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绊是种幸福 背后都有行为契约

羁绊是种幸福 背后都有行为契约(1)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旦超过某条线,两个人之间就会产生一种羁绊。

这种羁绊,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追求。

它也许来自于你的三五好友,也许来自你的父母和孩子,当然最深的那一条自然是来自于你的爱人。

有人在这样的羁绊里获得了支撑,让他在人生不如意时,依然能够往前走,往上走。

有人在这样的羁绊里获得了治愈,从小原生家庭里带来的伤,童年里留下的疤痕,都在羁绊里得到了治愈。

也有人甚至从这样的羁绊里获得了救赎,在人生绝望时,因为某个人而选择了再坚持一下,从而再次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羁绊它像一条锁链,串起了两个人的人生,从此他们共享情绪,物质,甚至于三观和人生意义。

当然这是比较情感化的表达,也是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美好追求。

如果客观来看,羁绊更像是一份契约,一份涉及了人与人之间共享和分担的契约。

就像最让人津津乐道的羁绊——爱情一样,人们总爱在神面前发誓,你发的那些誓言内容,其实就是这份羁绊的契约。

但是一旦站在契约的视角,很多被主观美化了的事实,就不得不让我们去重视。

比如自由和责任之间的平衡问题,你一个人时,自由可以有8分,责任是2分,但是一旦变成了一个家庭,你的8分自由就得拿出4分换成是对双方羁绊的责任。

再比如特立独行和随大流之间的平衡问题,你自己的坚持是一回事,当你一个人时,任意的价值观都被允许,任意的生活方式都可以选择。

但是当你们是两个人时,你的每一次特立独特背后,成本是双方一起分担的。

这时候你就得考虑特立独行的代价,是不是得需要去平衡,去考虑到对方为你承担的成本,还有风险?

很多人单身生活过惯了,恋爱以后经常忘记另一方的存在,就是因为没有看清楚亲密关系背后那份羁绊所附带的责任。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如此,为什么结婚以后都需要买房买车?

甚至婚前觉得一定要自己赚钱,慢慢存钱买房,不花父母一点钱的人,到了结婚那一刻也会妥协,虽然是通过向父母借钱的方式。

因为你有你的坚持,对方有对方的诉求,你需要为这一份契约起承担起某种东西。

父母如此, 孩子也如此,为什么只有自己当了父母以后,有些问题才会想明白?

其实并不是以前想不明白,而是以前根本没有那一份羁绊和契约在,你没有必要去顾及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自然也没有理由去按照那个立场去思考。

亲密关系和父母孩子,都是非常普遍的深度羁绊,就算你不了解这些羁绊背后的契约条款,也会有过来人告诉你。

但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深度并不是一定要达到这么深才会有羁绊,而是在某个时刻,突然就有了。

这个时刻每个人不一样,他们意识到的契约内容也不一样。

为什么有人向一群人问问题,你在人群中可以视而不见,而当他单独对着你问问题时,你忍不住要回应呢?

为什么有人问你借个100块,你觉得有毛病,而你同事问你暂借一下,你不好拒绝呢?

为什么约你周末出去玩,你可以找理由,而有的人约,你却不好意思拒绝呢?

每一次关系状态的变化,你的心态也会变化,这种心态甚至可以细微到你是否愿意多解释一嘴,是否愿意给他发语音。

以前聊过人与人之间的恋爱,要一步一步来,什么样的关系做什么样的事,你付出2分,我回各3分,这样最持久,否则人家给1分,你回报10分,要么把对方养贪婪,养出一个畸形羁绊,要么只能把对方吓跑。

其实人与人之间所有的关系都是如此,朋友也好,爱人也好,合作关系也好,一旦过了某条界限,就会有相应的羁绊产生,同时你不得不去承担一些责任。

同样的,对方也不得不去承担你的责任。

所以交友需谨慎,当然一旦交了友,你的自我也得收敛一些锋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