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的来源与历史(古老的李姓)

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

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老子,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裏,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是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

李姓的来源与历史(古老的李姓)(1)

古书有的说他是周平王时(春秋初期)人,又说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问礼,于是就说他活了160多岁或200多岁,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麽大岁数。《老子》又名《道德经》。古老神话的传说,李姓的第一代始祖就是老子,远在尧舜时代的人,因为在李树下出生,所以就姓李。更传说他母亲怀胎了八十一年之久,因此生下来时,须发皆白,立刻就成为太上老君,这是关于老子诞生和姓氏来源的传说。

李姓的来源与历史(古老的李姓)(2)

另有传说,李姓原是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颛顼有一个孙子叫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理官,专管狱讼推断,有些像当代的法官,当时盛行以官职为姓,皋陶也就以“理”为姓。

商朝末年,皋陶后裔有一个叫理征的人,忠心耿耿,多次进谏纣王,当时纣王暴虐无道,沉湎酒色,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他。纣王对理征的多次劝谏很恼火,便把他杀了。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今河南淮阳)人,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家人,于是便逃往豫西。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伊侯曾经居住过而后已经荒废了的地方,母子两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小利贞已经奄奄一息。那里荒无人烟,根本无法找到食物。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野树还有一些“木子”(野果),于是采下来吃,这才保全了性命。

李姓的来源与历史(古老的李姓)(3)

母子俩逃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县(今河南鹿邑)安家落户。为了表示对“木子”保命的感激,而且理、李同音,可以躲避纣王的追捕,自利贞开始改姓李。这就是李姓的起源。李姓族人形成后主要分成两支,一支在陇西(今甘肃),一支在赵郡(今河北)。陇西李姓出了李渊一家,建立唐王朝后,得到空前发展。赵郡李姓也成为当地望族,不断向全国各地扩展,到全国各个角落落户。大规模的南迁发生在公元880年,由于唐末爆发规模盛大的黄巢大起义,李氏一族为寻求偏安之地而大举南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