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规律讲解图解(谁都可以看懂艺术)

问大家一个问题,下面两幅画作,哪一幅是毕加索的传世名作《公牛图》?

艺术规律讲解图解(谁都可以看懂艺术)(1)

艺术规律讲解图解(谁都可以看懂艺术)(2)

毕加索《公牛图》的第3稿和第11稿

这两幅《公牛图》都是出自毕加索的笔下。第一幅画作栩栩如生,尽显公牛的野性与力量。第二幅画作给人的感受是——我也可以画出来吧?

这种让人费解的名作数不胜数,比如马格利特的烟斗看起来平平无奇,蒙德里安的代表作只是色块的拼接,草间弥生的波点艺术让人头晕目眩……

艺术,难道就是普通人看不懂的东西吗?

我们为什么看不懂艺术?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常常调侃自己“没有艺术细胞”。

“艺术这种东西,只有敏感度强的人才能了解吧?我恐怕一辈子都看不懂。”

“艺术的真面目无法捉摸,只有某些感受力强的人才能领会。”

“要深入了解艺术,必须天生具备感性这项才能。”

如果你对以上观点深信不疑,认为看懂艺术需要天赋,那你很可能走入了艺术鉴赏的误区。

很多艺术作品能够流芳百世,成为艺术史上的锚点,原因就在于它们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比如,毕加索画的公牛,从第一幅到第十一幅,形体逐渐概括,线条逐步简练,到最后一幅只剩下寥寥几根线条,却保留了我们对“公牛”想象的所有特征。

艺术规律讲解图解(谁都可以看懂艺术)(3)

八一厂制作的动画短片《毕加索与公牛》

马格利特的“这不是一只烟斗”,在哲学和绘画领域引发了激烈讨论。

艺术规律讲解图解(谁都可以看懂艺术)(4)

马格利特:这不是一只烟斗

烟斗下的这句话,成了美术史上的一句名言,常被用于解读当代艺术——不要从物象的形象本身探究其画面的意义,而要把更多的相关信息贯穿在一起,进而了解隐藏在形象背后更为深刻的喻义

日本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波点”和“网”,常给人带来一种“眩晕、空虚、被催眠”的感觉。

艺术规律讲解图解(谁都可以看懂艺术)(5)

草间弥生:《网,作品40号》

假如你了解到草间弥生自幼患有人格解体心理障碍,知晓她为艺术矢志不渝的人生故事,就能理解那些“幻觉”色彩背后喷薄而出的情绪。她让我们看到了艺术的另一种可能,艺术不必完全为“审美”服务,它也可以是倾诉自我的一种媒介

以上我们对艺术品的解读,调动了很多“资料库”中的知识,包括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影响和意义……这种利用知识储备对画作进行深入解读的方式,就是一种“理性”的艺术鉴赏模式

倘若没有这些知识做铺垫,拥有再优秀的感受力,也无法真正深入地理解艺术。

“理性”鉴赏的方法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谁能看懂艺术”这个问题。

谁都可以看懂艺术!重要的是,要找对艺术鉴赏的方法。

日本资深策展人堀越启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艺术鉴赏的模式——立体艺术鉴赏法。他将艺术鉴赏拆分为五大鉴赏公式,用逻辑思维弥补感受力的不足,以理性的方法深入地解读艺术。

  • 3P架构:从人物、地点、时代三个角度,概略理解作品。
  • 作品鉴赏核检法:深入观察及盘点作品细节,判断你的好恶。
  • 故事分析法:追溯艺术家的生命轨迹,体会作品深层情感。
  • 3k架构:从革新、顾客、竞争共创三个方面,理解艺术圈的变化。
  • a-pest架构: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背景,探究大环境与艺术的关联。

无论你是想深入欣赏艺术的人,还是认为自己对艺术见解不足,或者是希望自己能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深入看透事物本质,这本《理性的艺术鉴赏》都是你的不二之选。

艺术规律讲解图解(谁都可以看懂艺术)(6)

当你看不懂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时,不妨在画家的只言片语中找一些线索。“我把鼻子画歪了,归根到底,我是想迫使人们去注意鼻子。”

艺术规律讲解图解(谁都可以看懂艺术)(7)

毕加索《亚维农少女》

正面的脸上却画着侧面的鼻子,而侧面的脸上倒画着正面的眼睛,肢体像是拼接而成,颈骨呈现折断状态,这种堪称“怪诞”的绘画方式给人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毕加索将眼前事物拆解、重组,引领一种新的观察世界的方式。西班牙诗人拉斐尔说:“毕加索使世界大吃一惊,他把世界翻了个身,并赋予它新的眼睛。”

这种怪诞不是凭空产生的,与画家的人生旅迹有着密切的关联。

年轻时的毕加索曾在巴塞罗那居住过一段时间,亚维农大街上少女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07年,毕加索在参观巴黎人类博物馆时,非洲的黑人雕像和面具艺术击中了他的心灵。

艺术规律讲解图解(谁都可以看懂艺术)(8)

非洲岩画中戴着面具跳舞的布须曼人

眼前的雕塑与亚维农少女的身体叠合在一起,成就了这幅立体主义的代表作。

《亚维农少女》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史意义,它是毕加索承担艺术使命的标志。它是一幅与以往的艺术方法彻底决裂的立体主义作品,是毕加索迈向立体主义的重要一步。

在以上的赏析中,我们对“感性”的利用颇少,基本是在用“理性”的知识来解读画作:画家的人生经历,画作的艺术史意义。

这种鉴赏方法就是堀越启五种鉴赏公式中“故事分析法”的实践——追溯艺术家的生命轨迹,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机,理解艺术家的角色和使命。

在现实中,遇见“命中注定的作品”

《理性的艺术鉴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可操作的艺术鉴赏方法,还有知识的累积和鉴赏力的提升。

艺术规律讲解图解(谁都可以看懂艺术)(9)

在艺术鉴赏的实践中,我们的“资料库”不断更新、丰富,我们对艺术的理解也逐渐加深,直到在某一时刻,瞬间判断出“这是一幅好作品”。

艺术作品对你而言不再只是“颜色很好看”“像照片一样”“太抽象了”,而是“印象派”“打开近代雕塑之门”“对教权的反抗”……

解读艺术的能力也会带给你前所未有的体验。

你将能从平面的静态画中看出立体感,能从成熟的艺术理论中生发出新的感想,能读出艺术作品的妙处,能从闻名遐迩的画作背后找寻到新的感动,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偏好和品味,充分享受到艺术鉴赏的乐趣

艺术规律讲解图解(谁都可以看懂艺术)(10)

以立体观点鉴赏绘画所能得到的好处

艺术家竭尽心力创作的跨越时代、流传至今的作品,仿佛附有艺术家的灵魂。当你在看见作品时,全身像遭到雷击一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那你就遇见了“命中注定的作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