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猪大战初步告捷(人猪大战初步告捷)

前段时间,据媒体报道,全国多地发生多起野猪袭击人类的恶性事件,野猪泛滥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由于野猪是国家保护动物的原因,很多地方对野猪都只能进行驱赶,不敢打也不敢杀,野猪有了免死金牌之后不仅变本加厉的毁田伤人,甚至还糟蹋了村民过冬储备的粮食。

为了解决野猪泛滥问题,河南率先发布“杀猪令”,没想到一呼百应,多地相继出台了准许捕杀野猪的政策,截止至2021年12月,不少地区的野猪数量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捕杀的野猪该怎么处理呢?野猪肉能不能吃呢?

人猪大战初步告捷(人猪大战初步告捷)(1)

野猪肉能不能吃?

其实自从野猪被批准捕杀后,网上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过,有的网友认为:野猪被捕杀后凭什么不能吃?野猪对人类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我们杀猪吃肉有什么问题?这样的说法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认可。

确实,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好转,近几年野猪数量在不断上升,但是即便野猪再多,面对持枪的捕猪团队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就拿四川通江县为例,四川通江县是最早的野猪防控试点,本以为人猪大战会持续很久,但是捕猪队伍的效率却出奇的高,那么这些被捕杀的野猪该如何处理呢?

人猪大战初步告捷(人猪大战初步告捷)(2)

野猪肉销毁,太可惜!

据了解,四川通江县的做法是倒上生石灰就地掩埋,这样可以做到无害处理,可面对这种的做法,不少网友却表示:野猪全身都是肉,就这样埋了是不是太可惜了?并且还有网友建议:野猪肉能做成不少美食,如果野猪肉能进入市场,将有可能大大缩短解决野猪肉泛滥问题的时间。那么对于这位网友的建议,不知道各位看官老爷是否认同呢?

其实关于我们“能否食用野猪肉”的问题,国家林草局早在2021年11月份便做出了解释,专家的观点是:虽然这些野猪被捕杀后就地掩埋很可惜,但我国是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所以这些被捕杀的野猪必须按照规章流程进行销毁。

人猪大战初步告捷(人猪大战初步告捷)(3)

野猪肉的处理

如果捕杀野猪数量过多的情况下,可以经过检验后制作成饲料利用,但却不建议人们食用野猪肉,首先野猪作为野生动物,常年生活在野外,吃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这也就意味着野猪肉中可能重金属超标或者含有其他病菌。

其次便是,如果准许食用野猪肉,难免会让野猪肉流入市场,在不确定野猪肉安全的前提下贸然进入市场很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虽然野猪不值得同情,但是野猪目前依然属于我国保护动物,对我国具有科学、生态、社会价值,如果野猪数量失衡,那势必会造成生物链断层,一些和野猪相关的动物都会出现泛滥或者衰减等问题。

人猪大战初步告捷(人猪大战初步告捷)(4)

不建议彻底消灭野猪

就拿狼为例,上世纪我国曾经对野狼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西部地区到处喊着“掏狼窝”的口号,本以为狼被杀光就威胁不到人类的安全了,但是狼的消失导致了野兔等一系列小型哺乳动物的泛滥,这些动物啃食草地、树根,让西北荒漠化愈发严重,最终迫不得已,又重新引进野狼,所以说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规律,物种之间需要互相制衡,彻底消灭绝非一件好事。

2021年以来,国家林草局先后对14个发生野猪泛滥现象的省份开展防控工作,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于解决野猪问题的决心,但大家知道吗?对于野猪的捕杀其实也有很多限制,例如禁止使用电击、捕兽夹、投毒等不人道的手段,只能枪击捕杀。

人猪大战初步告捷(人猪大战初步告捷)(5)

野猪消失的危害

但即便这样,通江县捕猪大队依然捕杀了将近800头野猪,此外一些防范野猪袭击的防护措施也都得到了加固,目前防控野猪的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捕杀野猪的数量也在不断下降中,这些野猪有的被赶回了山林中,有的则是被集体圈禁观察,并且这还是有着诸多限制的情况下。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职业猎人能够用各种手段捕杀野猪,那么势必会造成野猪数量骤减,虽然解决了野猪泛滥的问题,但是长远来说,这对于我国物种多样性是极其不利的,还有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野猪肉的味道到底如何?如果未来野猪肉进入市场,会不会影响家猪肉的价格?

人猪大战初步告捷(人猪大战初步告捷)(6)

科学兽认为野猪常年在野外奔跑,全身的肌肉能够得到充分的运动,口感方面肯定会比家猪更好,但至于味道如何,那就要交给尝过野猪肉的看官老爷来评价了,结尾,大家对于能否食用野猪肉这个问题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