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太子刘据(汉武帝为何要逼死亲儿子)

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太子刘据(汉武帝为何要逼死亲儿子)(1)

说起汉武帝,他基本算是汉朝历史上最有名的帝王,人们往往以“秦皇汉武”并称。他这一生绝对精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通西域、北却匈奴……可就这么个牛人,他在晚年却干了一件蠢事——逼死了亲儿子刘据!

那么,这么一件人伦惨剧是怎么发生的呢?

一、与老爹性格迥异的刘据

在中国历史上有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强势的父亲往往诞生温和的儿子。这或许是物极必反,也或许是性格互补:比如残暴的秦始皇生下了仁厚的公子扶苏,狠辣的刘邦、吕雉却生下了文弱的刘盈……

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太子刘据(汉武帝为何要逼死亲儿子)(2)

汉武帝和儿子刘据,也是这样:刘彻自然不用多说,这个雷厉风行、杀伐果决的君王非常强势,他认定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可偏偏他的嫡长子刘据,性格不太像老爹,这个自小被儒家文化熏陶长大的皇子,宽厚、仁德是他的主旋律。

但,性格迥异这种事,对于父子关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刘据的孩提时代,强势的汉武帝看着宽仁有礼的儿子,老父亲的一颗心都要被萌化了,这样体贴可人的孩子哪找去?尽管自己杀伐一生,回到后宫,他也是一个需要温暖的凡人。可等到刘据长大成人,性格不同却带来了父子冲突,比如刘据就经常劝老爹不要老是打打杀杀的,大家安稳过日子不好吗?

刘据这种对强势老爹提意见的行为,无异于打脸霸道总裁。反调唱多了,汉武帝刘彻自然也就不那么喜欢儿子刘据。

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太子刘据(汉武帝为何要逼死亲儿子)(3)

二、缺乏势力支持的太子

更要命的一点,虽然贵为嫡长子,但刘据其实并没什么依靠。

刘据原本的太子之位非常稳固:母亲卫子夫深受宠幸,舅舅卫青也是一代战神。

可随着时间推移,一切都变了:舅舅卫青于公元前106年去世,他在大汉朝堂的最强支撑不复存在。母亲卫子夫由于年老色衰,也不再能吸引“看脸渣男”汉武帝,连自己的皇后之位都岌岌可危,对于协调儿子和老公之间的矛盾,卫子夫有心无力。

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太子刘据(汉武帝为何要逼死亲儿子)(4)

如果说刘据还有一个拥趸,那就是丞相公孙贺,他的夫人正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从辈分看,公孙贺是刘据的姨父,自然也是刘据的强力支持者,可偏偏他也出事了!

怎么回事呢?原来公孙贺有个纨绔儿子公孙敬声,之位公孙衙内像极了影视剧中常见的官二代“坑爹货”:仗着自己有权有势有后台,居然私自克扣了军饷一千九百万钱。这事后来还被人抖了出来。

贪污军饷这种事犯在汉武帝手里,公孙敬声眼瞅小命不保,作为丞相的公孙贺开始了“大胆”的自救行为:有个“以武犯禁”的阳陵大侠朱安世一直在外潜逃,公孙家愿意戴罪立功,抓捕朱安世。

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太子刘据(汉武帝为何要逼死亲儿子)(5)

简单说下秦汉时期的“大侠”,这可不是我们今天古典小说里飞檐走壁、行侠仗义的大侠,而是当时的黑社会老大,有点像铜锣湾的陈浩南,他们在民间的势力非常庞大,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城市的兴衰。比如七国之乱中,周亚夫就认为得“大侠”剧孟如得一敌国。正因为他们在民间的影响巨大,一度成为游走于上层和下层之间的特殊存在。但到了汉武帝时期,他对这种“大侠”坚决取缔、毫不手软, 比如大侠郭解之死,卫青求情都没用。

那么,朱安世难抓吗?对于丞相公孙贺来说,一点都不难,不用多久,朱安世就进了号子。

朱安世被抓了,公孙家就安全了吗?恰恰相反!曾经一生逍遥的朱安世恨死了抓捕他的公孙家,进了大牢之后,他迅速开启了胡说八道模式:公孙敬声和汉武帝的阳石公主有私情,而且公孙敬声请过“大仙儿”诅咒武帝去死,此外,公孙家还在驰道上埋小人。

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太子刘据(汉武帝为何要逼死亲儿子)(6)

这三大罪状,条条致命啊,可问题是,这些都非常隐秘的事情,你朱安世是怎么知道的?这不是明摆着胡说八道吗?可就是这些“胡说八道”,偏偏有人不但听了,还信了:他就是汉武帝刘彻,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把公孙贺、公孙敬声全都下狱审查。

结果呢,公孙贺、公孙敬声在大牢里也没挺多久,竟然都死了。这一年是公元前91年。

这一下,太子刘据一派最重要的支点——没了!

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太子刘据(汉武帝为何要逼死亲儿子)(7)

三、酷吏小人齐发力

更雪上加霜的是——小人的存在。在这世界上,小人一直都是一种神奇的动物——无论人类文明如何进步,这世间永远不乏损人利己的小人。

所谓“苍蝇不叮无缝蛋”,咱们前文说过,刘据、刘彻父子性格迥异,而这就是小人做文章的绝佳入口。

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太监——苏文。有一次,太子刘据进宫觐见母亲卫子夫,待的时间长了一些,结果苏文就打了个小报告:老板啊,你儿子之所以长时间不出来,那是在调戏你的小秘啊!

不过这小报告打上去之后,汉武帝哈哈大笑:好色这一点像我!不但没因此责罚儿子,反而把太子府的宫女增加了一倍。刘据后来知道苏文打这种小报告,气得差点吐血。

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太子刘据(汉武帝为何要逼死亲儿子)(8)

除了苏文,反对太子最狠的要数酷吏江充了。

江充的上位,有其特殊性,汉武帝晚年喜欢任用酷吏——因为汉武帝穷兵黩武、民不聊生而导致政权不稳,无奈之下,刘彻选择任用酷吏,以严刑峻法稳固自己的统治。这和秦朝当年的统治模式,是一样一样的。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在汉武帝晚年的朝堂中,酷吏很多,江充也不过是其中一个。

那么,酷吏为啥反对太子呢?这还是性格原因,因为他们都知道太子性格宽仁,不喜欢严刑峻法,他们认为一旦太子登基,那大汉王朝的朝堂就没酷吏什么事了。

所以,当时大汉朝堂的站位非常明确:相对宽仁的大臣普遍站队太子,而严刑峻法一派则普遍站位反对派。

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太子刘据(汉武帝为何要逼死亲儿子)(9)

正是这种心理作祟,江充时刻不忘狂踩“政敌”太子:

有一次,太子派使者去甘泉宫问候武帝,使者乘着马车行驶在驰道上,结果被江充碰上了,这江充毫不留情,直接把刘据的使者给扣押了,因为汉朝的驰道是皇帝专用的。为此,刘据不得不向江充低头认错。

前文咱们说的公孙贺父子,之所以迅速“死”在监狱里,和江充也有一定关系。这江充就是要让太子刘据陷入独木难支的境地。

而顺着公孙贺牵出所谓的巫蛊案,江充又开始了大做文章,他对汉武帝说:老板,你之所以身体每况愈下,就是因为有人还在京师搞巫蛊,诅咒您老人家!

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太子刘据(汉武帝为何要逼死亲儿子)(10)

“神马?居然还有刁民想害朕?”已然年迈体衰的汉武帝,丝毫不想自己年龄大了,病自然多了,他居然就采纳了江充的说辞,还让江充彻查巫蛊案!

心术不正的江充派人在全首都附近开始了巫蛊大搜查!这可真要命了:因为搞巫蛊这种事,道具实在太简单了——随便整个木头人就是铁证如山!这种搞法,江充还不是想抓谁就抓谁?看谁不顺眼就说在他家找到了木头人。

江充的“整蛊大行动”,在长安附近搞起了一片腥风血雨,短短几个月,就有好几万人人头落地。随着“整蛊行动”的扩大化,江充甚至把矛头对准了后宫——这里向来是巫蛊案的重灾区。

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太子刘据(汉武帝为何要逼死亲儿子)(11)

江充很狡猾,如果一上来就查太子府,那玩得也太假了。那么后宫怎么查呢?江充先从后宫中不受宠幸的夫人开始查办,依次延及至皇后卫子夫。这一年的7月,江充终于将“整蛊”铁楸挖到了太子东宫,并“得到”了桐木人偶!至于这个人偶是真的挖出来的,还是江充自己埋进去的,这就只有天知道了。

江充这摆明了是要搞死刘据,他相信,即便刘据不死,在这“铁证如山”面前,他也不可能继续当太子了。

四、老师的大冒险

俗话说“自古后宫多阴谋”,在无数的宫斗剧中,我们曾看到过形形色色的阴谋,比江充陷害刘据更狠的也不在少数。此时此刻,如果刘据能冷静处理,事情不会走向极端,但可惜的是,此时的他不但没有一个神队友,还有一个“猪老师”——少傅石德。

少傅石德做学问或许是一把好手,可在处理实事方面,那真就是个棒槌,他是这么对刘据说的:孩子啊,你得吸取前朝扶苏的教训啊,面对这种问题,绝对不能坐以待毙。现在既然江充已经把刀架在我们脖子上了,那我们不如来个鱼死网破,先把江充这班人给办了,回头再跟你爹解释清楚。再说了,虽说你爹在甘泉宫养病,可是我们派去的人连个回信都没有,说不定啊,你爹已经不在人世了!

一听老师这话,刘据也傻了——本着“馊主意也比没主意强”的原则,他信了少傅石德的话,下令逮捕江充、韩说、苏文等人。韩说被当场格杀,江充被抓捕,但是却跑了三个关键人物:黄门苏文、御史章赣、丞相刘屈氂。

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太子刘据(汉武帝为何要逼死亲儿子)(12)

有必要说下这个丞相刘屈氂,他为什么也反对太子呢?因为他是李广利的亲家,而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也是刘彻的宠妃,他们一心希望谋立李夫人的儿子昌邑哀王刘髆为继承人。有这层利益关系,丞相刘屈氂自然站在太子刘据的对立面。他一直以来,也没少在汉武帝面前给太子刘据上眼药。刘据起兵自然也要对付刘屈氂,但可惜的是,太子的人手太少,刘屈氂居然趁乱逃走了!

章赣、苏文连滚带爬地跑向甘泉宫,控诉太子谋反,对此,汉武帝还是比较相信自己儿子的:这肯定是江充这些人逼人太甚,才把刘据给逼急了!

刘彻决定接下来自己处理:他派了个使者去找太子问话。可偏偏,这个使者是个怂货,他觉得真相和自己的脑袋比,还是自己的脑袋更重要——他压根儿没进城,就返回找汉武帝说:老大,你儿子是真造反了!这一下,汉武帝刘彻终于怒了!

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太子刘据(汉武帝为何要逼死亲儿子)(13)

刘彻命令丞相刘屈氂起兵回攻太子刘据。面对正规军的攻击,这下轮到刘据慌神了。

刘据毕竟只是个太子,他不是军人,也没有足够的军事天赋,面对大军压境,他第一时间寻求三辅驻军和长水宣曲胡兵,希望他们出兵帮忙,可惜的是,对于皇帝老子和太子儿子的争斗,三辅驻军选择了“躺平”,长水宣曲胡兵不但不帮忙,反而出兵“平叛”!

怎么办呢?无奈之下,刘据选了最后一招:他将关在长安中都官的囚徒赦免放出,命少傅石德及门客张光等分别统辖,准备和“平叛”大军最后一搏。

不久之后,刘据和刘屈氂短兵相接,长安城一片血海,双方大战5天之后,太子的“囚徒大军”最终失败。刘据被迫出逃,不久,在追兵的围捕中,自杀身亡。

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太子刘据(汉武帝为何要逼死亲儿子)(14)

五、后记

痛失爱子的汉武帝,终于开始反思其中的问题,再后来,经田千秋的申诉,汉武帝开始为刘据平反。除了追责江充、刘屈氂、苏文等人,他还修筑了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怀念自己的儿子。

刘据死了,连同他的儿子、女儿,以及其他家人,几乎也全都死于非命。但,还有一个例外,他就是尚在襁褓之中的刘询,他是刘据的孙子,因为实在太小而幸免于难。

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太子刘据(汉武帝为何要逼死亲儿子)(15)

多年之后,当这个出生即在监牢的小皇孙,终于成长为汉宣帝,他追谥自己的爷爷刘据为“戾太子”。谥法解: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蒙冤受屈曰戾。或许,汉宣帝也只能以这种方式,隐晦地纪念自己不幸的爷爷。

参考文献:《汉书》《资治通鉴》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 千秋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