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名句关于仁(孟子名言精选教育篇)

孟子名言精选:教育篇(带翻译和出处),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孟子名言名句关于仁?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孟子名言名句关于仁(孟子名言精选教育篇)

孟子名言名句关于仁

孟子名言精选:教育篇(带翻译和出处)

《孟子》很有自己的特点。孟子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具有“不忍人”之心,能够“忧民之忧”,“与民同乐”。这是春秋以来重民思想的继续和发展。这样的思想是从孔子那里承袭下来的。不过,到了孟子,更为强烈。《尽心下》甚至有这样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认为民贵君轻,社稷也可变置。这是新的观念,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新的变革,这比《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史墨所谓“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又进一步。说“民为贵”,“君为轻”,这是前人所不曾说,后人也不敢说的。和同代各家相比,法家主张君权至上,纵横家宣传贵士,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在当时独树一帜。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上)

【翻译】 (孟子说:)“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上)

【翻译】 (孟子说:)“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告子上)

【翻译】 (孟子说:)“丰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青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情变坏了的缘故。”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离娄上)

【翻译】 公孙丑说:“君子不亲自教育儿子,为什么?”

孟子回答:“因为势在难行。教育一定要用正理正道,(父亲教儿子)用正理正道不行时,接着来的是忿怒。那就伤感情了。(儿子会说)‘你教我正理正道,可是你不按正理正道做’,于是父子之间便伤感情了。父子一伤感情,那就很不好。古人交换着对儿子进行教育,使父子之间不因求好而相责备。因为求好而使父子隔阂,父子之间有了隔阂,是最不好的一件事。”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离娄下)

【翻译】 (孟子说:)“道德水平高的人来教育薰陶那种道德水平低下的人,有才能的人来教育薰陶那些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喜欢有个父兄(以对自己进行教育)。”

孟子曰:“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授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告子上)

【翻译】 (孟子说:)“例如下棋的技术,是一种小技术,如果不一心一意,也学不好。奕秋是全国的下棋能手,假使让奕秋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一心一意,完全听奕秋的话,另一个人表面上虽然听话,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飞来一只天鹅,想拿起弓来去射它。他虽然和那个人一样学习,但成绩却不如人家。并不是他没有人家聪明,自然不是的。”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

【翻译】 (孟子说:)“羿教人射时,一定把弓拉满,对学射的人也要求把弓拉满。有名的木工教徒弟时,一定按照规矩。学习的人也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尽心上)

【翻译】 孟子说:“一个有道德的人有三种乐趣。父母都健在,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对得起天,低头对得起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才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尽心上)

【翻译】 (孟子说:)“君子教育人的方法有五种:有向及时雨那样浇溉万物的,有成全别人的品德的,有培养别人的才能的,有解答别人疑问的,还有以流风余韵传下来,供后人学习的。这五种便是君子教育人的方法。”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

【翻译】 (孟子说:)“高明的工匠不会因为拙劣的工人而废弃自己做工的规矩,名射手羿不会因为拙劣的射手变更拉开弓的标准。君子教导别人好象张满了弓却不发箭,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他在正确的道路上站立,有能力的跟上来。”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尽心下)

【翻译】 (孟子说:)“木匠或专做车子的匠人能够把制作的办法标准传给别人,却不能使人学到高明的技巧。”

孟子“言必称尧舜”者,是以尧舜时代的仁政为标准的。但尧舜时代的仁政究竟是什么样子,孟子未必清楚,他只是虚构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而且说得相当具体。例如《梁惠王上》讲到“发政施仁”的时候,他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是孟子所谓仁政理想的一个轮廓。

孟子名言精选:仁政篇(带翻译)

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待证实)。战国时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批驳杨朱、墨翟。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一生名言无数,习古堂国学网下面精选孟子经典名言供广大孟子爱好者欣赏。

(孟子曰):“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公孙丑上)

[译文] (孟子说:)“国土不必再扩大了,人民不必再增加了。只要认真施行仁德政治、统一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挡的了。

(孟子曰):“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

[译文] (孟子说:)分些财产给人家这叫小恩小惠,教育别人要善良这个叫忠诚,帮助天下人民找到治世人才的,这个才叫仁德。

(孟子曰:)“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所以只有具有仁爱之心的人适合处在帝王地位;不仁爱的人处在帝王地位,这将会把他的丑恶传播给大家了。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孟子曰:)“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孔子说:‘仁的威力是不可以人数多少计算的。一个国家君主爱好仁,那就会天下无敌的。’现在有些人既想做到天下无敌,可自己又不肯实行仁政,这好比是害怕炎热却又不肯去洗澡一样。”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仁德能够胜过不仁德,好比水能胜过火。但现在那些行仁的人,却好比用一小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燃起的大火,火焰扑不灭,他就说是水不能胜过火,这就又和那种很不仁德的人差不多了,以后他也一定会把自己的仁丧失掉的。”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五谷是粮食作物中品种最优秀的;但如果种了不能成熟,反而不如秭米和稗子了。仁德的价值也在于它成熟罢了。”

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人民,仁爱人民因而爱惜万物。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尽心下)

[译文]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我对于书上的《武成》篇,也只采用二、三段文字罢了。仁德的人在天下是没有敌手的,以周武王这样极仁爱的人去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不仁爱的人,怎么会发生血流成河以至漂走木槌的惨景呢?”

(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尽心下)

[译文] (孟子说:)“不行仁德而能获得一个国家,这种事是有的;不行仁德而能获得整个天下,这种事是决不会有的。”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下)

[译文] (孟子说:)“仁的意思,就是人。把仁与人合起来讲,就是道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