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州之战示意图:令人疑惑的应州大捷

在明朝历史上,有这样一个皇帝,他总是喜欢骑马射箭以及微服私访,就在微服私访的过程中,一不小心打了一场在历史上都十分有名的战役,那就是应州大捷,这场战争不仅让蒙古几十年不敢再冒犯大明朝,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明朝武官的地位以及士兵的战斗力。

可是在很多后人的史料记载中,应州大捷却是一场十分怪异的战争,不管是他的战争过程,还是后人对这场战役的描述、评价,看起来都比较怪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应州之战示意图:令人疑惑的应州大捷(1)


应州大捷诡异的过程

公元1505年,大明朝皇帝传到了明武宗朱厚照这里,他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皇帝,喜欢微服私访、喜欢骑马射箭,行踪总是让人难以揣测,因此当时的文官都说他是一个糊涂皇帝,可就是这样一个糊涂皇帝,干了一件大事情。

公元1517年,朱厚照换上百姓的衣服,突然就来了一个微服私访,这次微服私访,朱厚照直接去到居庸关下,大有打算出关的意思,闻讯而来的大臣,都纷纷劝说朱厚照,叫他不要出关,因为关外就是彪悍的蒙古铁骑,一旦出关可能九死一生。

面对大臣婆婆妈妈的劝诫,朱厚照没有办法只能停止前进,跟随大臣返回皇宫,可是在返回到一半的时候,朱厚照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再次换上百姓衣服直接走出居庸关,让那些劝说他的大臣猝不及防。

朱厚照去到居庸关之后,立即下了三道意味深长的命令,第一道是任命谷大用镇守居庸关,不让任何朝臣走出居庸关;第二道是下旨叫朝廷运送100万两银子到前线当军费;第三件就是以皇帝的名义下旨封自己为居庸关的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亲自掌管居庸关的一切军务。

朱厚照的所有布局,大有准备打一场硬仗的态势,可是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敌人侵犯居庸关,朱厚照为何会这样做呢?几天之后,疑惑的吃瓜群众就明白朱厚照的这番操作,其实并非一时兴起,因为蒙古小王子居然率领五万蒙古铁骑打算侵犯居庸关了,想必朱厚照之前的一切准备就是为了应付这场战争。

应州之战示意图:令人疑惑的应州大捷(2)

可是很快让人不解的事情又来了,当时蒙古小王子率领的可是五万蒙古铁骑,可是居庸关仅仅有不到一万人马,原本明朝士兵战斗力就不行,再加上兵力悬殊如此巨大,根本就不是蒙古军队的对手,就连江彬都看得出来这场战役凶多吉少,可是朱厚照却完全不听任何人的劝告,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让人相当不解。

眼看蒙古小王子已经快要到达目的地了,朱厚照二话不说,直接派出王勋带领一万人马去迎战蒙古军队,王勋带着一万人马前往,在半路上遇到改变路线的蒙古军队,双方打了一场遭遇战,由于当时大雾缭绕,蒙古军队看不清王勋有多少人马,所以在作战过程中根本不敢冒进,让王勋带着一万人马阻挡了蒙古军队一整天,为朱厚照的下一步计划争取了时间。

经过一天的苦战之后,王勋自己觉得可以回家交差了,就带着士兵原路返回,蒙古军队因为搞不清楚明军的实力,不敢追击,王勋的军队得以顺利返回,退守到应州城内,等待蒙古军队的到来。

大家都知道蒙古军队打正面战比较厉害,可是不善于攻城,所以明军躲在城里守住城池,就是对付蒙古军队的最佳方式了,可惜等到蒙古军队即将到达应州城之际,朱厚照再次下了一道匪夷所思的命令,叫应州城周边的所有军队向应州靠近,谁先到达应州便先和蒙古军队作战,就这样,明军陆陆续续赶到应州,和蒙古军队展开了大战。

应州之战示意图:令人疑惑的应州大捷(3)

蒙古军队看着陆陆续续到来的明军,心里完全没底,不知道明军到底还有多少,一直到周围所有军队都聚集而来后,蒙古军队才搞清楚了明军实力,原来完全不堪一击,于是蒙古军队打算发起总攻,给明军来个措手不及,可就在蒙古军队发起总攻之际,朱厚照之前就抽调的京城禁军,在张永等宦官的率领下及时抵达,瞬间就把蒙古军队包围起来。

看到这样的阵势,蒙古军队一时间手忙脚乱,战场上完全乱成一锅粥,双方都心里没底,明军更是觉得不是蒙古军队的对手,想要撤退,可是因为朱厚照在一旁督战,大家不敢轻易撤退,要不然可能小命不保。

大家坚持和蒙古军队作战,到了战争十分激烈的时候,朱厚照居然亲自冲上战场,来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御驾亲征,战士们看到皇帝都亲自上战场了,瞬间士气高涨,全部不要命地和蒙古军队大战起来,看到这样的阵势,蒙古军队害怕了,蒙古小王子只能率领大军迅速撤退,从此以后,几十年不敢侵犯明朝边境。


奇怪的文官记录

按照当时的战争结果来看,应州一战,明显是取得了大捷,要不然蒙古也不可能几十年不敢冒犯明朝,可是在后来的史官记录中,这场战争的情况貌似并不是明军占据优势,比如《明实录》中记录到:应州战役中,明军斩杀蒙古士兵16人,自己阵亡52人,重伤563人。

应州之战示意图:令人疑惑的应州大捷(4)

按照这样的情况来看,明军明显没有占据什么优势,反而是以失败告终,更加令人疑惑的是,当时蒙古军队人数是五万左右,明军投入的全部军队加起来也应该在五万左右,双方投入的军队规模高达10万之多,结果苦战数日之后,死伤人数才几十而已,明显不太符合现实情况,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史官这样记录这场战争呢?


揭开战争背后的疑惑

想要搞清楚这场战争诡异背后的真相,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一下明朝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先不谈朱厚照是一个怎样的皇帝,至少从他的履历来看,这个皇帝是一个足够聪明的人,既然足够聪明,应州大捷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在朱厚照在位初期,明朝的重文抑武现象已经十分明显,东林党人已经控制了朝堂上的诸多话语权,就连朱厚照自己都拿这些文官没有办法,朱厚照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所以才会专门跑到居庸关外,去亲自主持一场大战,以鼓舞士气,同时提升一番明朝武官的地位以及士兵们的士气。

既然朱厚照是早有准备,那么后来的应州大捷中所有的诡异事件,也就都能合理解释了,比如朱厚照能够预先得知蒙古小王子会率领大军侵犯明朝,还有他派王勋去出击蒙古军队,就算其已经改变路线,王勋按照朱厚照的指示依旧能够遇到蒙古军队。

应州之战示意图:令人疑惑的应州大捷(5)

所有的一切看似偶然,实际上却应该是朱厚照事先精心策划好的,想要搞清楚蒙古军队的动向,事实上并不难,只要弄几个卧底在里边,完全是可以实现的,明朝刚好有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组织——锦衣卫,这些人做情报工作以及卧底工作,相当出色,让他们潜伏在蒙古军队中搞些情报,完全不是什么难事。

情报搞到了,朱厚照后来的战争布局就相当简单,至于说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除了朱厚照的精心布局之外,还有他御驾亲征的鼓舞士气,毕竟皇帝都亲自上战场杀敌了,士兵能不热血沸腾么?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不怕死了,还有什么不可以做到的呢?

再说了,明军在朱厚照的鼓舞下,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可是蒙古军队可不是这么想的,他们仅仅想要去明朝掠夺一些东西,根本就不想丢掉性命,看到明军不要命了,他们自然是溜之大吉最为妥当。

至于后来几十年没有侵犯明朝边境,那就更加容易解释了,通过应州一战,蒙古军队已经看到了大明军队的崛起,自然不敢轻易触犯他们,要不然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经过这样一场战争,朱厚照不仅解决了边患问题,还提升了武官地位和士兵战斗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也正是因为朱厚照通过应州大捷提升了武官地位,以至于彻底威胁到东林党的根本利益,所以这些文官集团对朱厚照不满就很正常不过了,至于他们对朱厚照以及应州大捷的评价,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是不管他们怎样恶意评价朱厚照以及应州大捷,依旧无法扭曲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在那一年,朱厚照确实做了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

应州之战示意图:令人疑惑的应州大捷(6)


结语

虽然历史官对朱厚照的评价并不高,但是从明朝后期的皇帝来看,朱厚照已经算是一个比较有能力且有所作为的皇帝了,至少他试图改变过东林党权力过大的局面,并且通过应州大捷暂时平衡了文官与武官之间的地位,让明朝又延续了几年,要不然可能灭亡还会更早更快!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