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经典咏流传:唐诗宋词歪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诗宋词歪解——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经典咏流传:唐诗宋词歪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八月湖水平;

八月份洞庭湖的水面依旧平静。

涵虚混太清;

这说明某件事的水分很大,弄虚作假蒙骗了圣上。【涵,水泽众多,此处形容水多;混,蒙混、蒙骗;太清,太上圣人老子,老子姓李,唐朝皇帝称圣人,所以指的便是当今圣上。】

气蒸云梦泽;

圣上的怒气很大,足以将云梦泽蒸发。

波撼岳阳城;

余波也会让岳阳城动荡。

欲济无舟楫;

想要平安渡过却没有舟楫可用。

端居耻圣明;

最好就是平日里端正品行,让圣上羞愧,从而恢复清明。【居,平时、平常;耻,使......羞愧。】

坐观垂钓者;

坐看那些垂钓之人。

徒有羡鱼情;

若只是羡慕用网捕鱼的人打得鱼多,就不会选择这么安稳的方式。【羡鱼,语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所以此处是指羡慕用网捕鱼的人打得鱼多。】

706年,孟浩然因张柬之死心灰意冷,隐居鹿门山,与他一同隐居的有张子容。712年张子容去应考进士,作者也有心出仕,于是沿长江上下广交朋友,希望得以引荐。

此诗作于717年,赠与张说。张说在唐睿宗时便任宰相,玄宗时虽因得罪太平公主被罢相,但太平公主被诛杀后便官拜中书令!只是张说与姚崇不睦,他企图打压姚崇,结果被反杀,先贬为相州刺史,再贬为岳州刺史!

开元四年(716年),张说被贬为岳州刺史,此间曾扩建岳阳楼,717年作者游洞庭湖,登岳阳楼,于是作此诗赠张说,以图进身!

此诗题目便点明主旨要义,“望”即是望气,所以此诗是对运势的解说!“八月湖水平”,首句即点明气象异常,洞庭湖广有八百里,夏季本该波涛浩瀚,如今却水面平如镜!根据望气术的理论,气象的异常意味着运势异常,作者的解释是“涵虚混太清!”

结合时事可知,716年姚崇因子贪贿请退,宋璟为相。宋璟因直谏得罪唐玄宗,又因治理恶钱不当的嘴官商百姓,720年便被罢相!所谓“涵虚”一事应该指的就是治恶钱一事!

恶钱是严重破坏统治的行为,唐玄宗对于此事失败会很生气,江淮地区私铸恶钱泛滥,江淮地区的官场便极有可能会遭受清洗!不过对于此事作者也是无法,于是劝告张说,唯有“端居”,才能让圣上羞愧,从而恢复清明。

最后作者对这件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官场稳妥才是最要紧的,应当向垂钓者看齐!

张说或许接受了作者的建议,未掺和此事,两人至此称为至交。只是张说被远调幽并,对作者的举荐一时间无处发力,直至723年张说回京复任中书令,将作者引荐给达官贵人,作者才得以获得贺知章、王维、张九龄等的赏识。不过作者因张说入狱未能做官,又科举失败,后又作《岁暮归南山》得罪唐玄宗,自此仕途终结,一生无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