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宝葫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宝葫芦的秘密)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宝葫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宝葫芦的秘密)(1)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宝葫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宝葫芦的秘密)(2)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宝葫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宝葫芦的秘密)(3)

《宝葫芦的秘密》是我国作家张天翼的作品,写一个爱幻想的孩子王葆得到了梦想中的宝葫芦,这个宝葫芦给王葆的生活带来奇妙的变化,也给他带来了种种烦恼,表现了幸福要靠自己的努力的主题。课文节选的是原作的开头部分。在这一部分,宝葫芦还未正式出场,留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并能激发学生阅读原作的兴趣。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1-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了主人公王葆介绍自己;第5-17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了王葆回忆小时候奶奶经常讲宝葫芦的故事;第18-21自然段是第三部分,写王葆幻想着自己能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

课文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生动地刻画出王葆的童真形象。开篇即写“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强调这是王葆自己与宝葫芦的故事,语气肯定而又带有几分神秘,一个天真、活泼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王葆小时候缠着奶奶讲故事的场景十分有趣,奶奶给他洗脚、剪指甲时总是逃避,然后提附加条件要求听故事。这里的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极为逼真,富有画面感,生动地表现了王葆和奶奶的亲密,也表现了王葆的淘气、顽皮,刻画出一个好奇的、爱听故事的、充满童真的儿童形象。课文第15、16自然段集中写了奶奶讲的那些故事,一方面突显了“宝葫芦”的神奇形象,另一方面也交代了王葆想要宝葫芦的心理动因。“我要是有了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主人公因为听故事入了迷,竟然朝思暮想起来。长大后,当小主人公遇到“对着算术题发愣”“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却谁也比不过”等种种不顺的情况时,总是幻想自己拥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

我会写:

介:jiè(介绍、推介、中介)

绍:shào(绍兴、介绍、介绍人)

妖:yāo(妖化、妖艳、妖媚)

矩:jǔ(规矩、矩形、矩阵 矩尺)

乖:guāi(乖巧、乖乖、乖戾)

撵:niǎn(撵走、撵人、撵出)

滚:tàng(滚烫、烫伤、烫手)

溜:liù(溜嗓子、溜缝儿)

丫:yā(丫头、丫鬟、枝丫)

拽:zhuài(拉拽、拽动、生拉硬拽)

福:fú(福气、享福、福禄寿)

舔:tiǎn(舔唇、舔盘子、舔犊情深)

葵:kuí(葵花、秋葵、向日葵)

瘦:shòu(瘦弱、消瘦、骨瘦如柴)

罢:bà(罢休、罢工、罢免)

我会认:

撵:niǎn(撵我、撵走、撵不上)

多音字:

冲:chòng(冲劲儿) chōng(冲锋)

假:jiǎ(假如) jià(暑假)

溜:liū (溜冰)liù(一溜烟)

近义词

规矩——规则 让步——退让

联系——联想 幻想——梦想

每逢——每当 幸福——美满

假如——假设 希望——盼望

立刻——马上 要求——请求

劈面——迎面 闹翻——翻脸

声明——申明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反义词

得到——失去 幸福——痛苦

幻想——现实 省心——操心

普通——特殊 声明——沉默

马上——缓慢 可怜巴巴——趾高气昂

理解词语:

声明:公开表态或说明真相;也可指声明的公告。

每逢:每当遇到、

远足: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龙宫:神话中龙王的宫殿。

彼此接上关系。

规矩: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文中指奶奶让王葆做什么,就得先讲一个故事。

幻想: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文中指王葆假设自己有宝葫芦时的幻想。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4):写了主人公王葆介绍自己。

第二部分(5-17):写了王葆回忆小时候奶奶经常讲宝葫芦的故事。

第三部分(18-21):写王葆幻想着自己能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

课文主题:

本课叙述的是王葆的奶奶讲了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从此王葆便经常想象自己拥有宝葫芦,帮助自己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表现了奶奶的和蔼、见识广和王葆淘气、机灵以及充满想象力的特点,说明了幸福要靠自己的努力的主题。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描述了王葆小时候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并希望自己也有一个神奇的宝葫芦来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困难的奇妙经历。

【练习一】

一、看拼音写汉字。

yāo ɡuài shòu xiǎo

( ) ( )

ɡuāi ɡuāi tiǎn liǎn

( ) ( )

二、熟读课文,用“√”画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介(jèi jiè) 距(jù jǚ) 烫(fànɡ tànɡ)

舔(t ǎn tiǎn) 葵(kuí kíu ) 翻(tān fān)

三、仿照例子,写词语。

1.平平常常(AABB式):

2.又瘦又长(又A又B式):

3.可怜巴巴(ABCC式):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奶奶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一面……一面……

2.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仿写句子)

不是 ,也不是 。

五、课文片段阅读。

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1.一( )神仙 一( )宝葫芦

一( )水蜜桃 一( )大花狗

2.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分别是怎样得到宝葫芦的?用“ ”画出来。

3.这些得到宝葫芦的人,有什么共同点?

六、奶奶讲了哪些宝葫芦的故事?选择其中一个,请发挥想象,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参考答案:

一、 妖 怪 瘦 小 乖 乖 舔 脸

二、介(jèi jiè√) 距(jù√ jǚ) 烫(fànɡ tànɡ√)

舔(tǎn tiǎn√) 葵(kuí √ kíu ) 翻(tān fān√)

三、1.模模糊糊 马马虎虎 平平安安

2.又高又大 又白又胖 又黄又瘦

3.小心翼翼 兴致勃勃 波光粼粼

四、1.我一面走,一面唱。

2.美好的前程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我们辛勤的双手创造的。

五、1.位 个 盘 条

2.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3.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就有什么。

六、有一天,赵六到地里翻地,因为他是个勤奋的农夫。掘着掘着,忽然感觉锄头底下硬邦邦的。他想:难道底下有宝贝吗?于是,他就小心翼翼地把“宝贝”从土里掘出来,一看,是一只金灿灿的、长得非常饱满的葫芦。赵六看到了,不禁有些失望。赵六想:“如果挖上来的是一个大元宝,该多好呀!”奇迹出现了,立刻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就出现在他的手心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