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杨力宇一国两制(追思杨力宇一国两制)

中新社里士满8月27日电 题:追思杨力宇:“一国两制”构想见证者的拳拳之心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灵堂布置简单素雅,美籍华人学者杨力宇晚年的彩色生活照摆放正中。电子屏不断切换,是他在北京、台北和美国的生平影像。他与邓小平会面的那张黑白照片也在其中。

追思杨力宇一国两制(追思杨力宇一国两制)(1)

当地时间8月27日,美籍华人学者杨力宇追思会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举行。杨先生8月17日在美逝世,享年86岁。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美国西东大学退休荣誉教授杨力宇8月17日在美逝世,享年86岁。27日,他的家人与两岸及美国学界人士从各地赶来,在弗吉尼亚州里士满举行追思会,感念他一生为两岸和平发展孜孜不倦地付出。

杨力宇1933年出生,成长于战争年代的重庆和南京,成才于台湾和美国。他从事两岸关系研究多年,著作等身。

在儿子杨宁眼中,父亲首先是一位美食家,喜欢吃牛肉面和麻婆豆腐。尽管自己与父亲饮食口味一致,每次和他“辩论”却总是败下阵来,“哪怕是用两倍的语速”。

“他对形势的分析异常准确,尽管说得不多,但会像下棋一样,提前十步甚至二十步想好问题的解决办法。”杨宁说。

追思杨力宇一国两制(追思杨力宇一国两制)(2)

图为其子杨宁在当天追思会上发言。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1983年6月,杨力宇应邀赴北京讲学。正是在那次访问中,邓小平会见了他。邓向他阐述了“一国两制”构想,并首次提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六条主张。

杨力宇外甥女程晨说,杨老曾向家人回忆当时会面的情景:谈话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他们相互交换意见,气氛非常热烈。

程晨说,杨力宇此后深入研究两岸关系,多次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撰写并发表了大量论文。“他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两岸关系,为促进两岸和平发展不辞辛劳地奔波。”

追思杨力宇一国两制(追思杨力宇一国两制)(3)

图为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徐学渊向杨先生家人转交并宣读国台办、国侨办及驻美大使馆唁电。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在追思会上,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徐学渊向杨力宇家人转交并宣读了国台办、国侨办及驻美大使馆唁电。

国台办的唁电说,作为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见证者,力宇先生坚持民族大义,旗帜鲜明反对“”,矢志不渝追求国家统一,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积极奔走,为台海和平建言献策,拳拳之心,令人感佩。先生的贡献和风骨,长存两岸关系史册。

徐学渊表示,杨先生毕生致力于两岸关系,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促进国家和平统一矢志不渝。先生对当前的两岸局势深为担忧,曾多次表示“九二共识”有百利而无一害,坚决反对“”分裂图谋,其爱国情怀令人感佩。

程晨还回忆说,改革开放后,杨力宇曾数十次带领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学术代表团访问中国。“舅舅的一生有两条重要的轨迹:一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传播中华文化。二是穷其一生为中美关系、两岸关系以及两岸和平统一作贡献。”

杨力宇在退休之后仍心系两岸,笔耕不辍。女儿杨晓红时常陪他参加学术研讨会。她对中新社记者说:“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他都很爱。他一直希望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