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津止渴解腻经方(清热生津除烦渴)

生津止渴解腻经方(清热生津除烦渴)(1)

中医杨润

随着气温的升高,加之体质等原因,我们好多人也许会有阳明气分热盛证的表现。例如:壮热,面红目赤,心烦口渴,汗出不停,恶热,脉象洪大有力。那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有一个很好的方子,只有四味药,却是清热生津的常用方。

生津止渴解腻经方(清热生津除烦渴)(2)

牙龈肿痛

1中药石膏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九卷记载“生石膏亦称细理石,又名“寒水石”,主治中风寒热,有解肌发汗,除口干舌焦,头痛牙疼等功能。

生津止渴解腻经方(清热生津除烦渴)(3)

知母

知母也叫毛知母,兔子油草、大芦水、妈妈草、蒜瓣子草、羊胡子根、地参等。该种干燥根状茎为著名中药,性苦寒,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利大小便之效。属清热下火药,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有“毛知母”与“知母肉”之分。最主要产区在河北。

3甘草

生津止渴解腻经方(清热生津除烦渴)(4)

甘草

甘草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4粳米

生津止渴解腻经方(清热生津除烦渴)(5)

粳米

粳米是大米的一种,常见的主食。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历史已有6900多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产之一。主要产于中国东北。粳米是用粳型非糯性稻谷碾制成的米。

粳米具有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健牌胃、补中气、固肠止泻的功效。用粳米煮米粥时,浮在锅面上的浓稠液体(俗称米汤、粥油),具有补虚的功效,对于病后产后体弱的人有辅助疗效。粳米的糙米比精自米更有营养,它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概率。

上面的组合便是我们的主角——白虎汤

生津止渴解腻经方(清热生津除烦渴)(6)

白虎汤

本方原为阳明经证的主方,后为治疗气分热盛的代表方。本证是由伤寒化热内传阳明经所致。里热炽盛,故壮热不恶寒;胃热津伤,故烦渴引饮;里热蒸腾、逼津外泄,则汗出;脉洪大有力为热盛于经所致。气分热盛,但未致阳明腑实,故不宜攻下;热盛津伤,又不能苦寒直折。方中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故为君药;知母苦寒质润,一助石膏清肺胃热,一滋阴润燥。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

注意

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