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服装配乐(也能听古典音乐)

复古服装配乐(也能听古典音乐)(1)

田艺苗在做古典音乐讲座

在许多人眼中,古典音乐总是严肃高深,甚至有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但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田艺苗看来,听古典音乐未必要“端着”,而是一种和读书、看电影一样轻松自然的生活方式。

近日,热衷于古典音乐普及的田艺苗在网络电台上推出了一档古典音乐节目,广受欢迎。在接受《解放周末》独家专访时,她透露了自己的赏乐心得。

■本报记者 陈俊珺

没那么高不可攀,也无需附庸风雅

出生于艺术世家的田艺苗,从小与钢琴相伴,一路走来,接受的是最正规的学院派艺术教育,然而她却喜欢穿着T恤听古典音乐。

深夜躺在地板上,听坂本龙一,那常常是田艺苗一天中最有意思的时刻,音乐似乎将她抛出了时空隧道,不必再去理会那些艰深的作曲技术理论、高级复调、远关系转调,因为它们与音乐本身无关。

田艺苗常常被家长们问起,孩子今年应该考几级、不肯练琴怎么办?她见过许许多多不喜欢或不理解音乐却被家长们逼着练琴的孩子,她也遇到过许多站在古典音乐的门外徘徊,却不知如何入门的爱好者。于是她开始做音乐知识普及讲座。

2010年夏天,田艺苗举办了一场沙龙式的古典音乐讲座,题目就叫“穿着T恤听古典音乐”。讲座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一开始,大家觉得这种叛逆的姿态挺酷的,别人穿西装打领结,我们偏要穿T恤。但在田艺苗看来,这并不是轻慢艺术,而是因为她相信,再高冷的艺术都有一颗平常心。

“其实听古典音乐,穿什么并不要紧,可以穿T恤、穿牛仔,也可以穿西装,穿礼服,重要的不是穿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心态走进音乐。”田艺苗说:“古典音乐不是老古董,不是装饰品,也不是奢侈品,它没有那么高不可攀,也无需附庸风雅。”

找主题、听冲突、寻种子

活跃在各大古典音乐普及讲坛的田艺苗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古典音乐真的很难吗?最近,在网络电台录制古典音乐普及节目时,田艺苗就把这句话作为了节目的名称。

古典音乐是一门学问,当然是不简单的。大部分人的职业教育是从高中大学开始的,而音乐家的学习大多是从5岁就开始的。古典音乐包含各种乐器的演奏,作曲手法、音乐历史、音乐美学等等,门类精细,这些都是经过三四百年的发展积累而流传下来的。

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古典音乐又不那么难。田艺苗记得,自己第一次被古典音乐打动,是小时候跟着父母去看电影,尽管早已想不起是哪部电影,但她记得,在回家的路上就不自觉地哼起了那首主题曲。

“那时候是凭着直觉喜欢音乐。其实无论孩子还是老人,都有过被音乐感动的时刻,有时候一首曲子会让人轻易流泪,一段音乐可能比回忆更加真切。因为从本质上说,音乐是一种原始的情感语言。音乐也让我们更懂得情感。与其他伟大的艺术一样,音乐能够不断开拓我们情感体验的边界。从这种角度而言,听懂古典音乐是不难的。”

究竟怎样才能真正听懂那些经过几百年的沉淀留下来的曲目呢?如果完全凭着感觉去聆听,就会发现很多曲子总是无法欣赏。

田艺苗认为,欣赏的方法无外乎“找主题、听冲突、寻种子”。

首先要听懂音乐的主题,才能在此基础上听出音乐发展的逻辑,从而知道作曲家究竟是怎么想的。作曲家其实都是“伟大的平常人”,他们的音乐大都符合人的心理活动。音乐中的戏剧冲突也往往是最吸引人的部分。

一部音乐作品由许多音乐的种子组成,它们是音乐发展的动力。最典型的就是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它就是由许许多多音乐的种子发展变化而成。找到了旋律中的种子,就能理解音乐的核心动机,理解整部音乐作品发展的动力。

音乐是生命的一份礼物

无论是做讲座,还是录制广播节目,田艺苗对古典音乐的解读总有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她不做刻板枯燥的古典音乐教学,而是把多年的专业经验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

在讲解巴赫的赋格时,她把音乐比喻成流动的建筑;她会讲故事,从肖邦短暂的生命,联想到《海上钢琴师》动人的自白;她会讲练琴的技巧,如何让“切菜声”一样的前奏曲变得像大海一样壮阔动听……

她说,每个音乐家都有自己的色调,柴可夫斯基是忧郁的冷色调,巴赫是橙色的,而贝多芬则是热情的红色。

记者问田艺苗,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这么快,为什么还要选择听古典音乐?听古典音乐究竟有什么用?

田艺苗说,恰恰是因为现代人的休闲时间并不多,所以读经典的书,听经典的音乐才更有必要。古典音乐经历了漫长历史的发展和筛选,它是最值得聆听的。许多音乐虽然是曾经某个时代的产物,却可以对所有时代言说,因为人的情感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共通之处。

每每讲到贝多芬时,田艺苗也会想,这个日新月异的浮华世界是否还需要贝多芬?这个年代的人们真的能够理解贝多芬吗?他的咆哮、呐喊和热泪盈眶、他的激情和理想主义,在这个时代是不是显得可笑?

但事实证明,贝多芬的《欢乐颂》《英雄交响曲》 等许多作品依旧在深深打动着无数听众。因为他的乐曲没有泛泛而谈,没有虚假的感情,没有不痛不痒的装饰。他的挥洒、激情,毫不退缩,反照出现代人的自我、造作和孤傲是多么虚弱。“好的艺术,让我们见识了更生动更真实的人生,也有望把我们塑造成一个更美好更纯粹的人。”

艺术是无用的,但艺术的无用有时是大用。“可能听不听古典音乐,人生看起来不会有什么不同。但听古典音乐的人,就好像那些和大山、大海一起长大的孩子。音乐像大海,会给你振奋人心的力量;音乐也像大山,会给你宽厚绵延的抚慰,这些力量和抚慰将陪伴你一生。我想,音乐是生命的一份礼物,有古典音乐陪伴的一生将是幸运而幸福的!”田艺苗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