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黄鱼能长多大(重7斤能卖3万多的野生大黄鱼被捕获)

一条7斤重的鱼竟然能卖到35000元?的确,这不是传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一位渔民就真的捕获到了这样一条鱼。

野生大黄鱼能长多大(重7斤能卖3万多的野生大黄鱼被捕获)(1)

7斤重的大黄鱼被捕获

“7斤重的野生大黄鱼来了,金光闪闪”,9月28日晚上,象山石浦的一位渔民像往常一样正常出海捕鱼,在位于韩国西南部济州岛附近的公海海域意外捕获了一条重达7斤(也就是3.5公斤)的野生大黄鱼,这条关于“鱼界”的重磅消息被爆出后,就马上引发很多网友朋友的热议,因为野生大黄鱼虽然能够捕到,但是普遍都很小,一般都是1斤左右,而即便是我们平时买到的大黄鱼一般都是人工养殖的,个体也不会太大,所以7斤重的野生大黄鱼实在是太罕见了。

野生大黄鱼能长多大(重7斤能卖3万多的野生大黄鱼被捕获)(2)

而长年做海鲜生意的“李生生”表示,7斤重的野生大黄鱼确实极为罕见,一年也很难捕到一两条这么大的。并且这种“大个头”的大黄鱼也很难给出市场价格,不过按照预测每公斤很可能超过10000元,也就是说这条7斤重的鱼估价将超过3.5万元。

大黄鱼是什么鱼?

大黄鱼又名“黄花鱼”、“黄瓜鱼”、“黄金龙”,因红唇细鳞且其体背侧及上侧面为黄褐色、下侧面和腹面都具有金黄色腺体而得名“黄花鱼”,它与同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的“小黄鱼”最大的区别是,小黄鱼的尾柄较粗且尾柄长是尾柄高的2倍多,而大黄鱼的侧线与背鳍间具鳞8-9行且尾柄长是尾柄高的3倍多。

野生大黄鱼能长多大(重7斤能卖3万多的野生大黄鱼被捕获)(3)

黄花鱼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中国、韩国、日本、越南在内的沿海,也就是说我国的黄海、东海以及南海海域都有这种鱼生活,而这里也是大致上覆盖了我国“四大渔场”,即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渔场、北部湾渔场。

不过,既然是沿海水域栖息,这也意味着海水一般不会太深且饵料比较充足,而这里一般也包含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通常大陆架的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不仅水深较浅,而且有江河入海,加之涨潮退潮以及洋流活动海水上翻等,近海饵料较为充足。

野生大黄鱼能长多大(重7斤能卖3万多的野生大黄鱼被捕获)(4)

实际上,黄花鱼通常都是栖息在水深约60米以内的中下层沿岸及近海砂泥底质水域,具有厌强光、喜混浊水流的习性,且对水体温要求比较高。通常情况下这种鱼会在黎明、黄昏光线较暗或大潮水体较为浑浊时上浮,而到了白天或小潮的时候则会下浮到更深一点的水域活动,所以渔民朋友也是通过抓住黄花鱼这种习性,也就是根据“垂直移动现象”进行撒网捕鱼。

除此之外,这种鱼有时也会进入河口区,也就是说我国的长江、瓯江、飞云江、鳌江、闽江、榕江、珠江、西江等河口水域也会出现黄花鱼活动的身影,尤其是到了繁殖季节它们会集群由外海游向近岸而形成“渔汛”,所以也算是一种“洄游”鱼类。

野生大黄鱼能长多大(重7斤能卖3万多的野生大黄鱼被捕获)(5)

不过虽然“渔汛”出现的时候有利于捕捞更多的鱼,但通常情况下黄花鱼等鱼类集中“洄游”产卵的季节基本上也是在“禁捕期”内,因此为了保护水产资源、实现可持续捕捞,各位务必要遵纪守法,切不可因为一己私利而在禁捕期内出海捕鱼。

黄花鱼有很多产卵地,其中由于我国海岸线漫长且多海湾,因此我国山东半岛南部一直到南海北部一带水深在20米以内的近海水域,就成了黄花鱼的主要产卵地,其中江苏的吕四洋、淅江的岱衢洋是其最大两处的产卵地。

通常情况下,不同的海域黄花鱼的产卵期也不尽相同,其中在南黄海、东海主要集中在春季,而纬度较低的南海则以秋季为主,在一个繁殖期内可排卵2-3次。并且雌鱼怀卵量与个体大小成正比,个体大的最大怀卵量可达100万粒、一般的也能达到20-50万粒。

野生大黄鱼能长多大(重7斤能卖3万多的野生大黄鱼被捕获)(6)

黄花鱼属于捕食性的鱼类,仔鱼、稚鱼、幼鱼、成鱼不同的生长阶段捕食存在差异,其中成鱼主要捕食对象是甲壳类,而头足类和水螅类则次之。

黄花鱼为什么这么贵?

黄花鱼之所以比较贵,主要是因为数量比较少,尤其是个体大的黄花鱼能够捕获到的数量非常有限,一年里面也捕不到几条,堪称“稀有”,因此价格不菲。

野生大黄鱼能长多大(重7斤能卖3万多的野生大黄鱼被捕获)(7)

今年3月初同样是宁波象山石浦渔民,捕获7.17斤的野生大黄鱼以7.2万元的价格成交,而今年2月底象山渔民在我国东海捕获一条9斤2两重的野生大黄鱼,还没到港就被人以14.5万元的价格买下,再就是2017年宁波渔民捕获一条9.8斤重的大黄鱼卖出了14.8万元,相当于“一条鱼”能够买一辆级别不算低的轿车。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实际上从1990年代开始,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野生大黄鱼就已经达到“一鱼难求”的地步,因此价格也是步步走高。

野生大黄鱼能长多大(重7斤能卖3万多的野生大黄鱼被捕获)(8)

讲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心中难免有些疑问,黄花鱼的产卵量高达20-100万粒,为什么还会出现一鱼难求呢?其实这主要是与黄花鱼的生长速度和市场需求有关。

上文中讲到,黄花鱼属于一种捕食性的鱼类,也就是说它自身就是一种十足的“吃货”,甲壳类、头足类、水螅类等生物都在它的食谱上,但它却是生长较为缓慢的一种鱼类,其生长速度与年限几乎也是略呈反比。

具体来讲就是从鱼卵开始孵化算起要7-8个月才能长到成重量大约为400克的鱼阶段,而往后的第一年能长7-8两(350-400克),2-3年能长到2斤以上(1000克),再后生长就比较慢,通常7斤以上至少存活超过10年,算下来平均一年还长不到7两。

野生大黄鱼能长多大(重7斤能卖3万多的野生大黄鱼被捕获)(9)

然而由于黄花鱼的营养价值非常之高,且具有药食同源,例如黄花鱼耳石的主要成分是钙盐,具有清热通淋之功效;鳔中含高粘性胶体蛋白和粘多糖物质,在补气活血、润肺健脾方面有用;胆汁中含有甘胆酸、胆酸、牛黄胆酸以及钠盐等成分,具有平肝降脂、清热解毒的作用;而鱼肉中蛋白质占比高达17.6%,此外还含有钙、磷、铁、维生素B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正是因为黄花鱼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相当于抗衰老、食养补气、老年滋补等方面的佳品,因此受到很多人的青睐。

野生大黄鱼能长多大(重7斤能卖3万多的野生大黄鱼被捕获)(10)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黄花鱼还曾与小黄鱼、带鱼、墨鱼等被列为四大海洋渔业之一,曾是我国海洋重要的一种经济鱼种。然而由于过度捕捞,产量由1974年的20万吨,锐减到2000年东海年产量仅9035吨,一些黄花鱼比较活跃的海域也很难形成“渔汛”,加上海洋环境尤其是近海海洋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以至于海洋渔业资源遭到破坏以后很难得到恢复,所以市面上的野生大黄鱼比较少,个头大的就更少。

由于黄花鱼种群资源减少,因此2016年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极危物种。

总结

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鱼文化”,有句老话甚至叫做“无鱼不成席”,可见“鱼”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传统节日,还是在婚寿等宴席上都少不了“鱼”这道菜,所以“鱼”不仅是一种美食,还有诸如“年年有余”、“吉祥如意”等美好的愿望,因此我国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白鲢)、鳙鱼(大头鱼)一到逢年过节就比较畅销。

野生大黄鱼能长多大(重7斤能卖3万多的野生大黄鱼被捕获)(11)

而对于黄花鱼这种药食同源的野生鱼种,由于人们对它的青睐很高,市场需求量很大,而当前的捕获量却无法满足,因此价格也比较高。并且即便是价格高达每公斤上万元,却仍然属于“紧俏货”,以至于有的时候渔民还未上岸就早已被“高价预定”,所以要买还得趁早且还要“消息灵通”,不然有钱也难买到。

参考资料:

https://news.hangzhou.com.cn/zjnews/content/2021-03/02/content_7918945.html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