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素书书籍(虚空先生线上课)

更多精彩课程,请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虚空济】APP,目前《论语》更新中~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废。

以过弃功者损,群下外异者沦, 既用不任者疏,行赏吝啬者沮,多许少与者怨,既迎而拒者乖。(原文)

图解素书书籍(虚空先生线上课)(1)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

“略己”忽略自己,而责怪别人。如果行事作风是这样的,得到的结果就是无法治理,无法治理一个团队,无法治理一个国家,无法治理一个家庭。

“略己”自己所犯的错误忽略不计,都觉得是情有可原的,有无数的理由和借口,来忽略自己本身的问题和过错,而不停地去苛责指责于他人,这样是无法治理好一个团队的,无法治理好一个企业,也无法治理好一个军队,一个国家,乃至小到一个家庭也无法治理。

如果我们不停地去苛责我们的另一半,指责我们的孩子,而自己所犯的过错却永远都觉得情有可原,都是有理由的,都是可以忽略的,这个时候别人自然不服气,别人不服气的时候,我们自然也就无法治理。

《论语》讲“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说我们对自己要有严格的要求,很严厉的要求,“自厚”,不停地去要求自己,修正自己。“而薄责于人”对他人的指责和要求是很少的,对自己的要求是很多的,这个才是修身之道,修身之本。

我们看《素书》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不断地去修正自己,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时候,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所得到的结果,就是无为而治。我们不需要去刻意地做很多事情,只需要不断地要求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

“自厚而薄人者弃废”

“自厚”这里指的是利益;对于自己所得到的利益是丰厚的,而对他人所给予的却是很薄的,很少的,我们所得到的结果就是被人遗弃的。

这两句话我们连在一起来理解,对于自身的要求是要自厚的,对自己的问题是不能忽略的,而对于他人的指责和要求是少的。但是反过来当所得的时候,要多懂得给予他人,而不要自身所拥有的过厚,得到的过厚,而给予他人的变少,如果长此以往,必然会遭到众人的遗弃,没有人愿意跟随我们一起去做事情。

一正一反,关于修身修己严格要求自己,宽以待人。对于所得到的利益,我们给自己不要太多,而要多给予他人,如此两者相辅相成,我们才会得众人之心,才能治理好一个团队,才能治理好一个企业,往大的讲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图解素书书籍(虚空先生线上课)(2)

《素书》是黄石公传给张良,让他去找到一个贤明的君主,辅佐他取得天下治理天下,所以告诉他要如何去用人,如何去修身。《素书》里所讲的每一句话包含了用,要妙用,但是每一句的妙用的背后又告诉我们该要修身,哪一句话都没有离开修身。

“以过弃功者损”

做事情要功过分明,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过错,而抵消了他所做的功德,他所付出的功劳。所以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也是一样的,有功劳的地方就是有功劳,有过错的地方就是有过错。有过的时候一定要指出,一定要去修正;有功的时候一定要奖赏,一定要犒劳,一定要赞美。不能因为过错而忽略一个人的功劳,如果这样去做,所得到的结果就是损。损失了这个人,损失了这个人的人心,损失了 其他人的人心。

如果经常是以过弃功,因为一个人犯的过错,而我们就记不起他所做的功劳,这个时候别人必然心生怨恨,所得到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这个人也是有损失的,对于整个集体也是有损失的。所以做事情一定是公正严明的,功过分明, 功即是功,过即是过。

“群下外异者沦”

我们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看,当我们做事情如果以过而忘记了这个人的功劳、功德,“群下外异”(群下就是众人),众人都会开始生起异心,开始生起外心,这个时候我们会沦陷的,会沦亡。

所以我长期经过学习和修行的人,我们看到的事物通常都是美好的那一面,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一个人上的优点,而不是他的过错;看到的更多是他的辛劳,是他的功劳,而不是他的问题。我们才会更加得到人心,我们更懂得去看到每一个人身上的优点,看到每一个人身上的美好,加以鼓励赞美和奖励,这个时候是可以促进所有的人积极向上的。

反之如果我们看到的都是他人的过错,看到的都是他人的不足,去横加指责而看不到他的功劳,这个时候众人就会开始生异心,开始生外心,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沦亡的,结果是非常不好的。

我们去读历史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很多大臣如果做了很多事情,可是君上却看不到,而只是抓住他的一些问题,一些过错而加以惩罚,这个时候很多人就开始生异心了,就开始不效忠于朝廷,结果就会导致沦亡,沦陷。

我们平时做事情的时候,带团队的时候也要切记这一点,包括在一个家庭环境当中也是一样的,我们要懂得去赞美懂得看到对方所付出的辛劳,而不是揪住他的过错不放,这是一个修身(行)人该心怀的美好。

“既用不任者疏”

既然我们选择了用一个人,但是还不给他任命,不给他相应的发挥空间,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舒。

疏远就会自然离开,尤其是有才能的人,我们既然选择用,说明我们是欣赏他某一方面的才能,如果我们选择了用,但是又不给他任命具体的事情,相应的岗位和职责,这个时候他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疏远,因为他在我这里实现不了自己应有的价值,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自然就是疏远的。

图解素书书籍(虚空先生线上课)(3)

所以要懂得“任才使能”的道理,我们要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只有发挥了每个人的才能,让他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他才能更长久地和我们一起做事情,也才能体现他自己的奉献精神,才能找到自己的工作目标,才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否则得到的结果必然是疏远离开。

“行赏吝啬者沮”

说我们在行赏的时候,但是面露吝啬的表情,别人清清楚楚看得到,这样是令人沮丧的。我们明明是在行赏的,既然行赏一定是对方做了有功的事情,可是赏的时候,我们面露的又是吝啬的表情,别人一看就知道了,是想给但是内心又不舍得,这个时候会令他人很沮丧的,所有的人都看在眼里的。

“多许少与者怨”

我们有很多的许诺,有很多的诺言,但是给予的总是很少,这样所得到的结果是人人心生怨言。

我们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看,既然是行赏,就要大大方方地给,要不然就不赏,平时少许诺,如此人们才能少怨恨。

我们经常提到一个词叫意外,什么样的事情才会让别人高兴呢?就是意外的事情,超出期待值的事情。比如说我们要行赏,他本来没有觉得这件事情会奖赏,可是我们奖赏了这叫意外。他认为这件事情可能奖赏的比例是五分,可是给的时候给了六分、七分,这个叫超出期望值,这个时候对方内心是喜悦的。

我们再广泛地延伸一下,在生活当中也是一样的,我们要想令他人高兴,其实方法很简单,给他一些意外之喜,超出他的期望值,对方就很容易高兴。

举两个生活当中的例子,比如说我们有一个朋友,举办婚礼或开业庆典,如果按照我们的关系,可能正常随礼五百元够了,可是我们去的时候却随了两千,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他就会快速的记住我们这个人,为什么呢?因为超出了他心里的预期。

举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在生活当中,如果要想妙用,要想找一个人办事情怎么办呢?就是超出他的期望值,对方就会快速记住我们,所以说《素书》是妙用的。

如果我们想要获得一个人的芳心是不是一样的?我们做的事情总是超出他的期望值,让他觉得意外的惊喜,他就会快速地记得我们,这个时候就很容易打动人心。

我们在工作当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如果作为一个领导层,让员工经常体会到意外之喜,他就很容易满足和高兴。

我们做员工的或者做某一个岗位的人是不是一样呢?我们所做的工作范围,所付出的价值总是超出领导的预期和期望值,这个时候很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和重用。

反之呢,如果我们所做的事情总是大大地降低了原本事情的标准,所得到的结果就是令人沮丧的,就是会让别人心生抱怨的,心生怨言的。

比如说领导也会对员工有怨言,因为你做的事情不能让人满意,总是说得多做得少,所以无论我们是处上位还是处下位,无论我们在哪一个岗位都是一样的,少说少承诺,多做事情,否则一定会让对方心生怨恨。

图解素书书籍(虚空先生线上课)(4)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修身之本就是行为要高尚,要多做事情,讲话要谦卑要少说。无论在生活当中还是在工作当中,或者交朋友都是如此,你看有的人讲话,总是讲得很大,总去保证去承诺,可是结果做得并不好,久而久之,别人必生怨恨,必生抱怨。

生怨恨也好,生抱怨也好,这个时候取决于我们承诺的事情有多大,如果我们承诺的事情是小事情没做到,对方可能只是抱怨;如果你承诺的事情越大而做不到,这个时候别人心里就会怨恨了。

所以修身的人是不轻易许诺的,因为很多诺言是很难兑现的,即使能兑现的时候,说话也留几分余地,所以叫“高行微言”。多做事情,行为高尚,少许诺,少讲话。

“既迎而拒者乖”

“既迎而拒”,我们表面上是迎合的,而内心实则是拒绝的,所导致的结果是乖,“乖”就是分离的意思。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一个朋友想来我们家里做客,我们表现得很欢迎的样子,可是当对方来我们家里的时候,我们内心却是抗拒的,我们的脸色并不好看,这个时候对都看在眼里的,当他走出我们这里的时候,他就产生了分离之心了,我以后再也不想来了,他表面上说的很好,可是实际的表现他不是那个样子的,这个时候导致的结果是必然分离。

我们再来举例子讲一种现象,有的女孩子总收他人送的东西,送的礼,会让别人产生误解的,难道别人不停地给我们送东西,他有什么样的想法我们不清楚吗?我们清楚可是还收下了,这个时候让对方就会产生错觉,认为他是可以实现他心中的想法的,认为你是在接受的。可是呢,当他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或者是非分之想,或者是恋爱,或者是其他的某种关系,会发现我们其实是拒绝的,这个时候对方心里必生怨恨,得到的结果就是乖,分离。

生活当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我们自己如果内心是拒绝的,就不要表示欢迎,不要表示迎合,否则就会让对方心生怨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