯盐)(8)

化肥的种类判断与施用选择

[命题分析]

主要考查的内容有:①化肥种类的判断;②植物生长状况与施用化肥的选择;③化肥的使用与环境污染。一般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呈现。

1、化肥种类的判断方法

(1)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其中一种营养元素的肥料,称为某肥。

①含有钾元素的属于钾肥,如KCl。

②含有氮元素的属于氮肥,如NaNO3。

③含有磷元素的属于磷肥,如Ca3(PO4)2。

(2)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是复合肥,如KNO3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2.化肥的选择方法

(1)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缺氮的表现是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棕黄色。

(2)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缺钾的表现是茎秆柔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显褐色,并逐渐焦枯。

(3)磷肥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穗粒增多,籽粒饱满(催果)。缺磷的表现是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巧记口诀为“钾抗倒伏,磷抗旱(寒),枝叶扶疏使用氮”,“氮肥壮叶,钾肥壮秆,磷肥壮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