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皇帝是怎么称呼的(皇帝马甲何其多)

#纪录片中国#

皇帝,是帝制时代的最高统治者,我国帝制时代长达两千多年,足有四百多位皇帝,他们有的英明神武,有的荒淫无道,有的昏庸无能。我们在称呼这些皇帝的时候,往往不会直呼其名,而是使用一种称号代指,如秦始皇、汉武帝等,姑且称之为皇帝的马甲吧。

历朝历代的皇帝是怎么称呼的(皇帝马甲何其多)(1)

那么,皇帝到底有多少种马甲呢?我们按照时间来捋一捋。

秦朝:数字编号

秦王政统一天下以后,不再满足于王的称号,而是要取一个全新的称号。在经过群臣讨论后,他拍板决定,改称号为皇帝,与此同时,他也确定了皇帝的第一套马甲。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秦始皇的想法很好理解,帝制是由他开创的,他是始皇帝,后代继承者用数字一路算下去,以二世三世相称,一直到万世,这样后世的人一看就可以知道大秦传承了多久。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秦朝只传到二世皇帝,到了子婴在位,已经重新改为王号,史称秦王子婴,而非三世皇帝。

这套马甲可谓简单粗暴,以至于我一直有一个疑问,这个排位就是按辈分还是按继位顺序呢?要是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兄终弟及、长辈继承晚辈皇位、和皇帝多次在位的情况,要怎么算,难不成要出现兄弟不同世、叔叔比侄子晚一世、一个人占两个世吗?

历朝历代的皇帝是怎么称呼的(皇帝马甲何其多)(2)

当然,随着秦朝15年就宣告覆灭,只有秦始皇和秦二世两位皇帝,后世也根本没有王朝沿用这套马甲,以至于连类推都做不到,这一疑问永远没有了答案。

汉朝:普遍的谥号与稀缺的庙号

谥号和庙号都是比较古老的东西,谥号起源于周朝,庙号起源于商朝。庙号在商朝以后很少用,谥号却很普遍,秦始皇还给父亲上过谥号,对它可以说是熟悉得很,但他还是废除了谥号,用数字当马甲。

所谓谥号,就是在重要人物去世以后,用几个字来概括评价他的一生,即“死而以行为谥”。所以谥号有好有坏,好的叫美谥,表赞扬;坏的叫恶谥,表批评;中性的叫平谥,表惋惜。

秦始皇认为这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好,干脆废除。显然,开创了专制主义集权王朝的秦始皇不想在死后被人指指点点,于是在生前就绝了这一途径。

不过,秦朝灭亡后,汉朝又把谥号捡起来了,还新创了一个谥号“高”,用来表示刘邦“功最高”。从此,皇帝多了一套马甲,即朝代 谥号 帝,如汉武帝。

历朝历代的皇帝是怎么称呼的(皇帝马甲何其多)(3)

汉朝还恢复了庙号的使用,所谓庙号,顾名思义,跟祭祀有关。

一般君主死后会建有专属的家庙祭祀,如果每任君主的家庙都保留的话,数代以后家庙的数量太多,就会出现祭祀上的困难,这时候就要毁去家庙,将神位合于太庙祭祀。其中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就会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

从起源就可以看出庙号跟谥号的不同,它是只有褒义的,只会根据君主是有功还是有德划分,有功称祖,有德称宗。皇帝的第三套马甲就此出现,即朝代 庙号,如汉世宗。

在汉朝,几乎所有皇帝都有谥号,但庙号很少,所以后人习惯用谥号称呼他们,如汉文帝、汉景帝。

魏晋南北朝:谥号与庙号的泛滥

谥号和庙号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清朝灭亡才随着帝制时代的结束而走向终结,在这两千多年中,谥号和庙号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者都呈现出一种泛滥的趋势。

历朝历代的皇帝是怎么称呼的(皇帝马甲何其多)(4)

先说谥号,它本来具备一定的监督作用,警告君主一定要好好执政,不然死后上个恶谥遗臭万年。但在专制皇权和孝道的压制下,大臣和新帝大多不敢给逝去的皇帝上恶谥,前者怕惹到新皇帝被整死,后者怕不孝被批评,所以被上恶谥的皇帝是很少的。

得到恶谥的皇帝多是失势者,像曹魏邵陵厉公曹芳、明郕戾王朱祁钰(后改谥为景皇帝)、隋炀帝杨广等,都是被废黜者或者亡国之君,真正被臣子加上恶谥的只有一个——汉灵帝刘宏。

可见在帝制时代,谥号的监督作用已经基本丧失,除非新帝与逝去的皇帝是敌对方,否则一般不会给出恶谥。汉朝以后,更是连平谥都少,基本都是美谥,谥号沦为臣子歌功颂德的工具。

再说庙号,谥号有恶谥,庙号是没有恶庙的,要是恶,不给庙号就是了,没必要搞个庙号以示赞扬,又加个不好的字以示贬损,那样叫不伦不类。

谥号有一本《谥法》可以参照,只要符合该谥号诸多解释中的一个,就可以选取这个谥号,但庙号没有《庙法》,传说商朝的庙号只有“太高中世”四个字,在汉朝就出现了不够用的情况。

汉惠帝给刘邦上庙号太祖,汉景帝给汉文帝上庙号太宗,汉宣帝给汉武帝上庙号世宗。可到了王莽执政时期,一口气把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和汉哀帝都上了庙号,分别是中宗、高宗、统宗和元宗,显然,一次性上太多,数量超标了。

历朝历代的皇帝是怎么称呼的(皇帝马甲何其多)(5)

王莽此举,应该是为了宣示自己的权势,等到汉光武帝再造汉朝,自然不认可王莽,将四庙统统废除,后又追复了汉宣帝的中宗庙号。东汉皇帝有样学样,汉光武帝为世祖、汉明帝为显宗,汉和帝为穆宗、汉安帝为恭宗、汉顺帝为敬宗、汉桓帝为威宗。到汉献帝时期,把后四帝的庙号废除,算是庙号最后的挣扎。

上面有许多庙号是新创的,由于年代久远,汉朝皇帝的谥议大多已经散佚,我们不清楚时人是依据什么造出了这些庙号,参考后世庙号的创法,或许是借鉴《谥法》,亦或许是看字的本义?

王莽开了宗号的滥觞,魏明帝则把祖号变成了大路货。

曹魏政权只有几十年,还没统一天下,却有三个祖。魏武帝曹操的太祖实至名归;魏文帝曹丕是实际的开国之君,叫高祖也还可以;而魏明帝在活着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了烈祖的庙号,世代祭祀,生怕自己被毁庙。

事实证明魏明帝多虑了,曹魏总共也没有几代皇帝,根本轮不到毁他的庙。

魏晋南北朝战火纷飞,许多王朝都很短命,庙号还没用超就亡国了,只有东晋和北魏比较长寿,虽然这两朝都出现许多庙号,如显祖、显宗之类,但后人仍习惯用谥号来称呼皇帝,如晋元帝、北魏孝文帝等。

唐宋元时期:超长谥号与普遍庙号

隋朝太短,对皇帝马甲的开发没什么帮助,之后漫长的唐宋时期才是新版本的大开发时期,在唐朝,皇帝的常用称号由谥号转变成庙号。

在唐初,一切都还正常,李渊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李世民谥号文皇帝,庙号太宗,按照惯例,应称他们为唐太武帝和唐文帝。可到了李治时期,画风突变。

历朝历代的皇帝是怎么称呼的(皇帝马甲何其多)(6)

李治晚年多病,难以负担繁重的政务,便将许多权力交给皇后武氏。为了名正言顺,674年,李治与武皇后并称二圣,李治称天皇,武氏称天后。

毕竟上面还有两个皇帝,夫妻俩搞出这么高级的称号,也不好压过两位先帝,就把李渊的谥号改成神尧皇帝,李世民的改成文武圣皇帝,唐神尧帝还说得出口,可唐文武圣帝可就太长太别扭了。

到了李治孙子李隆基在位时,觉得这么短的谥号还是配不上先祖,就把李渊的谥号改成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的改成文武大圣大孝皇帝,皇帝的谥号变得裹脚布一样长。

这时候再用谥号称呼皇帝就不切实际了,加上在唐朝庙号成为标配,每个皇帝人手一个,用庙号来称呼皇帝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武氏后来称帝,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不知是她喜欢还是为了宣传,她非常注重名号,为此开发了一套新的马甲——尊号。

尊号又称徽号,它跟谥号、庙号有根本的不同,那就是它是在皇帝活着的时候给的,皇帝都还活着,哪个不要命的敢说坏话,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是群臣给皇帝拍马屁用的,尽管都是好词,却是又臭又长。

用尊号称呼皇帝的情况很少见,最著名的就是武氏的则天大圣皇帝,后人称之为武则天。还有一个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的人也常用尊号代称,那就是慈禧,这一尊号后来被加在了她的谥号当中。

历朝历代的皇帝是怎么称呼的(皇帝马甲何其多)(7)

唐朝开始,庙号已经不需要什么功绩了,只要王朝还在,功绩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会有的。随之而来,庙号的取字多属牵强附会,《谥法》有就最好,没有也能引经据典找出几个好词出来,纯粹是预设结果再找原因。

之后的宋、辽、夏、金、元莫不如是,所以这一时期的皇帝称号是唐高宗、宋仁宗、夏仁宗、金世宗、元世祖之类。

明清时期:三号并用

明清时期,继续沿用了之前的庙号称法,如明太祖、清高宗之类,同时又还有其他两种称法,一是年号,二是谥号。

年号顾名思义,就是年的名号,是用来纪年的,由汉武帝开创,之后被沿用。一开始年号并无定数,只要遇到天降祥瑞或内忧外患等大事要事,皇帝都可以更改年号,称之为改元。

当然,改不改元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手上,有的隔几年改一次,如唐高宗、武则天夫妇,都各有十几个年号;有的几十年都不改,如宋文帝,一个元嘉用了30年。

在这期间,对于那些没有谥号、庙号之类的皇帝,有人会用年号代称,如更始帝刘玄,只不过这些习惯都很散乱,不具备连贯性。

直到武则天发明出尊号以后,她的子孙学会了把年号放到尊号里面,如唐中宗的应天神龙皇帝,唐玄宗的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可尊号太长,使用时很不方便,所以人们就省略为年号代称,如许多唐诗都有称唐玄宗为开元皇帝的句子。

先河一开,如唐德宗、唐武宗等皇帝尊号虽然没带年号,却也有用年号称他们为贞元皇帝、会昌天子的例子。之后的时代,也有称宋恭帝为德祐皇帝、称元世祖为至元大帝的,只是并不普遍。

历朝历代的皇帝是怎么称呼的(皇帝马甲何其多)(8)

到了明朝以后,皇帝普遍一人一个年号,除了明英宗、清太宗这种两次登基的才有两个,所以用年号称呼成为普遍情况,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

谥号称法则是否极泰来,到明清时期,皇帝的谥号已经有了统一的规定。

明朝皇帝除了太祖二十一字谥号,成祖以下都是十七字谥号,其中谥号的最后一个字是主谥号,可以像唐朝以前一样,用来单独指代某位皇帝,高皇帝就是明太祖,文皇帝就是明成祖。清朝皇帝的谥号也一样,只是字数比明朝皇帝多了四个,太祖有二十五个字,其余二十二个字。

最后讲个冷笑话,乾隆皇帝的主谥号是“纯”,按简称,他就是清纯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