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二十四史小故事(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19)

历史上的二十四史小故事(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19)(1)

枪手,古时候叫捉刀,意思是为别人代写文章。枪手一般都是有才华但贫寒之人。唐朝有个马周,为别人捉刀,却意外得到皇帝赏识,入仕做官,后来竟然爬到宰相的高位。马周堪称古今第一枪手。

两唐书记载,马周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人,自幼父母双亡,成为孤儿。马周虽然家境贫寒,却酷爱读书,长大以后,满腹学问,善写文章,但因放荡不羁,不被乡里所敬重。

马周凭着才学,补授博州助教,教授学生。可是,马周并不敬业,天天饮酒,经常误事。主管官员多次训斥他,马周不仅不改正错误,反而愤然离职。马周不务正业,四处游荡,后来流落到了长安。

马周到了长安,投宿于旅店中。店主见他一副贫困潦倒的样子,不愿意招待他,只顾接待其他客人。马周也不在乎,买了一斗八升酒,悠然自得地独饮起来。店主深感惊奇。

后来,马周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寄住到中郎将常何的家里。常何早年参加瓦岗军,降唐后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在玄武门事变中立有功劳,成为李世民的亲信。

李世民登基以后,急于稳定社会,恢复经济,医治战争创伤。他想征询百官意见,集思广益,便诏令所有的朝廷官员,每人写一篇政论文章,提出治国建议。

常何是武将,肚子里没有墨水,更不懂得治国理政,抓耳挠腮地写不出来。常何知道马周会写文章,便请他做个枪手。马周欣然应允,稍加思索,一挥而就,一口气提出二十多条治国策略。常何大喜,赶紧呈报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了文章,越看越兴奋,这二十多条建议,条条都对他的心思,而且引经据典,道理深奥,言词优美,李世民暗自称奇。

历史上的二十四史小故事(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19)(2)

李世民了解常何,知道他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便把他叫来,问他是谁写的。常何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是他的门客马周写的。李世民立即让常何带马周来见他。

马周听说皇帝要见他,知道捉刀之事暴露了,吓得不轻。常何安慰他说:“别怕,当今皇上宽厚仁义,不会有事的。而且我观察皇上的神情,面露喜悦,多半是好事”。

常何挑了件自己的好衣服,让马周换上,带着他去见李世民。常何他们还没出门,李世民又派人来催。《旧唐书》记载说,李世民接连派来四批使者,催促他们赶快进宫,可见心情十分迫切。

马周忐忑不安地去见李世民。虽然天子威严,李世民却和颜悦色,平易近人。李世民与马周交谈起来,马周起初还有些拘谨,很快就平静下来,有问必答,侃侃而谈。李世民大悦,认定马周是位奇才,当即命他在门下省任职。马周就像乌鸡变凤凰一样,一步登天。李世民还赐给常何三百匹锦帛,奖励他推荐了人才。常何获得意外之财,高兴地合不拢嘴。

马周在皇帝身边任职,自然不敢再喝酒误事,放荡不羁的毛病也改掉了,变得循规蹈矩,彬彬有礼。马周本来性格直爽,见李世民从谏如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便不再顾虑,经常对李世民直言进谏。

历史上的二十四史小故事(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19)(3)

马周任职不久,就给李世民上书说:“臣看到太上皇住的大安宫,在皇城外边,矮小简陋。臣知道,这是太上皇有意倡导简朴,陛下难违太上皇的心意。可是,外国使者和百姓们不知道内情,容易产生微词,损害陛下的形象。大唐以孝治国,臣建议扩建大安宫,使之宏伟壮观,以彰显陛下的精诚孝心。”李世民觉得有道理,马上下诏办理。

从此以后,马周不断向李世民谏言,或面陈,或上书,在倡行节俭、约束藩王、选拔良吏、加强对官员监督等许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策略,多数被李世民所采纳。

马周对李世民的过失,也敢于坦诚直谏。马周有随机应变的才能,深明事理,所陈述的事情没有不切中要害的。李世民喜欢与马周谈论,对大臣们说:“朕一会儿看不见马周,就思念他。”

马周以思路敏捷、敢于犯颜直谏而闻名,在贞观时期,马周上奏谏言的数量,仅次于魏徵。马周的《上太宗疏》、《陈时政疏》、《请劝赏疏》等,堪成名篇,流传至今。

马周的官职,也越来越大。他先后任监察御史、谏议大夫、中书侍郎、吏部尚书等一系列重要职务。公元644年,马周升任中书令,位居宰相之列。

李世民对马周特别敬重,甚至有些偏爱。《旧唐书》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马周在当御史的时候,想买一套住宅,他看中了一套,可价格昂贵,需要两百万钱。当时,马周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同僚们私下里都讥笑他。不料,马周把买住宅的想法向李世民讲了,李世民二话不说,大笔一挥,当即拨给马周二百万钱,而且还赐给他一批家具。同僚们都惊诧不已。

历史上的二十四史小故事(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19)(4)

马周患有消渴症,类似于现在的糖尿病,身体一直不好。李世民命御医为他诊治,还下诏遍求民间名医,花重金给他看病,御厨更是不断地给他做美食佳肴。有时候,李世民甚至亲自为马周调药。

公元648年,马周不幸病逝,终年四十八岁。马周临终前,把从前谏言李世民过失的奏章要来,全部烧掉。马周对众人说:“过去管仲、晏婴揭露君主的过错,为求死后留名。我马周不做这样的事情”。

李世民对马周逝世非常悲痛,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高宗李治继位以后,追赠马周为尚书右仆射、高唐县公,配享庙庭。

马周从一个落魄文人,成为位高权重的宰相,颇具传奇色彩,这体现了唐太宗李世民求贤若渴、尊才爱才的博大胸怀。正是依靠着大批人才,唐太宗才开创了流芳千古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对臣子宽厚仁义,臣子们对他忠诚敬重,君臣关系融洽。李世民死后,群臣痛哭流涕,甚至有两个大臣寻死觅活,非要为他殉葬不可,而且这两个大臣还是少数民族。这在历史上十分罕见。请看下一集,两个胡将要为李世民殉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