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但有些书还是不读为好(关于读书治学的)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写一点东西来谈谈读书治学的原则和方法问题。
读书治学不是从今天才有的,读书治学的原则和方法也不是今天才有的。所以要谈读书治学的原则和方法,首先要想着从古人那里去继承过来,然后再有所发扬,无中生有既不可能,也行不通。
中国古人关于读书治学的原则与方法的论述有很多,本文着重谈谈“五要”、“四患”、“三到”。
先说“五要”。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这是《中庸》中关于读书治学的名句,相当程度上来说,这句话涵盖了古今中外读书治学的全部精要。
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古往今来有很多人不断对这句经典名言进行阐发。有人把前面的四个分句概括为“学、问、思、辨”四个字,强调在这四个字做好的基础上,最后才是“笃行”。也有人谈到“学问思辨”的过程其实就是“笃行”过程。还有人甚至认为学、问、思、辨、行是学问进阶的五个台阶,要顺次进行,不可跨越等次。
但我以为,这五者在读书治学过程中密不可分,不可以机械地拆解开来看。不应该认定一定要先做好哪一个,然后才能再做另外一个。其实每一个关键词背后,都会看到另外几个关键词的影子。换言之,在真正的读书治学过程中,这五者都必不可少,看似无序,实则相互作用,相互激发。
《中庸》对这句话进一步的扩展和解释如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可以看到这段话中,反复出现“有弗……”这样的句式。可以理解为“不……则已,一旦要……,就一定要……,否则就不罢休”。这是在谈学问思辨行的深入程度。试想,在读书治学过程中,既有学问思辨行五者之间的互相作用,相互促进,又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怎么可能会读不好书,治不好学呢?
说完“五要”,再说说“四患”。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这是韩愈的一组诗中的四句,因为是在谈读书治学的问题,所以常常被人们单独抽出来,名之为“劝学诗”。其中提到四个“患”,也就是读书治学中四个值得担忧的问题,我倒是愿意通俗地称之为“四患诗”。
“读书患不多”,正是在谈“博学之”的问题,不博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可能与外界产生搭接,发生触碰,也就不可能有新的发现。
“思义患不明”,除了在谈“思”的问题,其实也关涉“问”与“辨”的问题,“思义”的过程,也正是“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过程。
“患足已不学。”读书治学中有一个悖论,学问越广博越谦逊,越觉得自己无知,反之,学问越少,却越容易满足,越容易无知者无畏。所以要有意识地不断努力超越“无知”或者说“自满”这个阶段,向学问的更高峰迈进。
“既学患不行。”这句正是在强调“笃行”的问题,读书治学,要做到知行合一,真正的“知”是在“行”中获得的,不能“行”的“知”不是真知。尤其是阅读经典,不能从纸面上来到纸面上去,一定要在具体的事上磨,在具体的事上体验,才能够真正体会经典的价值。
最后说一说读书治学中的“三到”。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弟子规》
这是《弟子规》中的话,强调读书之法,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但这个说法不是《弟子规》作者的原创,著作权应该归于朱熹。
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可见,朱熹不但强调了“三到”,而且特别强调了“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到”为要。因为只有“心到”了,思想集中了,眼睛,嘴巴才会到位。
孟子云:“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如果在读书治学过程中,不能开动脑筋思考,那一切都是空谈。同时,说到根底,读书治学是实践性的活动。读书治学既需要心灵的全部参与,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提高。
综上所述,如果要我说,关于读书治学的“五要”“四患”“三到”还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本点,即“动脑”和“力行”。
当然,无论“动脑”也好,还是“力行”也罢,都需要每一个读书治学者自己动起来,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每个人要结合着自己的读书治学,动起脑来,力行起来。这样一篇谈读书治学的文章,如果只停留在我说说,你看看的层次上,那就没什么特别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