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龙泉古镇首届文化戏剧节(梅花荟萃绽古城)

石家庄龙泉古镇首届文化戏剧节(梅花荟萃绽古城)(1)

“彭蕙蘅戏曲艺术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现场 武志伟 摄

“彭蕙蘅戏曲艺术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现场 武志伟 摄

中新网石家庄5月1日电 (俱凝搏 张廷伟)5月1日,“彭蕙蘅戏曲艺术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在石家庄正定县元曲博物馆举行。揭牌仪式后,“梅花奖”获得者彭蕙蘅、邱瑞德等在正定县阳和楼献唱,一曲曲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唱响古城正定。

石家庄龙泉古镇首届文化戏剧节(梅花荟萃绽古城)(2)

“梅花奖”获得者彭蕙蘅(中)献唱 俱凝搏 摄

正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源远流长,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正定被称为“元曲的摇篮”,涌现了一大批元曲作家,形成了以白朴为代表的真定(正定古称)元杂剧作家群,使真定成为元初杂剧兴盛的中心之一。

“阳和楼五条道,道夹着庙,庙夹着道……”那首古老的阳和歌谣,代代相传。

石家庄龙泉古镇首届文化戏剧节(梅花荟萃绽古城)(3)

“二度梅”获得者刘秀荣献唱 俱凝搏 摄

据了解,彭蕙蘅戏曲艺术传承工作室落地正定,将打造集戏曲艺术研究、整理、交流、展示和表演于一体的现代戏剧空间,盘活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形象,“还戏于民”,集结名导佳作,让戏剧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提升城区的生活品质,凸显正定文化品牌,为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创新模式。

石家庄龙泉古镇首届文化戏剧节(梅花荟萃绽古城)(4)

“梅花奖”获得者邱瑞德献唱 俱凝搏 摄

彭蕙蘅说,“我可以演,在群众中有影响力——传播;我更可以教,把戏曲种子种在正定——传承,一切缘于情怀,让戏曲活起来、传下去。”

揭牌仪式后,在阳和楼举办戏曲艺术创作交流会,省会戏曲界名家齐聚阳和楼开展艺术交流活动。“梅花奖”获得者彭蕙蘅、雷保春、赵玉华、邱瑞德,“二度梅”获得者刘秀荣,国家一级演员张兰霞、王景雪、孙娜纷纷登台,用他们精湛的表演,将一曲曲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展现在舞台上,赢得参会者阵阵掌声和喝彩。

石家庄龙泉古镇首届文化戏剧节(梅花荟萃绽古城)(5)

年逾八旬的河北“老戏骨”张志远献唱 俱凝搏 摄

据了解,正定县将按照建设文旅融合现代化正定的发展思路,聚力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文化品牌,不断让古城焕发更大生机和活力。(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