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气功前十八法(养生法-内养气功)

内养功,是以默念字句与呼吸锻炼相结合的一种功法。该功法配合意守,侧重呼吸锻炼,通过意守和呼吸锻炼,达到大脑静、脏腑动的目的。它对神经、循环、内脏保健、尤其是对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活动都有很好的调整作用。内养功强调默念字句、腹式呼吸、舌体起落、意守丹田等,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特点。

养生气功前十八法(养生法-内养气功)(1)

功法介绍:

练功姿势常有仰卧位、侧卧位、端坐位、盘腿位四种。一般初学者以卧式为宜。坐式、站式可用于后期。以自然舒适为要,以便练功者能充分放松。

仰卧式,平身仰卧床上,躯干正直,两臂自然舒伸置于身体两侧,十指松展,掌心向上,下肢自然伸直,脚跟相靠,足尖自然分开。

侧卧式,侧卧于床上,头微前俯,脊柱微向后弓,呈含胸拔背之热。右侧卧时,左上肢自然弯曲,五指舒展,掌心向上,置于耳前。左上肢自然伸直,五指伸开,掌心向下,放于同侧髋部。右下肢自然伸直,左下肢膝关节屈曲为120度,膝部轻放于右下肢膝部上。若为左侧位,四肢体位与上相反。双目微闭,以便意念集中。

坐式,端坐于椅上,头微前俯,含胸拔背,松肩垂肘,十指舒展,掌心向下,轻放于大腿膝部。两腿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屈曲90度,双目微闭。

调整呼吸是内养功的主要功法,特点是练腹式呼吸。常用的呼吸法有三种:第一种呼吸法以鼻呼吸。先行吸气,吸气时舌抬起顶上腭,同时以意领气至小腹部,腹部鼓起。吸气结束后,停顿片刻,再把气徐徐呼出。其呼吸形式为:吸—停—呼。呼气时将舌放下,同时收腹。以“练功好”三字为例,吸气时,默念“练”字;停顿时默念“功”;呼气时默念“好”。无论字多字少,均分三段默念完。第二种呼吸法,以鼻呼吸或口鼻兼用,先行吸气,随之缓缓呼出,后再行停顿,即吸—呼—停,如此反复,默念字句及舌的配合方法。第三种呼吸法,用鼻呼吸,先吸气少许即停顿,停顿后再进行较多量地吸气。同时用意念将气引入小腹,然后将气徐徐呼出,其呼吸形式为吸—停—吸—呼。

意念守法,指练功时将意念集中于身体某一特定部位。内养功最通常用的是意守“丹田”。经过一段时间后,吸气时好像有气入小腹的感觉,即所谓“气贯丹田”,这是意守的理想境界。此外,也可意守膈中、涌泉等穴位。

道教养生格言:

凡行气闭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引之,名曰长息。

《摄生纂录》

释义:凡做行气锻炼,用鼻吸气,用口吐气,轻轻地引动它,称作“长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