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汉字专题讲座的反思(瑞茵教育文字课堂第24期)

今天来分享一个悲伤的字:“民”。

寻觅汉字专题讲座的反思(瑞茵教育文字课堂第24期)(1)

为什么说它悲伤呢?

要从它的甲骨文字形来说起,民是个会意字,上部是一个眼睛,下面是一个锥子,是“盲”字的初文,本义为奴隶。

寻觅汉字专题讲座的反思(瑞茵教育文字课堂第24期)(2)

原来在上古时期奴隶制时代,“民”是指那些被敌人俘虏之后再被残忍地刺瞎左眼的奴隶,而统治者才称为“人”。

所以这是个有悲苦意味的字。

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字的外延也越来越广,所有被统治的人都被称为“民”。随着社会的发展,民的重要性凸显,民字的意思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逐渐和“人”界限模糊,这时才有了“人民”。

不发达的社会,民是“愚昧无知、目不识丁,好像睁眼瞎”的群像。

如今,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每个人都是独特闪光“公民”。

“民”字和它所代表的万千贫苦大众一样,从蒙昧到文明,走过了漫长的正名之路。

寻觅汉字专题讲座的反思(瑞茵教育文字课堂第24期)(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