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传位雍正(康熙只是满清的第四位皇帝)

“礼”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由孔子最先创立并由后世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引导、制约和规范作用的最高准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封建文化就是一类“礼”的文化,中国封建政治就是一种“礼”的政治,中国封建历史就是一段“礼”的历史。

康熙为什么传位雍正(康熙只是满清的第四位皇帝)(1)

作为封建社会的代表和象征,“皇帝”也不能例外,也要严格遵守“礼”字,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以至于,无论他多么气吞万里,多么一言九鼎,多么威震四海,都不能乱用庙号,否则便是动摇国本和危害社稷。

庙号和谥号虽然都是死后才追赠的,但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很多人都存在着认识误区。前者通常只有两个字,会刻在神主木牌上用于供奉和祭祀,要求更加严谨;后者字数不定,有时会达到几十个字,通常会出现在史书和文献中。

举例说明,朱元璋在位31年,“洪武”是他的年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是他的谥号,而“明太祖”才是他的庙号;朱厚熜在位45年,“嘉靖”是他的年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是他的谥号,而“明世宗”才是他的庙号;爱新觉罗·玄烨在位61年,“康熙”是他的年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是他的谥号,而“清圣祖”才是他的庙号。

在隋朝之前,历朝历代对于庙号的使用近乎苛刻,只有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皇帝才有资格配享。例如,延续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的汉景帝刘启,就因为七国之乱和冤杀功臣而没有庙号;开疆扩土和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也因为穷兵黩武和薄情寡义而差点没有庙号,驾崩15年后才由曾孙汉宣帝刘询追赠“汉世宗”。

康熙为什么传位雍正(康熙只是满清的第四位皇帝)(2)

汉武帝

在庙号体系当中,主要分为“祖号”和“宗号”,开疆扩土谓之祖,守土建业谓之宗,合在一起称为“祖宗”。一般而言,只有开国皇帝才有资格称为“祖”,此后继承江山的子孙后代无论贡献多大,也只能称为“宗”。例如,李世民在唐朝初期居功至伟,但由于父亲李渊才是开国皇帝,故而只能享受“唐太宗”的庙号。

回顾中国历史,曾经出现过大大小小的皇帝700多位,拥有庙号的大约400位。其中,敢使用“圣”字的只有区区两人,分别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和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问题来了,作为满清的开国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享受“清太祖”的庙号毋容置疑;作为满清入关的首位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享受“清世祖”的庙号也能理解;可是,作为满清的第四位皇帝和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为何会获得“清圣祖”的庙号?

1654年,也就是顺治十一年,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于紫禁城内,生母佟佳氏只是一名不受恩宠的庶妃而已。作为父亲,顺治皇帝也只是过来瞧了一眼这个三阿哥而已,丝毫都没有上心他的诞生。

康熙为什么传位雍正(康熙只是满清的第四位皇帝)(3)

1656年,也就是顺治十三年,17岁的董鄂氏入宫侍奉,接连被加封为“贤嫔”、“贤妃”和“皇贵妃”。这种晋升速度,在满清历史上是绝无仅有和空前绝后的,不难看出顺治帝有多么宠爱她!

董鄂妃本人也非常争气,在册封的第二年便生下了皇四子,可惜不满百天就夭折了。受此打击,她变得神情恍惚和郁郁寡欢,两年后竟然病逝于承乾宫内。

顺治帝悲恸万分,不仅追封董鄂妃为端敬皇后,而且亲自题写祭文。之后,他在心灰意冷下与佛结缘,长期在出家为僧和江山社稷之间左右徘徊,由于身患天花而驾崩,临终前留下遗诏由皇三子玄烨继位。

顺治皇帝共有过八个皇子,长子牛钮在一岁时便不幸夭折;四子因为董鄂妃的缘故而被寄予无限厚望,但不满一岁也不幸夭折;第六子、第七子和第八子都年龄尚小,天资和身体也不得而知。因此,在他驾崩前能作为即位人选的只有皇次子福全、皇三子玄烨和皇五子常宁。

如果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皇位应该传给福全。可是,满人在嫡庶方面看得没有那么重,而且三个皇子的年龄差距也就两三岁而已。因此,患过天花并已经痊愈的玄烨便优势明显,通过弯道超车就此胜出。

康熙为什么传位雍正(康熙只是满清的第四位皇帝)(4)

1661年2月5日,年仅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康熙”,成为满清帝国的第四位皇帝和入关以来的第二位皇帝。之后,他尊自己的祖母孝庄为太皇太后,尊自己的生母佟佳氏为圣母皇太后,与母后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两宫并尊。

由于玄烨太过于年幼,顺治临终前委任索尼、苏克萨哈、鳌拜和遏必隆作为辅政大臣。这四大辅臣,个个都为满清立下过赫赫战功,个个都是手握重兵的权臣。据《清史稿》记载:

索尼为四朝旧臣,遏必隆、鳌拜皆以公爵先苏克萨哈为内大臣,鳌拜尤功多,意气凌轹,人多惮之。苏克萨哈以额驸子入侍禁廷,承恩眷,班行亚索尼,与鳌拜有姻连,而论事辄龃龉,寖以成隙。

  索尼作为四辅之首,虽然老奸巨猾并且引而不发,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衡鳌拜。尤其是,当孙女赫舍里氏被孝庄太后许配给康熙并且册封皇后,他率先表态支持新帝亲政。

康熙为什么传位雍正(康熙只是满清的第四位皇帝)(5)

康熙六年时,六十七岁的索尼因病去世,鳌拜从此失去了制衡,在遏必隆的依附下变得愈发狂妄。苏克萨哈势单力薄而又缺乏谋略,即便主动上疏请求解除辅臣之职转去守陵都未能逃脱,最终被鳌党迫害致死。

1669年,随着康熙皇帝已经年满十六岁,可鳌拜依然不愿意放权归政,最终被下旨缉拿。不过,这个过程非常平静,远没有《鹿鼎记》和《康熙王朝》等影视剧中演绎得那么凶险。

  念及鳌拜昔日的功劳,念及鳌拜并无反叛之意和反叛之实,年轻的康熙皇帝也觉得此事或许有些过分了,就将原本议定的死刑改为了幽禁。不过,他还是在愤怒和郁结中黯然离世,直到乾隆时期才被彻底平反。

  鳌拜死后,曾经的四大辅臣只剩下遏必隆一人,他只能主动上疏请罪。由于认罪态度良好,康熙决定网开一面,只是革除公职和太师之位,原有的公爵还允许后代继续承袭。

康熙帝亲政后,除了收回象征皇权的“批红权”外,还将内国史院、内弘文院和内秘书院这“内三院”改成了内阁,恢复了大学士入值的旧制。在内阁大臣的比例上,他也尽量做到“满汉公平”,使得这个中枢机构可以更加高效地发挥作用。

康熙为什么传位雍正(康熙只是满清的第四位皇帝)(6)

实话实说,清朝的皇帝大都比较勤勉,像明朝那样经常不上朝的情况是绝对没有的,通常都是三日一朝或者五日一朝。朝会当天,大臣们在早上5点前便要抵达午门外等候,而皇帝则在7点前抵达乾清宫。

康熙在位期间不仅彻底稳固了入关以后的局势,而且极大地缓和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除此之外,他还实现了“削藩”、“收台”和“治乱”的夙愿,开创了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到曾母暗沙,北达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总面积为13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帝国,确立了我国现今的主要版图。

康熙为什么传位雍正(康熙只是满清的第四位皇帝)(7)

康熙皇帝一生中先后有过四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和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除此之外,还有六十多名等级不同和民族不同的嫔妃。

这么多的女人,自然给康熙帝诞下了数目可观的子女,总计有35个儿子和20个女儿。凡事有利就有弊,他在挑选储君时显得非常犯难,总是举棋不定而导致了“九子夺嫡”的发生。

康熙为什么传位雍正(康熙只是满清的第四位皇帝)(8)

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由于对继承人问题的不够慎重,将太子胤礽两度废立后使得众多皇子都开始觊觎皇位。当时,他已经成年的皇子共有九个,分别是皇长子胤禔、皇嫡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皇十三子胤祥和皇十四子胤禵。

康熙为什么传位雍正(康熙只是满清的第四位皇帝)(9)

“九子夺嫡”非常惨烈,不仅造成了兄弟之间的骨肉相残,而且勾结外臣相互结党也动摇了政权稳定。结果,胤禔因为私心太重而被褫夺封号并且终生圈禁,胤礽因为篡位不成而被终生圈禁并且永不复起,胤祉虽然缺乏实力中途退出但同样没能善终,胤禛击败胤禩和胤禵后成功胜出成为雍正皇帝。

1722年冬,也就是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皇帝驾崩于北京西郊的畅春园内。当天下午,原本在这里静养的他突然间病情加重,马上下旨让正在南郊天坛主持祭天仪式的皇四子胤禛赶来已经不及,只能由步军统领隆科多宣读遗诏完成灵前继位。据《清圣祖实录》记载:

十一月初七日戊子,上不豫,自南苑回驻畅春园。十三日甲午丑刻,上疾大渐,命趋召皇四子于南郊斋所。寅刻,召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皇七子淳郡王胤祐、皇八子贝勒胤禩、皇九子贝子胤禟、皇十子敦郡王胤、皇十二子贝子胤裪、皇十三子胤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闻召驰至,巳刻,趋进寝宫,是日戌刻,上崩。  

康熙为什么传位雍正(康熙只是满清的第四位皇帝)(10)

康熙驾崩后,雍正一方面要防备胤禩和胤禵等人趁机作乱,一方面又要在灵柩前哭丧守孝。据《清世宗实录》记载:

上恸哭仆地,良久乃起。趋至御榻前,抚足大恸。

康熙去世后,身为儿子的雍正自然要办好两件事,第一件是如何评定一生功过,第二件事是解决安葬问题。经大学士马齐等人商议,草拟好“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的谥号,草拟好“宗号”的庙号,其中极尽推崇之意。

康熙为什么传位雍正(康熙只是满清的第四位皇帝)(11)

对于草拟好的谥号和庙号,雍正对于前者没有太多异议,但对于后者却甚为不满。他认为,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勋业则为开创,所以应该使用“祖号”作为庙号。最后,用银针扎破手指将鲜血滴在“圣祖”上面,从而确定了“清圣祖”。据《清世宗实录》记载:

“诸王大臣官员,俱深悉我皇考一生神圣实行,同心合词,恭上尊称,无一人异词,甚惬朕怀。朕之哀思,庶可稍释。”谕毕,上持针刺中指出血,将奏内“圣祖”二字圈出,敬恭高捧,交与大学士等赍出。

清朝入关统治中原后,在明朝原有墓葬制度和“关外三陵”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修建完成了清东陵,位于今天的河北省遵化市西北。由于顺治皇帝的孝陵位于此处,按照“子随父葬”和“昭穆之制”,康熙皇帝也必须安葬于此。 

康熙为什么传位雍正(康熙只是满清的第四位皇帝)(12)

景陵

因为帝陵陵寝的选址关系重大,不仅影响皇室的家族兴旺,而且影响帝国的江山社稷。所以,康熙帝陵的选址和建造也是慎之又慎,经多方考证后才由本人亲自确定了景陵的具体位置。

在康熙皇帝之前,满清的历代皇帝和皇后都是火化后才入陵埋葬的。从他以后,所有的帝后以及嫔妃都一律改用了土葬,而且还要求无论满族或者汉族都禁止火葬而只用土葬。

康熙为什么传位雍正(康熙只是满清的第四位皇帝)(13)

康熙的一生的确堪称伟大,他冲龄即位,先后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战沙俄和战噶尔丹,为满清帝国乃至今日中国都奠定了疆域基础。不过,他究竟能不能担得起“祖”的庙号,而且还是“圣祖”,就有些见仁见智了。@文史不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