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1)

封面图|清可 ©

物道君语:

得露之秋,如此晶莹,如此剔透。

金风吹落叶,玉露滴清秋。

秋天有天高云淡的旷远清飒,也有霜草幽花的幽妍细腻……而且,它们总和露水联系在一起。

清寒微,凝露生,继踵而至的白露、寒露……这一点晶莹的露色,让秋天有了灵动的光泽,更有了一份神怡的诗意。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2)

图|淸凉地儿-了琹 ©

对露之美的捕捉,古人比我们更敏感。《本草纲目》中道:“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有了露水滋润的秋日风物,就像瞳孔有了神采。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这是竹露;“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这是月露;“冷露无声湿桂花”,这是花露……风花雪月,均有露影,古人赏花拾月,皆与露为伴,着实风雅。

值此秋天,不如撷露为引,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3)

图|淸凉地儿-了琹 ©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4)

那一年的深秋,东坡先生是在黄州度过的。

因为莫须有的“乌台诗案”,他不再为官任宦,被贬向黄州,往日繁华烟云全部风流云散,只变成一个在黄州乡野间自耕自种的村民。

然而,东坡是古今第一通达之人——“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他的通达在于,处处都有值得品味的美。乡陌里的秋晨,别人看来或许荒涩单调,但于苏东坡而言,却迎来一份“露寒风细”的清寂之美。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5)

图|拟见 ©

他漫步在田间,触目所及,多是沟水苇岸;所食之物,多是莼菜莲藕……但在东坡眼中,如此平凡的渔樵早市却是“烟村潇洒”,长柳堤、芦苇岸,猝不及防地,便邂逅了秋日清寒的露色。

秋天是温柔的,虽然在逐渐转凉,但是它的风细腻可人,它轻轻吹拂开你的毛孔,在这么丝丝缕缕地抚触下,有一种清冽微寒的露意,触肤生凉,如寒玉摩挲……

秋之露水,是秋天遗落人间的玉坠,细细的风轻轻地摇,摇出顿挫延绵的秋息。人在这样旖旎的秋风中行走,从肌肤触感,到所见景物,均能感受到湿凉的水意。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6)

图|淸凉地儿-了琹 ©

连带着堤柳时花,皆有盈盈露色……这个村陌里的秋晨,出尘而美好,有城市难以企及的诗意。

东坡的智慧便是,于冷落中拾得真意,在萧瑟中觅得清欢。这美好的秋晨,是自然的无尽馈赠,这人人可触碰,可迎接的“露寒风细”之美,比五光十色的繁华,更值得珍惜。

这个秋晨,不如读一首东坡的《水龙吟》,出门游郊,邂逅一番“露寒风细”的清秋之美。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7)

图|淸凉地儿-了琹 ©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8)

露,在古人的眼中,有太多美好,高洁的寓意。

庄子笔下的座姑射山的仙人,不食五谷,只饮“风露”;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只吃花露;就连那清寂的秋蝉,也垂着长长的细緌,来与人争露,“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由此,饮露这件事,有了出尘之仙气,有了高洁的启示。在古人眼里,露水是天予精华,怎可不珍惜?他们在清寂的秋晨里,从花枝叶面上采集清露,孜孜不倦。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9)

想当年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的时候,曾费下许多人力,自制“荷露烹茶”。有意思的是,他用的不是夏季蓬盛期的荷花,而是经过风月磨蚀后更具风韵的秋荷。

秋日露凝,荷花未谢,荷叶尚自亭亭如盖,饱满的露水在叶脉上打着转儿,聚成剔透的水银窝,风荷轻举,一柄柄的宛如精致的瓷器。

将这秋晨的荷露衔来煮水,是何等滋味?古人曾用夏荷熏茶,饮上一盅,荷花清香固然饱满,但那秋晨的荷露,生发天然,则有一种夏天没有的“天然青韵”。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10)

乾隆爱之,怜之,称这荷露茶的滋味有如“白帝精灵青女气”,是天地灵秀之所钟,哪怕是人中龙凤的一代帝王,面对露水之美,依然有升仙别土之感。

秋物明净,露水盈盈,它们点缀在草木扶疏,枝叶细桠间,自有其美好的寓意和向往,像秋风无言的馈赠。我也想去枝叶间,收得玉露,拾一刻风雅,一晌出尘。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11)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12)

关于露水,古人还有一雅事,是为“拾露”。

露水当如何拾?如何捡?这触手即沥的露水如何能够“拾”?其实是可以的,只不过得借助一件秋物——沾了露的桂花。

当露水与桂花邂逅,人们便可以实现“拾露”之雅了。

尤喜唐朝诗人皮日休笔下的那个中秋夜。那天,他在天竺寺赏月,月影婆娑,一颗颗桂树宛如清辉堆雪,霜娥飞袂,满树的桂花尤其的光艳照人。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13)

露水正于此无声之处,随清寒凝结,就着明月相照的意境,与桂花邂逅……在秋香弥散处,一朵朵细蕊黄花,有了顾盼的神采。

于是,他大笔挥诗——“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露湿桂花,宛如颗玉,一颗颗的,仿佛经明月仙人之手抛掷下来,美妙至极。这都是“露湿桂花”的杰作,都是天与地,花与露,秋与人那不其然的邂逅。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14)

图|昔物所 ©

于是皮日休怀着一腔柔情,拾得桂花,拾得秋露,托于掌上怜,看一颗颗的露与花,珊珊可爱,明亮鲜妍。

诗人高吟“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这桂子清露——如此美丽的馈赠,当是月宫中嫦娥的抛掷下来的吧,否则凡人如何能实现“拾露”的美妙意境呢?

秋露染了桂花,染出花蕊的神采;月色浸染了桂花,开出“露华”的诗意。值此秋夜,莫如赏桂花,拾秋露,邂逅一场“冷露无声”,掬一夕桂影露华。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15)

图|昔物所 ©

古人向来有一种“无根之水”的情结,雨雪霜露,尽是天赐之物。

但露水一品,更是脱俗,令人延年止疴。《本草纲目》里说的精彩:“秋露繁时,以盘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连蘅芜院里宝姐姐吃的“冷香丸”的配料里,也少不了白露这日的“十二钱”的露水……

这些说法,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来,虽说无稽,但谁能否认,露是美的呢?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16)

图|淸凉地儿-了琹 ©

一个秋晨或秋夕,一场微雨或微风,让我们寻露去吧。草木扶疏,花树篱石,看叶脉花蕊上沉淀着晶莹的露色。

薄薄的、细碎的馈赠,似风摇玉坠,让我们于无声处,邂逅一个秋天。

一年一度秋风爽七绝(一叙秋欢重拾古人风雅)(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