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科举制相关的历史典故(科举制那些奇闻轶事)

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是科举制,先来个自我介绍吧:

与科举制相关的历史典故(科举制那些奇闻轶事)(1)

姓名:科举制

生卒年月:隋炀帝——1905(1300多年,高寿哦~)

出生背景:九品中正制的延续,使得世家子弟世袭做官,这些官二代养尊处优惯了,当官不是把好手,严重影响皇帝的办事效率,广大寒门子弟中也有有才之人,却因为门第的原因,才能得不到发挥,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子”的局面,假如说皇帝是个得过且过的皇帝也就罢了,偏偏他们的皇帝是一位有为之君,具有雄才大略和远大梦想,官员的现状对皇帝梦想的实现,实在是拖后腿拖到了大腿根。皇帝需要一种新的选官制度,来选拔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官场,真正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让皇帝有如虎添翼之感,而不是之前的蠹虫。

性格特征:公平,只要你有才,你就来,来者不拒,不分门第,不分高低贵贱(怎么样,是不是很温柔)

与科举制相关的历史典故(科举制那些奇闻轶事)(2)

发展阶段: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也就是科举考试的入场券。  乡试: 省考,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 国考,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面试,是科举制度最高属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层层选拔,千淘万漉,没有两把刷子肯定是干不来的)

与科举制相关的历史典故(科举制那些奇闻轶事)(3)

偏爱:大部分生命中最喜欢四书五经,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说武举(选拔个武将,强身健体,强兵富国)殿试(这个除了考生具有真才实学之外,还需要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因为面试官是当今天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有后来的八股文等等

作用:肯定作用很大的,要不然能在历史长河中存在1300多年?主要作用就是帮助皇帝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给出身寒门的子弟提供了改变命运、光耀门楣的机会,附带着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自我介绍完毕,你们是不是对我了解差不多了呢,下面我给你们讲几个和我有关的奇闻轶事。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与科举制相关的历史典故(科举制那些奇闻轶事)(4)

傅善祥

在科举制存在的1300多年中,共有文武状元六七百人,但是说到女状元,知道的人却不多,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也是惟一的一位——傅善祥。

说起傅善祥来,其实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傅善祥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父亲多次参加科考不中,后来花钱买个监生,在家当起了老师,这样傅善祥从小便接触到一些书籍,耳濡目染,不过好景不长,八岁的时候,父母双双故去,原先的书香门第瞬间垮落,原先的琴棋书画相伴瞬间成为记忆,哥哥把傅善祥拉扯到十三岁,就把她送到了婆家(父亲在的时候,给她指腹为婚了)丈夫小她6岁,也就是7岁(哎呀,妈呀,小学生,不得不感慨,古人结婚就是早啊)。厄运之神还是没有放过傅善祥,在她18岁的时候,她的12岁的丈夫(初中生)也去世了,她不仅守寡了,而且还成了两头嫌,娘家不疼,婆家不爱,婆家看她姿色俊美,才智过人,就想把她卖到青楼,换几个钱,没成想,傅善祥发现了公婆的计谋。连夜逃走。

后来太平天国开科考试,允许女在参加,傅善祥在科考中一展文采,一举夺魁,曾经父亲努力多年,屡次不中的状元傅善祥第一次科考就中了,此时,久眠地下的父亲是该感到欣慰呢,还是该感到心酸呢?

赋诗一首,感受一下傅善祥的文采

舻声听未了,山水送孤帆;

对面青如画,回头绿满岩。

半空云袅袅,一带水巉巉;

船尾澄流迥,峰腰旭照衔。

青疑留古岸,翠欲上征衫;

流响惊凫雁,浓荫郁桧杉。

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很有画面感,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

中状元之后,傅善祥就进入太平天国的公务员,开始当秘书了,刚开始的时候,是给杨秀清当秘书,后来太平天国的老大洪秀全听说了傅善祥的事情,据说才貌双全,洪秀全挖墙脚,这样傅善祥给太平天国的最高领导者当秘书,当然,这个秘书不只是处理政务,有时候也处理一下生活(大家都懂得,不再赘述)

傅善祥的死成为一个谜,一种说法是,天京事变后,死了,还被扔到秦淮河里;第二种说法是和洪秀全的一个属下私奔隐居了,不管是哪一种,有一点我们是确定的,她肯定是魂归天堂了,至于哪种方式,不必深究,我们只需要记得,在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有一位女状元,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状元——傅善祥,她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证明了一点,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就够了。

与科举制相关的历史典故(科举制那些奇闻轶事)(5)

年龄最大者——尹枢

尹枢,尹枢生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考试中状元时年已71岁,尹枢也被称为“古稀状元”。是科举史上年龄最大的状元,除此之外,尹枢中举还有个毛遂自荐的故事。那年,主考官杜黄裳是第一次担任主考官,苦想选才公允之策,三场试毕后他对众举子道:“诸位学士都是当代才子,怎么就没有人帮我一把?”应试者计五百余人,大家面面相觑。尹枢上前问道:“不知您有什么吩咐?”杜黄裳道:“没有人写榜。”尹枢道:“我愿从命。”写到状头时,杜黄裳问:“写谁较好?”尹枢毫无愧色地答道:“非老夫不可!”尹枢毛遂自荐做状元,一时间轰动朝野。

尹枢的故事很励志,我觉得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梦想,因为有时候梦想可能来的比较晚。对了,还有一点很重要,平时少喝酒多吃饭,手抽烟多锻炼,只要身体好,状元不怕老。

与科举制相关的历史典故(科举制那些奇闻轶事)(6)

年龄最小者——朱虎臣

朱虎臣生于开明的宋代,年仅9岁便参加了朝廷举行的武殿试,他射出十支箭,其中有九支射中目标。朝堂之上他面对群臣,从容镇定,滔滔不绝地讲评《孙子兵法》,推演《诸葛八阵图》,被朝中大臣赞誉为神童,皇帝特赐予他武状元,官封承信郎。不得不佩服朱虎臣的才智和勇气。

与科举制相关的历史典故(科举制那些奇闻轶事)(7)

范进中举

科举制的存在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繁荣,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篇家喻户晓的文章《范进中举》,范进中举前后,岳父的态度,中举前的颐指气使,嫌弃数落,到中举后的小心谦卑,恭恭敬敬,众相邻在范进中举后各种恭维巴结,作者描写的淋漓尽致,讽刺的酣畅淋漓。虽然这是一部文学作品,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几条信息:1.科举真的很好,可以光耀门楣,可以扬眉吐气,可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这也就是古代读书人削尖脑袋才加科考的原因吧,;2只要科考中奖,吃喝不愁啊,就连别人看你的眼光都是带着亮的。

与科举制相关的历史典故(科举制那些奇闻轶事)(8)

登科后——孟郊

唐朝是繁盛的时代,唐诗是这个时代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在这颗明珠里,也可见到科举的影子。

  •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 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百——董德《登第报家人》
  •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白居易《及第诗》度
  •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知枝春。——唐袁皓《及第后作》
  • 家园好在尚留秦,作明时失路人。——常建的《落第长安》
  • 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豆卢复《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钱起《长安落第》
  • 不管怎么说,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多年,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深远,对中国的文学艺术的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考试就要读书)。我们现在再看这段历史,这种制度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毅力,正是这种智慧和毅力才使得中华文明的繁荣。

    与科举制相关的历史典故(科举制那些奇闻轶事)(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