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清明的古诗词句子(古人能把清明过得多热闹)

清明节,一个发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的传统节日,人们扫墓祭祖的重要日子,其主要主题就是祭扫、悼念,所以这一天的基调是忧伤的。

但并不想一直沉湎于悲伤中的人们,还为这一日增添了其它内容,如踏青郊游、插柳植树、品味美食等,在缅怀的同时,人们也衷心为美好的春日和未来感到高兴,这一日,并不只有忧伤。

清明日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温庭筠笔下的清明,就毫无忧伤之气,而是满满的春日生气,宛如一幅百花绽放、色彩斑斓的春日图景一样,充满了诗情画意。

描写清明的古诗词句子(古人能把清明过得多热闹)(1)

清明这一日,温庭筠一大早就爬起来了,悠闲地踏春,所见景物美妙而丰富:有清蛾飞舞,桃李芬芳,繁花开遍了田野,柳丝点缀着风光;人们高兴地外出踏青,马儿昂首嘶鸣,鸡群从笼子里出来,闹哄哄地四处觅食,黄鹂婉转啼唱,飞入华丽的宫殿。

这一次的清明节,看来温庭筠是过得相当开心了,丝毫没有受到“欲断魂”的节日氛围影响,反而极力去感受春日的盛景和踏青的喜悦。能把清明节写得如此曼妙清丽、丰富多彩,温庭筠也算是数一数二了。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其一

满街杨柳绿烟丝,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洞,女郎撩乱送秋千。

唐昭宗乾宁三年,韦庄在鄜州过寒食节,这天他也如常人一样,到城外踏青郊游,一路看到了许多美妙的春景,喝了点小酒,颇有感悟,写下了五首清新典雅的诗。第一首即写清明如画般柳丝吹拂的春景。

描写清明的古诗词句子(古人能把清明过得多热闹)(2)

所谓寒食节,本是一个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就会过的传统节日,这是当初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这寒食节期间内,人们需要禁火吃冷食。

后来因为和清明节日期相差无几,在唐宋时,人们常将这两日合起来共同度过,慢慢的,寒食节就融入清明节,被其所取代。

清明时常会出现在诗中的杨柳,也对应着‘插柳’的习俗,古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的谚语,插柳的主要目的,便是辟邪。

此外,韦庄还提到了“女郎撩乱送秋千”,荡秋千也是清明的传统习俗,倒不如说这也算是一种风俗体育活动,在女性之间非常流行。

《艺文类聚》中记载“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民俗相传,秋千荡得越高,就预示着生活会过得越美好。

描写清明的古诗词句子(古人能把清明过得多热闹)(3)

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一年一度的清明又来,路上车马喧闹,祭祀的人很多,每个人似乎都满怀忧愁。孟浩然这首诗一开头,就写出了清明应有的淡淡愁绪,然而他并未就此烦愁下去,反而开始写起了春日濛濛新绿的景象。

东城的郊外杨柳青翠,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花儿盛放,小草探头,鸟与蝴蝶随处可见,一切都是那么的朝气而热闹。在此情此景下游春,该是何等的舒适畅快。

描写清明的古诗词句子(古人能把清明过得多热闹)(4)

清明夜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元和年间的清明节之夜,白居易独自漫步于府宅走廊,感受着清风拂面,眼看到月色朦胧,耳边听着远处传来的弦声,一个人在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默默赏花。

清明的基调是冷清的、忧伤的,但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却没有表现这一主题。他写清明之夜的迷人月色,透露着丝丝清冷,但却别有绵柔的魅力。

正如《淮南子》中所写“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清明时节正值春季,大地回暖,万物萌生,清风徐来,即便是入夜时分,这种春夜的美景也是很美妙的。

描写清明的古诗词句子(古人能把清明过得多热闹)(5)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贾岛在清明节这一天,甚至还开起了小聚会。没有‘雨纷纷’的清明节,园林里春风和煦,柳絮随风飘舞,厨房升起如雾轻烟,贾岛和几个朋友就在园中小聚,赏着小景,吃着小酒,不亦乐乎。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欧阳修描写的西湖清明节盛况,真是热闹繁华,到处充满着游春的喜悦,倒是丝毫不见祭祀的伤感了。

踏青是清明节仅次于祭祖的第二大活动,与祭祖的伤感氛围相比,踏青洋溢着节日的快乐。或许有人奇怪,同一天,既有缅怀的悲伤,又有赏春的喜悦,古人过个清明节怎么这么分裂?

其实不然,没人喜欢一直沉浸在悲伤中,祭祖是必须的,但庄重之外也不必过于苦大仇深,毕竟百姓都是朴素且充满向上精神的。何况这样正好的春光时刻,也很容易让人感到喜悦。

最重要的一点是,春日的许多节日,都和清明节撞上了、融合了,比如上巳节。上巳节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是个热闹的、祈求好运的节日,这个节日和清明节融合后,其习俗就成了清明活动的一部分。

描写清明的古诗词句子(古人能把清明过得多热闹)(6)

上巳节的喜悦,刚好成为清明哀悼祖先之余,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正如王维说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在明媚的春光里,欧阳修和游人们充分享受了春游的欢乐。春天的西湖景色迷人,本就是绝景,这会儿遇上清明节,刚好成为踏青的绝佳场所,于是欧阳修见到了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踏青队伍。

“繁华”“喧哗”,是这场春景给人的最大感受。游人们从早上出去,熙来攘往,一直畅玩到傍晚,方缓缓尽兴归去。他们或饱览美景,或喝醉了酒,或头上簪花,也把整座都城点缀得满目美景。

描写清明的古诗词句子(古人能把清明过得多热闹)(7)

将清明写得这样的繁华热闹、浓郁热烈,欧阳修的这首词,也非常的别具一格,同时也让我们充分领受到了古人过清明节的多彩一面。不止有伤感,只要百姓乐意,也可以这样的欢乐生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